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ibrary 2.0 塑造图书馆员2.0

    密歇根大学图书馆是最早参与Google大规模数字化图书的五家图书馆之一。近日他们开始举办一个名为MLibrary 2.0的论坛系列,面向图书馆员工,口号是:创新、共享、网络(Create. Share. Network.)。内容涉及图书馆2.0、社会网络及搜索未来,“目的在于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技术,使我们作为一个组织,开始把MLibrary 2.0概念结合进我们的服务”
    系列活动从6月8日开始,将持续到8月21日。活动安排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是常见的演讲与研讨(Events & Workshops),另一方面则是所有人参与的项目(Projects)及共享。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一个塑造图书馆员2.0的训练营。

    演讲(Speaker Sessions)共二场,每次半天
第一场(June 8, 2007)
专题:MLibrary 2.0: The Future is Now
Kristin Antelman: Next Generation Catalogs
Peter Morville: Ambient Findability: Libraries, Librarians,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Jessamyn West: 2.0 in 20 – A Crash Course in Library 2.0 Culture (notes & slides)

第二场(July 31, 2007)
专题:Gaming & Social Networking, A New Direction for Libraries
游戏与社会网络:图书馆新方向

(四位演讲人)

    研讨(Workshop Sessions)的目的是提供学习特定工具与资源的机会。每次研讨会,使用相应的技术完成两件快速任务,并把结果发到会议博客上。基本上与要求所有人参与的“项目”对应,似乎每次就花一小时(noon-1),利用午休时间?
June 14, 2007: Blogs & RSS
June 21, 2007: Social Tagging: What is it and what does it have to do with the library?
June 28, 2007: Do you Social Network?
July 12, 2007: Next Generation OPACs
July 19, 2007: Podcasting & YouTube
July 26, 2007: LibX & Zotero: Firefox Extensions for Librarians and Library Patrons

    与国内会议特别不同的是参与性活动“项目”。作为论坛的一个部分,鼓励所有员工实验Web 2.0技术,并与他人共享其理念与项目。在活动结束的8月21日,有一小时的项目演示(Project Showcase)。
    具体地说,就是要做“13件事”。不管是否参加研讨会,只要在8月17日前完成所有13件事,都会被“项目共享”活动认可,并得到一个证书。
    在“13件事”部分,对每件事要做些什么,有详细的指示。主题如下:

Blog & RSS
1、创建一个博客
2、使用RSS阅读器

Social Tagging
3、创建美味书签帐号
4、创建Flickr帐号

Social Networking
5、创建Facebook帐号
6、如何用Facebook做参考咨询

Next Generation OPACs
7、玩一个新一代OPAC
8、检索至少三个新一代OPAC,写一篇体验博文,比较其功能、能力及界面的可用性,提出你想在本馆OPAC (Mirlyn)中看到的优选功能 [对这部分比较感兴趣,所以全译了]

Podcasting & YouTube
9、订阅3个播客
10、创建一个YouTube帐号

Firefox Extensions
11、在Firefox浏览器上安装LibX和Zotero
12、使用LibX找书/文章,使用Zotero将它保存到你的个人图书馆

Wrap-up
13、在博客中反映你的 Web/Library 2.0 体验以及你之所学。在13件事之后,继续你的博客,写出你的图书馆思考。

    论坛网站非常2.0,首页右上角链接有Flickr、Facebook、美味书签(员工在参与项目过程中,会不断地增加标签);还有MLibrary 2.0的论坛博客(MLibrary 2.0 – 13 Things,首贴May 17, 2007,员工会在上面发论坛活动贴)和“13件事”。首页下部是MLibrary 2.0的美味书签云图,也就是其最精彩的部分——左栏链接的资源(Resources)的标签云,正在写Lib2.0书的诸位,以及想写文章的诸位,可以从这里挖掘些宝藏。

via: librarian.net: Mlibrary 2.0 (beta!) – Ann Arbor quickie trip
博主正是首次演讲者之一Jessamyn West

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前后

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已成过去时,但还是想写点什么。
在参加完二周的数图研讨班后,29日第一天上班就看到上海大学任馆长邮件(看时间是凌晨00:17发出的),要我第2天做一个30分钟的报告,题目是“国内外LIB2.0应用现状”,接着又接到任馆长电话确认此事。自己觉得2.0都讲了这么久,大家应该都听得起腻了。但任馆长坚持必要性,便也只好答应下来。
晚上开始做PPT,还比较顺利。自己确定的方向是不做2.0扫盲,首先在以前的博文中搜出一个Library 2.0 Technology的调查作为大纲,然后直接朝里填各种应用的截图。一些截图是以前保存的,甚至都用过了,另一些截图要临时到网上去找。
讲Tag,最新的实例应当是厦大基于汇文系统的Tag。家里上厦大网非常慢,正好看到大旗底下的QQ群中交流踊跃,便浮出水面求助。小钟老K出手相援,很快得到截图二幅。见Keven在网上,想起某人说在Second Life中见过Keven,便请Keven提供截图,作为游戏/虚拟现实部分的实例。最后选中Keven和万二的一幅。尽管穿着“缺省”的衣服,戴着“缺省”的眼镜,然后还有“缺省”的身材,一点都显示不出二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气度,但能够让不与会的Keven在会场现身,我还是觉得很满意。
从总体上说,一个晚上凑出的PPT,只能说还过得去。有些例子不知存在网上哪个角落,原来跑到Leon的报告中去了。游园在网上说缺少新案例,是现状如此还是自己跟踪不力?自己的初衷是抛砖引玉,让后续的Leon、花生壳、上大的马国栋等宣讲他们鲜活的应用。不料在会上被Leon说成是把他当成了助教,郁闷!

回家后很累,早早地休息了。昨天看大旗底下的群聊天记录,发现万二上午的会议直播做得真是好,基本传达了会议内容。更不可思议的是,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游园,居然参与远程直播,帮万二转播Leon的报告,让不能听到语音的更多群内人了解会议内容。今天看到万二把直播文字放上网,对群外开放了。
自从去年武夷山中图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弄了网上直播,今年的厦大2.0会又把网上直播的参与扩大到了太平洋彼岸,似乎各位对会议信息共享的期望越来越高。除了PPT,还要求会议视频——向任馆长要吧,看上大放在哪儿让大家下载。
我的命题作文下载:“LIB2.0应用与国内外现状”(PPS,4.21M;请用网际快车等下载工具)

有关会议报道:
大旗底下: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___失声一下
天天天蓝 日日书香:我与Lib2.0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沪lib2.0会议参会随想

update (2007-6-2) 老槐也博客:参加上海图书馆2.0研讨会
update (2007-6-3)
大旗底下: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____现身一下, 抢答一下?(图片版)
闻书香:上海地区图书馆web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意外收获(博客网新版RSS不更新?看不到新博文!)
图林老姜:Lib2.0应用与国内外现状 (学会网站没有RSS,如果没有老姜,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才会看到任馆长下面的报道)
任树怀: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图文版)

P.S.
今天六·一,前两年还特意为儿童做了专题,如今连耄耋都已是少年,大家更不用说了。祝各位节日快乐!
参见:
2005: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
2006:面向儿童的图书馆服务

中美数图研讨班(3)·规划一个梦想的数字图书馆

开班那天,走进会议室,看到桌椅横七竖八,很是奇怪,这哪是开会的样子?后来才知道,那是分组摆放的,接下来的时间,我们都会按组学习。
已经完成的二门课,学员自我介绍、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及分组汇报(老师随时点评)的时间,合计超过了老师授课的时间。虽然三门课程是独立的,但通过“课程报告”连成一个整体,每个小组都要在十天时间内规划一个数字图书馆!高强度的参与,一点都偷不得懒,感觉特别的累。

每次的小组讨论,都围绕着自己的“虚拟”数字图书馆的某个方面展开的。我们小组选择的是一个已经实际存在的数字图书馆,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对之加以调整,想来比白手起家要少死些脑细胞。
有一个讨论题是数字图书馆的软件,是Abby上课时讨论的,当时自己想到的功能比较传统。后来Paul上课,第一天上午讲的基本上就是Web 2.0的内容。忽然想到,不是让我们自己设计吗,反正不考虑实施的可能性,正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好时机,于是在软件功能中加入了诸如用户上传资源,用户评论、评级和Tag,以及RSS功能。网站上还可以加上与用户沟通的Blog,使用指南的Wiki,针对DL专题的Google的Co-op,诸如此类。

Paul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数字图书馆为个案,讲的是管理课程。自己一向对管理不感兴趣,但这门课或许正体现了研讨班名称中的“高级”吧。Mission, Vission, Core values, Environmental scan, Strategic goal, strategies, objectives, scenario planning,这些在看E文时常见到名称在课程中现身,总算让自己知道了这些概念的出处和特定的含义。虽然对Mission和Vission,经过Paul的多次解释,仍然一头雾水。以后看是不是能找到好点的C文书看看解惑。

昨晚最后一位老师秦健现身,给我们讲如何做“项目汇报”。原以为每组只要做个PPT,讲上20分钟就OK了,结果是要另外写一份正儿八经的项目申请报告。秦健语音回放:
“不要写得太长了,如果写上20页,我……”。
哪个人没事写这么多?真的项目申请报告写这么长,有人愿意看到结尾吗?)
“写10-12页就可以了。”
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吗?把字体放大、行距拉大吧。)
“关于引文,大家……”
项目申请报告还是研究报告?还要参考文献?)

做学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本组把项目报告的内容做前期拆分,各自先领一部分做起来:规划一个梦想的数字图书馆。

附:小组讨论 (Group Work) 的题目:
数字图书馆概论 / Abby Goodrum
· 项目简介 (Template for Describing DLs)
· 有关项目设计的问题 (question about final report)
· 数据表现方式(元数据标准、数据元素、控制词表)
· 工作流程 (Checklist for structuring workflow)
· 软件概述 (create an outline of software)
· 计划实施过程 (Plan checklist)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规划、开展和评估 / Paul Gandel
· 设计图书馆网页,链接到数字服务 (designing a new library web page with links to key digital services for your users)
· 开放存取与机构库
· SWOT分析、vision & mission
· 工作项目细分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 风险分析与对策 (Project risk analysis and response plan)
· 沟通计划 (Project communications plan)
· 创立品牌 (create a "brand" for your new service)
· DL的测度 (developing measuring)

参见:
数字图书馆会议信息二则
中美数图研讨班·开班前胡思乱想
中美数图研讨班 (2)·遗憾的绿宝石、教学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