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图书馆年会:报告已上网

本月上旬,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图书馆第二十次年会在本馆举行——竟然已经二十年了。在高校图书馆联盟竞相出现的背景下,现在也有了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本次会议同时还是“海峡两岸师范大学图书馆论坛”,与会的除了大陆各师范院校,还有台湾师范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
此系列会议以前是叫馆长会议的,本次虽无馆长会之名,但与会者同以往一样,都是馆领导。印象中上一轮在本馆开时被要求旁听过,此次会场狭小,连打个酱油的机会都没有。尽管如此,还是作为粉丝强行闯进会场,听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探索》,这几天已向多位同事推荐。

会议报告大多已在会议网站上网,可以下载PDF。有些报告只看不听是没有感觉的,或许以后可以看到视频。
从个人兴趣角度,比较推荐香港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郑保瑛的《「绩效指标」与「投资回报」:香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运用分析》。十多年前曾在香港教育学院工作了三个月,当时郑博士是副馆长。那天听完东北师大报告,离开会场时匆匆与郑馆长打了个招呼。

2014中国图书馆年会笔记(附推国家典籍博物馆)

前几天在北京开会,先参加10-11日的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11日下午在第19分会场“知识组织揭示”有一个发言;13日参加“资源描述”国家标准的工作会议。

原未打算参加年会开幕式,因而10日中午才到京。不巧长假末身体出了点意外,所幸未影响出行,只是不能久坐。为保证完整参加第19分会场,整个学术会议其他部分只听了半场开放获取主题论坛,是历年开会中最不投入的一次了。

———-(主题论坛)开放获取: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 ———-
关注OA多年,总觉得我国政策层面没有足够支持,因而一直有置身事外的感觉。前一阵北大期刊网上线,只把它当作图书馆进入出版的事例,未往OA上想。听了此次OA主题论坛,倒是有一点紧迫感了。政策面也在向好,2012温家宝、2014李克强分别表示支持OA,社科自科基金对资助项目OA也有了各自规定,感觉现在不应该再驻足观望了。

1、张晓林:学术信息开放获取的趋势和对图书馆机制的挑战
讲到OA最大障碍是图书馆。这个我倒没有感觉到,似乎图书馆一直很无私地支持OA。但OA本质上是减少中间环节,图书馆作为中介机构,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报告最后说:0A需要图书馆、图书馆更需要OA。

2、曾燕:研究型图书馆开放获取战略与实践
介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绿色OA+金色OA并重的实践。首次听说该中心对若干OA刊取得折扣,中科院作者由该中心资助50%出版费的做法。

3、聂华:高校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服务
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IR实践,国内的一些做法如与科研处合作存缴论著、收集课程相关资源,在IR中引入替代计量分析工具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数量方面:北大机构成果元数据回溯约40万条;农大18万元数据,原文11万;清华1万多学者;厦大与汤森路透合作批量申请ID,批导入数据等。
另CALIS的IR建设与推广项目名为Chair,CALIS机构知识库网站http://ir.calis.edu.cn/未见此名,之前也不知道,可见自己关注太少。查到聂馆长2012年的一个PPT:CHAIR: CALIS机构知识库 建设与推广,反思与展望

4、郝继英:研究机构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实践
谈到一些提供增值服务的内容,如可视化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以机构排行推进中科院机构支持IR,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做法。刚查了下,该IR全名为: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服务网格

———-(第19分会场)知识组织揭示:技术、方法与实践 ———-
本分会场报告较多涉及语义网,且都或多或少结合实际应用。而我的报告恰恰略掉了BIBFRAME序列化部分,且相对务虚,夹在整场报告中自觉有点不和谐。

1、孙坦:语义环境下知识组织问题的几点思考
内容较多,听得有点走神。其中说到本体的必要性,知识抽取等等。

2、胡小菁:BIBFRAME:模型与词表(slideshare上传出错,稍后更新[update 2015-10-25上传完成])
BIBFRAME作为一个关联数据模型,包括BF模型、BF词表、BF模型序列化和支持工具4个部分,因时间所限,只涉及前2个部分。

3、孙辉:国史知识库构建与语义检索
以三元组方式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知识库。提供“国史百科”,可用自然语言检索(识别不同模式),可视化结果展示,链接来源与详细信息,可发现人物关系,等等。未查到网址,很期待实际使用。
历史最有意思的是不同来源信息可能不一致,哪怕是权威文件。因而会后向孙老师询问如果不同来源信息冲突如何处理,答案是目前涉及的都是基本没有争议的内容,由专家人工判断择一。

4、王乐春:一“页”一菩提
由不同网站(百度、calis、cadal、国科图、nstl等)检索结果页面入手,介绍国图资源梳理整合而成的“文津搜索”。

5、乔晓东:汉语科技词系统建设与应用
介绍已经开发多年的汉语科技词系统:细化传统词表关系,根据W3C对词系统(Vocabularies)的定义,属于简化的本体。作为轻量级本体,定义了20种关系、16种属性。
已发布5个重点领域词系统,可以多种格式导出(数据库、RDF、OWL);并发布有移动知识服务应用。
比较特别的是提供一个开放平台,可注册后自建领域本体。

6、真溱:知识图谱:知识组织工程化的新思路
介绍以图层叠加方式,按知识图层、资源图层实现可视化展示。
其中提到横向关联、纵向索引,没有完全理解。

7、钱庆:KOS在医学信息挖掘与处理中的利用
介绍了很多医学词表、本体及工具,以及在机器辅助标引、智能检索方面的实践。

8、张智雄:STKOS概念关系的可视化揭示方法研究与实现
介绍STKOS(科技知识组织体系共享服务系统)的可视化展示。感觉与前面知识图谱报告类似,因为有多个维度(定义了6种关系),一个图例展示不可行。看网站,目前术语也均在医学领域。

———-推荐:国家典籍博物馆———-
开会常去北京,却总是来去匆匆。此次两会之间隔着一个休息天,有时间玩了一天。上午重游故宫、下午二小时参观国家图书馆新建的国家典籍博物馆。上下午的参观内容还有小小的呼应:上午到了养心殿旁那个小小的三希堂,下午看到了三希堂法帖;上午到了文渊阁,下午看了四库全书及永乐大典——第一次看到永乐大典,开本真大。
参观典籍博物馆后的感叹是:国图好东西太多!博物馆共9个主题展馆,实物丰富,背景与配套图片解释详尽,相关知识整理给参观者提供很好指导。辅以透明触摸屏、体感设备、电脑游戏互动及其他时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说相当精彩。二小时参观只是蜻蜓点水,细细看看、玩玩,一天时间不多。

“2014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记录

前几天在西安参加“2014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会议主题“数字资源——用数据量体 为学科裁衣”。两天时间中,主会场、分会场共43个报告,可以看出两大热点,各占约1/3:
一是机构知识库(9个+科学数据管理1个)与开放获取(4个)
二是数据统计分析(13个+数字资源违规使用防控1个)

对于机构知识库,自己一直在旁观,总觉得要做一个不只是图书馆一厢情愿、自娱自乐的东西不容易:目的是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起到什么作用?此次由于时间冲突,只能选听几个报告:
1、平台方面,开幕式上知先的广告确实吸引眼球。一方面,在资料入库上,能够自动抓取机构成果、自动检测代表性成果、生成引用报告;另一方面,在用户服务上,个人成果一键上传、自动发送引用通知,还具有团队知识库,可以一键分享(钱建立:让机构知识库从“庙堂”演化为“书房”)。理念不错,功能实现到何程度,有待考察。
西安交大的系统也是由图书馆提需求、厂商开发,实现与外部数据共享与推送(张雪蕾:机构知识库与外部数据共享集成)。
相对而言,比较“亲民”的是北邮的,参加Calis三期机构知识库项目,对DSpace进行各种本地化改造,强化个性化功能(颉夏青:社交推荐,让机构知识库“活”起来)。这位MM的PPT也做得相当好。
2、设计本地政策方面,以下3个报告可参考:潘卫:中国机构知识库用户调查及思考;张冬荣:机构知识库内容存缴的激励机制与措施;顾立平:科学数据管理与数据资源建设中的权益问题与解决方案
3、开放获取方面,北大图书馆开始进入学术出版领域(周义刚:北京大学期刊网的建设与思考)。

自己对数据统计分析也有兴趣。近年本馆在做纸本资源利用统计,电子资源方面馆内使用统计只是采用厂商提供数据,无法做到按使用者统计。本次同样由于时间冲突,也只能选听几个报告:
1、数字资源利用统计方面,西交大和复旦的以前略有了解,这次就没打算听。没料到的是,只听了清华的,就觉得没必要再了解如何做了——以清华的实力,在做了9年之后打算购买商业软件……(邹荣:数字资源访问管理系统的实践与思考)。[update 2014-6-1] 西安交大邵晶副馆长在某分会场提问环节中称,国外数据库提供的利用统计数据与他们统计结果差别不大(10%左右),但有的国内数据库厂商提供的数据要差数倍,应该是没有遵循COUNTER标准。
2、统计管理方面,上交大报告,我打算推荐给本馆负责统计工作的同事(徐璟:图书馆业务数据统计与管理优化实践
3、altmetrics概念还很新,EBSCO已经收购了做网络研究影响分析的Plum Analytics(刚查了新闻发布是2014.1.15),“引用数据是滞后指标”,而网络影响才是即时的。匹兹堡大学机构知识库已经用上了PlumX:D-Scholarship@Pitt(刚又查到:PlumX被Library Journal评为2013年度Most Ambitious Database,其中称2位创建人领导团队开发了Summons,有意思)。据称EBSCO正利用altmetric提高学术结果排序,这对它的发现系统EDS是好消息么?(公丕俭:使用传统与网络计量,即时有效促进学术对话与交流)。
4、RFID,越来越多土豪馆开始采用。在纸本利用逐年下降的情势下,我对其必要性一直存疑。华中师大申请了一项利用RFID收集现刊利用数据的专利(实用新型)——如此才能体现RFID不同于条码的优越性(李玉海: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馆藏资源配置与利用评估模型)。
5、最后给本馆的报告做下广告(李欣:数据挖掘助力服务创新

本人的报告属于其他1/3难以归类之列,主要介绍RDA的进展与现状,题为:RDA:从内容标准到元数据标准
(大部分报告应该会在会议网站上挂出,有需求者可耐心等待)
[update 2014-6-10] PPT已经挂出,标明不公开的有14个,占三分之一,其中程焕文馆长没有PPT。数据统计分析的报告绝大部分不公开;比较意外的是分论坛六“国家、教育部课题汇报”,五个中竟然有三个不公开。
[update 2015-4-16]程焕文馆长报告见《图书馆论坛》2015年第4期第1-8页:在“纸张崇拜”与“数字拥戴”之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update 2014-6-1]会议相关报道
2014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隆重开幕
分论坛一:校企精英献策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规划
分论坛二:百家争鸣机构知识库建设
分论坛三:“数字资源监控”报告集锦
分论坛四:图书馆数据挖掘、数字资源组织建设经验分享
对本人报告的介绍:“……从元数据标准类型切入,介绍了RDA发展进程、内容标准和元数据标准。以美国RDA实施进程为例举例说明,简单介绍了大陆RDA采用情况。随后分享了RDA如何从内容标准转变为元数据标准。介绍了2014年1月发布的元数据元素的类和属性。交流了使用RDF三元组元素集例和RDA注册起到的取代MARC和其他数字图书馆应用的作用。”
分论坛五:“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主题报告集锦
分论坛六:聚焦课题汇报 服务学科教研
闭幕式报告:朱强馆长: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但远未完成
“头脑风暴 资源为王”2014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