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地动山揺──范美忠撼动了什么?

    网络上都是谈论范美忠的,让人不得不注意到。看到他的自述“那一刻地动山揺”(2008-5-26) ,第一感是不屑:不过是一种本能(用某网友的话说,是“低级的动物本能”),何以要叙述得如此理直气壮?

[网摘] 新语丝:范美忠的思考和疑问 / 第五天 (2008-6-21)
  范美忠是一个自负的人,自认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乃至独立人格的人,并且“智力优越感不止一点点”(他的原话)
    然后他怀着理想主义去中学教书,希望“给学生传播现代公民意识,爱的观念,自由的理念,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
    ……
    在事情过去之后,首先是他自己应该已经开始对自己不顾学生而独自跑掉开始在内心纠结,然后就是学生问他:“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对于这种自己内心的纠结以及对他所平时希望影响希望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和人文素养的学生——他,需要有一个说法。
    ……
    所以,他才会有了那篇地动山摇的文章。
  有一些人认为范美忠这是因为勇敢才写这篇文章,其实不是,范美忠是一个有智力优越感的人,他当然也会想到人们的责难——但对这些,他并不真的在意,他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他认为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道德分子的道德言论。……他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给自己一个说法,他必须要解决掉这种反差,让自己合理起来。

    接下来的第二感是由此必然带来负面效应:这不是第一位面对如此境地的“自由”“民主”主义者。以后,当人们听他们滔滔不绝时,会认为他们是值得信任的么?
    
[网摘] 一天死一点:从范美忠到范跑跑:我是这社会冷漠的一部分 / 黎宛冰 (2008-6-10)
(访谈手记)
……
Q: 人们对你的愤怒大概在于你写过一些道义文章,自诩是个自由主义者,可是在关键的时刻却逃避责任,缺乏勇气和担当?
A: 大部分人都读错了我的文章,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是我并不是因为自由主义而跑,这个和自由主义者没有关系。
……
Q: 人们对你的质疑可能在于你以往呈现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和意图,但面临危难却表现懦弱。
A: 我的以前的一些行为让别人以为我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虽然不曾预期,但看到范老师最终丢了他的教职,一点也不觉得惊奇。你觉得惊奇吗?

多余的声明:居住的城市是个地震极少的地方,近二十多年来仅有的几次有感地震让我“感到”的,回忆起来好象只有一次。无法预估自己碰到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会有什么反应──估计也是逃得飞快。

用户界面可用性测试

    前晚在电脑桌面上看到一个名为“用户界面可用性测试”的PPT,觉得有些好奇。打开一看,原来是上个月中美数图研讨班人机交互课时,我们组的一个作业──以用户测试方法,对本馆学位论文数据库做人机界面可用性测试,测试专题是有关苏州的民俗。当时上台演示就是用的这个PPT,还想着回馆后据此改进,重新发布一下检索界面。不料课程结束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见到文件名,不打开居然就不记得还曾有过这件事。唉,廉颇老矣!

    规则是:测试者只做客观的观察与记录,可以询问被测试者做某项操作的原因,但不能向被测试者做演示说明、不能指点被测试者如何“正确”操作。
    先后有四位同学做白老鼠。这次测试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原来不同用户使用系统的习惯还真是差别巨大,四个人竟然就没有相同的,几乎可以说完全不同。这真是个简单而又强大的方法!因为从中发现了用户界面的很多问题。

    第一位典型的Google风格,直接在检索词框输入检索词“苏州”,然后打回车。在Google的熏陶下,相信大多数用户都是这样的习惯。很遗憾的是,出现了“请选择检索范围”的提示──本馆用的是TPI系统,由于采用了“导航”功能,必须先选择范围,才能有检索结果(这点似乎不是我能够改进的)。
    于是,选择检索范围,再检索,系统显示“对不起,没有找到相关记录!”想想不大可能啊,又不是什么很偏的内容。仔细看检索词,发现上面的检索字段是“姓名”。(大家的意见是,最好像Google一样,默认为所有检索字段,只是TPI并不支持。不过,使用学位论文系统的人,以作者姓名检索的肯定是少数,用中文关键词、中文摘要甚至中文题名做为默认检索字段,都比姓名好得多)
    再于是,选择检索字段,下拉框里出现了几十个选项,连学号、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等都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很明显,无用的检索字段除了干扰使用外,没有任何益处,应当去掉)
    终于出现了检索结果。再使用二次检索,用“民俗”做限定……

    第二位很细心,一开始就看到有选择检索范围的,很仔细地挑选……

    第三位是最专业的,选择检索范围、字段,输入检索词“苏州”,回车,看到只命中二十多条,决定逐条查看筛选,因为“或许有些相关内容,没有用民俗这样的字眼”。这时发现检索结果一览显示的是:姓名、学号、学院、系所、学科、专业。要想筛选,得逐条点击看详细记录。(测试到这里,本人已经觉得无地自容,不知道我们的用户界面什么时候变成这副不堪的样子了)

    第四位迷信高级检索,同样受到众多无用的干扰字段,结果只在一个输入框中输入“苏州民俗”就开始检索了。很幸运有一条命中的,但面对结果,却不知道如何才能看到详细信息。(TPI比较奇怪,需要点击姓名看详细信息,这点我无能为力)
 
    昨天抽空对本馆学位论文系统重新做发布,没有看到发布过的痕迹,大概是什么时候系统重装、缺省发布,所以才会有那么奇怪的检索界面。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有些不是我能改变的,有些错误我不会犯,但如果没有做过这次测试,我肯定想不到改变系统的缺省检索字段。
    教训:如同编目员需要关注OPAC界面,自建数据库也必须关注用户界面。除了一开始应该做可用性测试外,正式运行以后,也该想着经常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参见:
中美数图研讨班2008·人机交互与数字化图书馆 (2008-05-24)

中美数图研讨班2008·结业

    今天结业式时,同样参加了二期研讨班的牛排问我,如果以后再办这样的课程是否参加?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此次报名前就很是犹豫。并不是因为自己已经到了不能学吹打的年龄,而是觉得思想负担太重──因为除了老外上课,还要完成一个项目报告并汇报。

    研讨班采用分组学习形式,不幸做了组长,压力太大。项目本是子虚乌有的东西,但完全凭空设想从无开始设计自己感觉过于困难,所以总是希望从现实中找原型。项目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因而需要考虑各人情况确定主题,尽可能使大家都能有所贡献、有所收获。要在三门课程逐次进行中设想好如何结合课程内容(包括还没有上的内容),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提交项目计划,在课程全部完成的当晚完成项目汇报Poster,最后完成项目报告(去年要求10-12页纸,今年是12-15页),作为课业评估的依据──凡此种种,让自己觉得完成项目报告及汇报是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课程内容反在其次了。如果是一个学期,这种注重参与、合作、实践的教学方法很有吸引力,可是现在是要求10天内完成(项目报告略迟)!

    好在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开始准备。一方面,根据秦老师的“数字图书馆项目报告写作要点”,以项目计划为纲,在Google Docs上协作撰写项目报告;另一方面,本组的技术帅哥根据设计计划PS图若干,为项目汇报Poster做了一些准备。前天小组各位做了一下午的Poster,赶在傍晚完成。昨晚22:33,经过一整天的埋头苦干,自己终于整合完成了13页的项目报告(初稿),长舒一口气。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完成就好。

    牛排对这样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很是欣赏,我也觉得很有收获。只是,实在太累了!

推荐:
图情随笔:数字图书馆项目报告写作要点 (2008-5-23 17:28,显然是美国时间!)
    秦健老师对项目最终报告的说明。秦老师很辛苦,23日晚刚到就给大家讲如何做最后的Poster。各组提交的项目简介也是那时才拿到手,24日一早对11个组项目的评语就已经摆在大家的桌上了,还有针对性地写了这个“要点”。

Beefsteak is thinking:第四期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感受(一)(2008-05-29)
牛排英语一级棒,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又远在本人之上,他的感受更值得一读。期待新的博文出现。

附:第三期研讨班曾有一个博客,现在居然不能访问了,可恶的Donews!

    本次班长在Chinaren上建了一个校友录,挂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名下。
    比较有意思的是Chinaren的注册过程。看校友录的先决条件是注册(应该有搜狐通行证也行),一串空格让填,其中有一项身份证号,看着很不爽,决定如果一定要,就不注册了,所以留空──结果很顺利地注册完成。同组一位注册时杜撰了一个身份证号,居然说号码不对不让注册,只好填了真实的身份证号。

参见:
中美数图研讨班2008·实用分类系统的编制与应用 (2008-5-30)
中美数图研讨班2008·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2008-05-24)
中美数图研讨班2008·人机交互与数字化图书馆 (2008-05-24)

[update]

图林茶: 静等Poster出场 (2008-5-29) [忙着写报告、写博,还没来得及看RSS]
图情随笔:挂图展:第四期中美数字图书馆研习班学习汇报 (2008-5-31)
Beefsteak is thinking: 第四期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感受(二)(2008-06-02)
Beefsteak is thinking: 第四期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感受(三)(2008-06-03)
Beefsteak is thinking: 第四期中美数字图书馆高级研讨班的朋友 (2008-06-03)
Sunfire: 上海行杂记 (2008/6/5)
Beefsteak is thinking: 乌托邦项目的臆想 (20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