周年盘点:图情流行缩写词一瞥(上)

    时间过得很快,忽然间写博就满一年了。注册这个博客纯粹是脑筋搭错,没想到会写到现在,也不知道哪天会因厌倦而放弃。

    博了一年,看了不少也写了不少。周年盘点总结,由一些缩写词,看图情热点所在。以下首字母缩略词八个,简称二个,共计十个,依字顺排列。

Blog:通译博客,也译作网志等,台湾译为不老阁、部落格等。全称Weblog,可算个缩写词。图林博客这一二年来越来越多,国内有钱涂无量的图林网志集大量收罗,除个人博客外,还有《大学图书馆学报》博客、厦门大学图书馆编目部blog这样的机构博客。王波在今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讲“网络图书馆学的兴起与发展”,其中也少不了介绍博客。国外博客更是兴旺,著名人物有Sirsi公司副总裁、OCLC二位首席科学家,也有因博客而著名的普通馆员。一些图书馆用博客向读者提供动态内容,最近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也请图林有影响的bloggers加盟开设起技术博客。因方便随时通报信息,会议博客也大行其道,如刚开过的美国学校图书馆员协会第12届全国会议、将于11月举办的美国信息科技学会(ASIS&T)年会……等,真是一不小心就会看到一个。
参见:
岁末之博客?图林篇(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456259.html)
图林博客之开开关关(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462513.html)
美国版“我是博客”:Blog Person(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959556.html)

DC:现在没人会把DC当作十进分类法(Decimal Classification )了,因为有了都柏林核心(Dublin Core)元数据。虽然不同领域的元数据众多,但已经十周年的DC在图情领域仍可称一枝独秀。随着DC与MARC各自“与时俱进”,由MARC走出的DC与MARC似乎越来越相像了
参见:
都柏林核心走向死亡?(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208164.html)

FRBR:国际图联(IFLA)的《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al Records),1998年正式出版。近年来在编目与目录(含OPAC)研究与实践领域如日中天。美国研究图书馆集团(RLG)的WEB联合目录RedLightGreen,大概是第一个全面应用的实例吧;最近OCLC的OpenWorldCat中也可看出它的应用。它的胞弟FRAR《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Records)最近出了草案,征求意见后也将正式发布。
参见:
FRBR相关博文一堆
《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FRAR)新鲜出炉(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2452640.html)

IC: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用智能卡作借书证、门禁卡,但这里不是指IC卡。全称Information Commons,直译为信息共享或信息共用,亦根据其形式译为信息共享空间或信息共享室;台湾译作资讯公共空间。作为图书馆阅览室的一种新形态,已有十多年历史。今年秋天,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一所本科生图书馆差不多搬空了图书,建成了除少许工具书外没有纸本书的IC?
参见:
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1348767.html)
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or信息共用(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1357492.html)

IR:不知道情报检索(Informationa Retrieval)这个术词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反正现在看到IR,那多半是指机构库或机构资料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台湾译为机构典藏。在图情界以外,也有译作“制度仓库”的,有些滑稽。这是OA的一种形态,由大学等研究机构设立。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著述放到本机构的机构库中,与大家共享,因为……(见“图情流行缩写词一瞥(下)”之OA)。

 

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or信息共用

     听吴建中馆长讲座(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时,就想到去年底看过毛军写的短篇幻想小说“Another day in the Information Commons”,叙述一位研究生在LAS图书馆新开张的Information Commons的半天经历。回来后便到easy librarian去查他的网志,查到了他2004年11月的多篇相关网志,包括那篇幻想小说。想来他那时正在撰写“以Information Commons的名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实践”,大概有希望成为最早发表的关于IC的学术论文。之前正式发表的文章中,仅见综述“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2002年研究进展”(初景利等《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6期)提及IC(称为“信息共享室”)。
     钱涂无量更早在2004年6月关注IC,只是他研读“The Information Commons A Public Policy Report”的心得,在网志中只有片言只语,可能也写成论文了。
     不过,要说在国内关注IC较早的,竟然早至1997年,兰州大学图书馆陈乐明副馆长参观美国南加州大学的Leavey图书馆陈馆长早在1994年该馆开馆时,就收到有关资料与照片而为该馆的办馆指导思想和创造性的服务方式所吸引。1997年到该馆参观时,陈馆长点名参观“有馅饼状的操作台(Pie-shaped workstations),在那里学生可以与教师、图书馆员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地方,由此知道那被称为Information Commons,陈馆长也译作“信息共享室”。陈馆长详细生动的参观记1998年发表在其馆刊《信息窗》(第3940期)。
     国外有关的资料很多,easy librarian、钱涂无量提供了一些,可参见。以下两个不错:

1、Information Commons:学术图书馆创新服务与资源指南
Information Commons : a directory of innovative services and resour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
有按名称、地域、分类排列的相关网站,有招聘职位说明,还有相关书目,一个IC相关信息的目录。更新到2004-12-10为止,因为现在“IC计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现实”(as IC plans have become realities around the world)。
2、Info-commons联机期刊:http://www.info-commons.org/
ALA的“信息共享计划”的出版物。它还有一个博客:http://www.info-commons.org/blog/

     我自然是用搜索引擎查出上面所有内容的。因为当时Google无法访问,我就用A9查,发现真是用对了,因为右侧会同时查出相关的图片:有IC的布局,也有实例照片,当然也会有其他。

     看到台湾译作“资讯公共空间”,或许用“公共”比“共享”更适合国人的口味。联想到Creative Commons的Commons被称为“共用”,也真是符合社会现实。现在愿意贡献让大家共享的人,与愿意共用别人提供东西的人,几乎不成比例。“共享”两字,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障碍。要想在国内推广IC,除了图书馆方面要有领导重视、人员配备……等等等等,还须趁早将名称换掉。
     共享?想都甭想?

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

    今天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双月学术讲座,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讲“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内容有开放存取Open Access、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等。重点如题,放在信息共享空间上,对其产生背景、起源、特点、特征等作了介绍,还有Information Commons的实景照片、布局设计。
    Information Commons的特点:
1、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2、促进信息素养
3、推动合作研究与学习
    Information Commons的特征:
1、无所不在ubiquity
2、适应性utility
3、伸缩性flexibility
4、群体化community
    吴馆长推荐Robert A. Seal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上的论文,认为值得翻译。上面的四个“特征”就是文中总结的。
    吴馆长在最后还特别强调,今年2月,IFLA当选主席Alex Byrne给联合国XXX总干事的公开信,呼吁建立全球共享空间。以此说明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受到质疑,馆长及研究者的危机感越来越深,所以对图书馆核心能力或者核心业务的研究受到重视。吴馆长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是知识价值链高端的参考服务,而结合参考服务功能的“信息共享空间”,则为图书馆拓展服务提供了良机。
    听的时候也就听了,回家一想,虽然用的词都是Information Commons,可在图书馆的IC是实体,而Alex Byrne所说的IC则是一个理念。实体也罢,理念也罢,总之是个趋势了。吴馆长说正在组织翻译Alex Byrne的公开信,还将组织一些人研究Information Commons及其与图书馆的关系……。看来吴馆长要拿出当年研究并实施DC的劲头,重点研究IC了――说不定在上海图书馆二期中可以见到Information Commons也未可知。

资料:
1、罗伯特?西尔(Robert Seal):信息共享:数字资源与知识管理的新方法
Robert Seal. The Information Commons-newpathways to digital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DF文件
2、Alex Byrne:促进全球信息共享:IFLA代表图情界对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原则声明的回应(IFLA网站上找到的,不知道是不是那封公开信):
Promoting the global information commons: IFLA response to the WSIS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from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ctor (http://www.ifla.org/III/wsis060604.html
3、Alex Byrne在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WSIS)突尼斯会议第二次筹备会上代表IFLA的发言:
Promoting the global information commons : A statement by IFLA to WSIS Tunis PrepCom2
http://www.ifla.org/III/wsis/wsis-24Feb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