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BR家族未来的第三个成员――FRSAR

1992年,《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开始研制,1997年得到批准,1998年正式出版。
1999年,开始依照FRBR模式研制《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FRAR),2005年6月公示。
2005年4月,一个新的工作组成立,准备制定《主题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Subject Authority Records, FRSAR

FRBR将书目描述的实体分为三组,第一组实体为产品(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和文献单元) ,第二组实体为责任(个人、团体),第三组实体为附加的主题(概念、对象、事件、地点)。
第一组实体是书目记录的对象。尽管目前书目记录的描述对象仍限于载体表现,但以目前FRBR的风行,未来按分级方式描述对象――第一级作品、第二级内容表达、第三级才描述载体表现――也是很可能的。
后两组实体是书目记录中的标目部分,第二组实体是需要由“规范”系统加以控制的名称规范,第三组实体是需要由主题词表、分类法控制的主题规范(另外也包括作为研究对象的名称与题名的规范)。FRAR之后,接着研制FRSAR,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主题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FRSAR)的研究范围:

  • 建立一个FRBR框架中第三组实体(作品内容)的概念模型
  • 提供明确定义的结构框架,关联主题规范记录中的数据与用户需求
  • 帮助评价主题规范数据在图书馆界内外国际共享的潜力

工作组主席Marcia Lei Zeng(曾蕾),她的主页:http://www.slis.kent.edu/~mzeng/

相关链接:
FRBR Review Group(http://www.ifla.org/VII/s13/wgfrbr/wgfrbr.htm
Working Group on FRANAR(http://www.ifla.org/VII/d4/wg-franar.htm
Working Group FRSAR(http://www.ifla.org/VII/s29/wgfrsar.htm
(这三个组,分别属于IFLA的编目专业组、书目控制部与分类标引专业组。书目控制部下属有书目、编目、分类标引与知识管理专业组)

参见:
《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FRAR)新鲜出炉
书目记录四种实体的汉译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2010-1-2更新:现更名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Subject Authority Data (FRSAD)草案公示已于2009731日结束

日本国会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制作工具

    在日本,除了日本图书馆协会主导的《日本目录规则》(NCR)、《日本十进分类法》(NDC)和《基本件名表》(BSH)三种编目工具外,还有一些图书馆分类主题标引采用日本国会图书馆的《国立国会图书馆分类表》(NDLC)和《国立国会图书馆件名标目表》(NDLSH)。日本国会图书馆发行的书目记录分类号同时采用NDLC和NDC。

    日本国会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制作及提供”网页,详细列出该馆编制目录的规则、标准,丰富全面,包括很多全文信息。计有:

  • 新闻:有关目录规则变更、分类主题修订等等信息及时报道
  • 基本方针
  • 目录数据概要
  • 目录调整
  • 目录数据制作工具:适用规则一览,巴黎原则日译本,日本国会图书馆元数据,《日本目录规则》最新版细则,拼音表示方法,著者标目,分类主题,代码,JAPAN/MARC等。

    与日本图书馆协会网站相关委员会主页空空如也的感觉成鲜明对照。不知是国家图书馆财大气粗的缘故,还是出于倡导日本文化的考虑。

    编目重要参考资料

相关资料:
日本三大编目参考工具

 

中图学会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名单今天在网上公布了,看“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成员,有几位名字竟然十分陌生,于是上网去查。
    用国家图书馆目录维普中国期刊网,分别检索委员会成员出版的图书发表的论文论文被引情况,了解各位的研究领域与学术影响。维普检索G大类发文,自1989年起,除前10项有明显同名的其他学科作者外,一般不排除同名者;期刊网检索图情档博引文,自1997年起,基本上不视为有重名者。数据如下(国图图书/维普发文/期刊网引文):

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15人)

主任:
汪东波(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1/9/83)

副主任:
谢琴芳(北京大学图书馆CALIS管理中心,研究馆员)(1/17/230
陈树年(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馆员)(4/20/354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卜书庆(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0/18/43)
马张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7/22/239
孔方恩(天津图书馆,研究馆员)(0/5/6)
王松林(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教授)(2/91/137
吴开华(清华大学图书馆深圳分馆,研究馆员)(2/16/85)
张建勇(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0/10/52)
苏新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9/44/89)
陈坚(首都图书馆,副研究馆员)(0/?/2)
侯汉清(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7/62/281
胡广翔(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0/6/6)
曹树金(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教授)(1/29/168
黄如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2/36/93)

    检索、统计过程中,也感到很安慰。因为信息显示,名人发文也不易:
1、自家办期刊的,发在自家刊中文章占相当比例。目前期刊稿源不会紧张,可能有约稿成份,但过高的自刊比例,不免让人感觉是对外投缺乏信心。
2、也见一稿多发,可见作者投稿时也没有很大把握。

    看keven介绍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专业委员会的讨论(“专委会”漫谈“后数图时代”),他们计划的活动很丰富。不知道标引与编目专业委员会有什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