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与信息服务”研讨会花絮

<![CDATA[

    2006年5月25日,“WEB2.0与信息服务”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上午大会发言,下午专题交流,如会议网站上的日程安排举行。发言、交流内容,各位可自行下载,看个究竟。不过好象会议网站不大争气,常常“找不到服务器”――总算发现一个比博客网更值得痛骂的BSP了。[update 2006-9-18:前天我也搬到这“值得痛骂的BSP”上来了]

    趁现在众博主聚餐之机,抢先报道一条花絮。
    会议最后一个部分被称为“博客论剑”,“剑”倒论得不多,更象是图林博客首次大规模聚会。采用的形式被称为“通缉”,叫到哪位博客,哪位博客就上台。
    主持人超平首先通缉的不是博客,而是行走于各博客的河边。在接下来几位上台后,台下的老槐“通缉”包租公。包租公上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作会议安排的每人五分钟发言。讲的内容之精彩,请看过书间道的诸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吧――版权所有,还是由书骨精自己发布为宜。在众人多次鼓掌声中,包租公结束两页纸的发言。
    由于包租公引经据典,将本次会议及他本人参加本次会议的意义总结得如此深远,主持人不由得引用竹帛斋主最近的引语,“图书馆应该收藏一切有文字的纸片
,要求包租公手抄一份发言稿,由上海图书馆永久收藏。话音未落,先行被通缉上台的Keven已起身,将包租公手中打印发言稿连拽带拉地收入囊中。超平进一步要求上图不但要收藏纸片,还要提供电子版,并且保证能够永久访问。

    这里先抢占个窝。接下来几天各位参会博客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报道,将在本文后面随时链接更新(以下基本按发文时间为序,各blog更新时间截止为5月31日)。

参会Blogger篇

奇正童话:
“Web2.0与信息服务”现场报道(五月 25, 2006 @ 4:08 pm)“接着编目精灵作了有关新型OPAC系统:功能与样例的演讲,演讲风格一如以往的精致与低调。”[update: 上图网站PPT下载视频下载]
图书馆2.0是什么?(五月 29, 2006 @ 12:01 am)(“在2.0会议下午伊始,我这个主持转换身份开了个头,抛砖引玉地讲了”图书馆2.0面面观“)

闲来无空:Library 2.0:从涂鸦到现实(25.05.2006;4:10 pm ? 现场报道)

风在南方:听会小记(Thu, May 25 2006 4:37 AM)

蓝天白云:Web2.0与服务创新会议快报(2006-5-25 18:27:00)“幸会一群过去只知网名的“大虾”,最大惊奇或惊喜莫过于发现编目精灵原来是老同学…”

编目精灵:“WEB2.0与信息服务”研讨会花絮(2006年5月25日 星期四 20:38)(本文)

爱你每一天:
图林人物回忆录2006.5.25 21:43)“昨天泥鳅就一直在惦记和唠叨着“编目精灵”,好想见到真面貌呀,想象中的编目精灵是个“师兄”,结果太意外了,太意外了…好长时间还沉静在意外中,我崇拜的人又多了一个了。”
Web2.0与信息服务”会议听后感2006.5.26 00:05)

墨神的凡龛:武林大会记(May 25, 2006, 10:25 PM)“场小憩半刻,终见sogg小侠,幸会精灵师,果然人如其名,灵秀女侠,只是未及细述当年平生初到之图林“桃园”就乃“编目精灵”,缘际于此,余博文套路才开创“数图广角”……幸甚至哉~”“匆领略Leon绝招,精灵博学,上大苦心修炼的新武功,还有厦大的修炼宝典,我派最后数人急急离去。作别槐师精灵师之时,见到超平师,只是相识匆匆别也匆匆”

数图研究:
Info20后续(一)(五月 26, 2006 8:41 am)
info20后续(二):感谢(五月 26, 2006 11:46 pm)
info20后续(三):遗憾(五月 29, 2006

大旗底下:一个看客在5-25(Friday, May 26, 2006 at 13:13:23 – Saturday, May 27, 2006 at 00:58:03)(一飞转自学网)(大旗底下的“修订版”2006-05-31)“编目精灵自称是“看客”,在中美日众多OPAC应用系统中自由翱翔on-the-fly。咱们都叫看客,咋差别就这么大呢?”

大漠长风:大家抓紧写博文吧(2006-05-26@ 14:15:05

一思不狗:
沪上行散记 1:会后随感May 26, 2006, Friday @18:25)“L2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草根聚上海 能饮一杯无”
沪上行散记 5:图林博客小统计May 27, 2006, Saturday @10:42)
沪上行散记 9:上海Web2.0/Lib2.0会议之意义May 28, 2006, Sunday @11:04)“keven和编目精灵的研究则让我们看到在Web2.0的时代,针对图书馆的服务,技术的可能性远未完全挖掘。”

游园惊梦:
花非花,絮非絮(2006年05月26日 星期五 23:23)
我叫不紧张(2006年05月27日 星期六 00:53)
上海纪行:那些人(1)(2006年05月29日 星期一 23:38)
上海纪行:那些人(2)(2006年05月30日 星期二 02:04)(“她说她自闭,但那天她始终是举止得体;她说她不愿意出门,但那天她却作了一场最专业的报告。她给人一种感觉:安静,然后平静地说话。”)

老槐也博客:
上海Web2.0/Lib2.0会议印象(2006年05月26日 星期五 23:46)
今人的网名古人的号(2006年05月29日 星期一 17:31)(“由于会议的最后一个议程是“通缉”,被通缉了的无“甲”一身轻的博客们,自然要兴奋几天。还是包租公觉悟高,早早地开始了“舆论”引导:将博客们的报道引导到会议的学术品味上来。”)

超平的博客:
通缉博客(2006年05月27日 星期六 00:39)“我很早很早就知道编目精灵是谁,这一次,却是第一次见面。开始觉得跟想象中有些不一样,再想想,从博客中读出的所有编目精灵的味道,都在真人面前得到了印证:冷静、低调、平和、聪慧。”
通缉博客(续)(2006年05月28日 星期日 16:27)

图谋博客:
图书馆2.0会议:最懒的a有话要说(1)(2006年05月27日 星期六 05:46)
图书馆2.0会议:最懒的a有话要说(2)(2006年05月28日 星期日 11:37)(“编目精灵老师真是年轻貌美,交大老师pw告诉我,曾是华师大的系花”――这事我怎么过了这么多年才知道?)
图谋:努力做好月光馆员(2006年05月28日 星期日 12:27)(会议发言)
图书馆2.0会议:最懒的a有话要说(3)(2006年05月28日 星期日 14:29)

书骨精:
在上海图书馆学博客大会上的感言
2006-05-27 15:25:11)“我这次参会,很大程度上是想弄清楚到底谁是编目精灵,谁是游园惊梦,谁是leno、谁是泥鳅,谁是空心菜,谁是花生壳等等,亲近一下偶像,与偶像们交个朋友。”(如Leon评论:“书骨精不知出于何故啊,借用电影术语来说,愣是搞出一份导演剪辑版。建议大家参见老槐的报道,就当是评论音轨看吧。”怪不得包租公不愿发言稿让Keven收走,原来准备着改版啊。)
沪上两日印象(2006-05-29 00:38:03)(“在网友们的追忆中

,刚刚在上海图书馆召开的Web2.0会议,好像是图书馆界博客的见面会、聊天会和认亲大会,实际上这只是会议的尾巴和次要方面,会议的精华部分主要还是25日上午和下午上半场的专家发言。因为会议的幕后领导缪其浩馆长因故未能参会,吴建中馆长只出席了开幕式,如果单看网友们的报道,我怀疑两位馆长会对会议的内容产生错判,会对以Keven为首的老师们策划、组织的这场会议的巨大成功认识不到实际的高度,因此觉得有必要把专家发言的情况粗略介绍一下。”――学网上dog总结得好:“包租公这家伙一边有激情,一边非常冷静,是最冷静的那个,好象1921会议的那个俄国代表。”)(“编目精灵我一向认为是个在编目部里浸淫已久的老生,谁知却是个窈窕轻盈,看起来的和我的年龄差不多的青衣”)

花生壳:
“创新=信息*交流^2.0 ――Web2.0与信息服务”会议简报(2006-5-28 10:28:27)
关于会议的遗憾(2006-5-28 11:59:56)

Laolu:Info2.0会后感(5月29日)(“老槐的激情,蓝天的布道,Keven的深厚,Leon的挥洒,编目精灵的不露声色,上大图书馆的悄然行动,厦大图书馆的集团出击。”)

Blogger评论篇

Library Views 图书馆观点:
「Web2.0与信息服务」研讨会落幕(May 27, 2006)
读大陆图资界「武林大会」系列报导有感(May 29, 2006)

雨禅:
图书馆
2.0群英会的一些感想2006年05月28日 星期日 05:02)“OPAC不是一个新玩艺儿,也没什么太多的新技术含量,但是被编目精灵这么一讲,倒也讲出很多道道出来,可见,越简单的事情,越值得研究。
Keven的一道菜(2006年05月30日 星期二 10:42)(“厦大方案和上大方案,两个方案殊途同归,上大方案可能更加容易拓展图书馆的新服务,厦大方案更加适合深化图书馆的服务,这两种方案都是图书馆2.0难能可贵的时间方案。”
对第二次会议的期待(2006年05月31日 星期三 11:13)

supore的博客:web2.0与信息服务会议感言(2006年05月28日 星期日 15:38)

豫阳“窟窿”版:豫阳与525:半个月亮升起来(一飞转自学网)(Sunday, May 28, 2006 at 23:13:24

Lib Us?图书馆青年论坛:web2.0与信息服务–顺利召开(2006-05-29 10:08:36)(“我馆有25位同志参加了会议”)

胡言乱语:冷眼看“网络图林大聚会”――有感于上海图书馆博客大会的会后报道(一飞转自学网语言乱语:一块大砖头)(Monday, May 29, 2006 at 23:39:07)

跳起来读书:如何在不上网的员工中宣传图书馆2.0“本次会议据称是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也因此,本期简报决定暂停原定的OCLC的产品服务和新的发展形态的介绍,转而做一次会议的发布。”(2006年05月30日 星期二 15:18)

学林望“道”:上海宣言:一个流失的梦想(2006年05月31日 星期三 20:32)

会议官方/准官方网站

  • 会议全程录像加摄影,会议网站想必有更多精彩内容!
    (不巧会议期间BlogBus停站,25日晚发布的“停站公告”如下:“由于电信机房2006年5月24日2时出现电源故障,致使服务器发生故障,目前正在对数据进行转移恢复,将于2006年5月26日上午恢复。 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原谅。”    BlogBus.com     2006年5月25日
  • 第二届“Web2.0/Lib2.0”会议申办PK结果2006-05-27 06:50:11)“ 由于厦门大学代表阵容过于强大,且配合默契、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志在必得,以至于浙江大学代表超平女士临阵倒戈、成为粉丝,在浙大第一辨手蓝天白云缺席的情况下,本次会议不得不宣布:下一届“Web2.0/Lib2.0会议将由厦门大学主办。”
  • 下载集中营(上图服务器上的PPT大全,Laolu说“下载飞快”;Leon的PPT,sogg评论:“哈哈,9点48以前的还是那个“面书馆”?”)

  • Keven的Flickr相册:
    会议(照片版)(幻灯版)(一飞的分类版惊奇版
    上海一日(Keven/包租公/a/游园)

更多相关信息

“图书馆编目原则呼唤统一”

    才打定主意不再写编目了,却忍不住还要再写一次,因为《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为第一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出了一个专题“图书馆编目原则呼唤统一”,把原来很多人私底下抱怨的国内编目规则问题都放到了桌面上。实在值得推荐。

    栏目导语:全国联合编目中心是公共图书馆的代表,CALIS是高校图书馆的代表…两大系统存在较大的分歧,谁都不轻易让步…从世界范围来看,编目规则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但是国内图书馆界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炉的…[会议上周在武汉召开]

    “问题综述”的小标题:

  • 两大系统各自为营
  • 保持特色还是与国际接轨
  • 用户的便利性谁来考虑

记者姜火明妙语
    中国图书馆学会曾经组织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和CALIS的专家参与编写《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一书,该书去年推出了第2版。据谢琴芳介绍,国家图书馆根本不用这本书,而CALIS对于这本书的态度是:对的就用,不对的就不用。很显然,这里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取决于CALIS。双方都参与制定的规则,而且冠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之名,但谁都不用,这在外界看来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简直是“岂有此理”。

GB3792修订信息
    胡广翔负责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的修改稿从1999年起至今已经过两次修订,而且也通过了专家组的论证和评审,但历经7年之久,上报了两次都没有得到正式批准和发布。

顾犇

  • 关于图书馆编目的格式和规则,国家图书馆内部都有不同的意见,更别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了。
  • 现在就缺少一个能够拍板的人。
  • 编目规则在中国的统一不是一两年能够做到的,可能要数十年。

[感想:我可以安心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

专家视点
顾犇 全国联合编目中心主任、国家图书馆图书采选编目部主任)
图书馆编目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谢琴芳(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心副主任)
制定全国统一的编目规则是当务之急

富平(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管理处处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编目规则

胡广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联机编目协调中心主任)
编目工作需要更标准、更规范

王松林(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联机联合编目体系当为理想编目模式

 

参见:关于编目工具书的愚人节公告二则

 

听上图馆长吴建中报告

    今天馆里请来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讲图书馆发展热点、趋势――大致是这个题目,因为没记笔记,大局性的就记不住了,只记得几个议题,有点惭愧。
    报告内容涉及国际图联IFLA的XX原则(一开始就没记住,再惭愧一次)、开放存取Open Access、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机构库Information Repository、WIPO的IDA中的图书馆原则、OCLC的环境扫描、大英图书馆的营销、RDA等,内容丰富。
    之前听吴馆长作过多次报告,去年也是4月,还曾听过类似主题(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说常听常新或许有恭维之嫌,但每次听讲总会有新内容,这大概是经常作报告而又能吸引听众的致胜之道吧。去年的报告是图书馆学会活动,馆内去听的没几个,此次吴馆长亲临,让埋头苦干的同仁能够更多地了解国际图书馆界进展,不至于掉得太后而不自知,真是很不错的活动。

    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两个内容都与IFLA有关。
    第一个,吴馆长由IFLA的四项原则(?),提出应当增加文化多样性。并讲到信息自由访问与自由表达委员会(Committee on Free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FAIFE)去年针对国内网络限制发表的声明,以及由香港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两位馆长在IFLA邮件组的回应。吴馆长从文化多样性解读国内政策,说回应后在国际上效果不错,倒是国内有人不理解。
    我想我也是不理解者之一。理由有两,其一他没有谈到后来FAIFE新掌门上任后又有过第二次类似的声明(参见:轮到张教授发言了[2005-11-01,老槐也博客存档]),因而所谓的国际效果大可怀疑;其二,文化多样性是个很好的解释,但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装”,比如维基百科不能访问或许用一元性来解释更恰当。
    维基百科不是天天必去的网站,要看还可以用其他办法通融,但近段日子原来每天保存自己网摘的Furl也不能访问了,用代理没法解决收藏问题,正烦心的时候听到“文化多样性”,真是莫大的讽刺。
    光顾着郁闷,重要的四项原则没记住,非常遗憾。好象最后两点是高质量服务、无差别参与(这不就是Library 2.0吗)。

    在IFLA网站上查到UNESCO在2003年,对信息社会世界峰会预备委员会第三次会议(WSIS PrepCom-3)传达的讯息,关于“未来知识社会的四项原则”,提到了文化多样性,似乎不如不提:

Universal access to information, access to education,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re the four principles for future knowledge societies

 

    第二个,是IFLA的版权与法律事务委员会(CLM)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国际发展计划(IDA)提出的有关图书馆的几项原则。时下我正开始关心与图书馆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听吴馆长谈那些条文,对图书馆复制、利用资源的条件相当宽松,真是很鼓舞人。
    回家上网查原文,准备做尚方宝剑。IFLA的Committee on Copyright and other Legal Matters上有Library-Related Principl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da of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005),还有中文版“IFLA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发展计划提出的有关图书馆的几项原则”(PDF文件)。本想在这里放上全文,无奈又是不可复制的,就懒得打字了。更重要的是,文后说明:

这些原则准备用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各项讨论,其内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对图书馆、教育机构及残疾人的著作权例外的意义。这些原则并不被用作法令性的语言,因此并不反映在法令语言中出现的限制和限定条件。

    呜呼!还是一厢情愿,空欢喜一场。
    是不是我没有找对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