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须知”谁须知?

以自己作馆员的经历,知道图书馆有很多成文的规定,读者从来不看,并且工作人员也未必看。或者有时,那挂出来的成文规定根本就是过时的。

本馆自然也不乏这样的案例,不免造成种种矛盾。因为在那儿讨生活,如果是自己的事,一声不吭就解决掉。如果是其它部门的事,心情好时,我会选择做一个不受欢迎的主儿,去给XXX指出。如果心情不好——哼,关我什么事!
对于其他馆,正好相反。如果心情好——这不管我的事;如果心情不好——嗯?这太过份了!于是,上回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案例。结果引起市馆工作人员的愤怒,导致留言数激增。
虽然我从来不是市馆读者,但看了那些留言后,感动于大家对图书馆的热爱,觉得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在感情上已把市馆当本馆了(当然是高攀)。今天心情很好,所以再提供一个案例,以印证第一段的文字。

某读者丢了图书馆阅览证(没有外借功能),想去图书馆重新办一张。工作人员说要重新办证,必须先挂失。于是,应工作人员要求付费10元。
读者接下来要求重新办证。工作人员看着身份证,对读者说,由于年龄超过70岁,不需要办证了,用市里的老年卡就可以了。读者没有补成卡,没有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好心,却认为早知如此,那10元就不用付了。
过些日子读者再次到馆,进阅览室前先去寄存随身携带的物品。走到寄存区,工作人员不让进,要求凭阅览证才能存包。读者说自己用老年卡阅览,没有办阅览证。工作人员说,老年卡不能用来存包,必须凭阅览证。
应存包人员指点,读者去办证处询问。办证处人员说,要寄包,必须办证。读者说明上次挂失后不给补卡之经过,工作人员请来一位领导解决。领导仍称没有办法,规定如此:要寄包,必须办证。
结果,读者又花25元钱,重新办了张阅览证。

该读者在重新办证时,即指责图书馆钻到了钱眼里,仅仅为了寄包,就要他花25元钱!工作人员不语。他还不知道,他先后花了35元钱,其实本来10元就可以搞定(如果不计有效期的话):
“读者证挂失、补卡”说明:“挂失后,即可补卡。支付IC卡工本费10元,恢复各项功能和有效期”。也就是说,挂失无须支付费用。当他付掉10元后,图书馆应当给他一张“恢复各项功能和有效期”的阅览证。

虽然读者在挂失后很遗憾错过了“免费”得到一张阅览证的机会,他其实还有机会用合计15元搞定寄包这件事:
老年人阅览无须办证,纯为寄包,根据“读者证费用”公告,他可以选择有效期一年的普通阅览证,只要5元。

附:“办证须知”部分没有70岁以上老年人不必办证,可以用老年卡的说明。这样的好事不加宣传,殊为可惜。

咨询广告术

一位朋友想知道一种常见化学物质的某个物理参数,在网上没查到,换两部公交车到市图书馆去查工具书,结果失望而归。我问他是否咨询了图书馆员,他说没有——因为以前碰到问题时问过多次,答案都是不知道,所以他对值班的馆员根本不抱希望。
请他把物理参数名称的英译告诉我以后,试用Google查。发现还有不少外国人也在问这个参数,在Yahoo! Answers上有一个答案,但无法验证其正确性。
想到市馆有一个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这种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应当正在其“服务公约”承诺的范围内,于是告诉朋友去那里求助。
一天后,朋友收到了回复邮件,看来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内容如下:

===
读者您好!
欢迎来到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
您在导航站提的问题已有回复,请点击 这里获得该回复:
谢谢您的提问,欢迎再次光临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
===

“这里”是一个链接,点击后链接到实际的答案:

===
您好,欢迎来XX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

《氯碱工业理化常数手册》
著者 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8
该书第212-214页:无水氢氧化钠的比热容

请凭参考功能读者证到XX图书馆1楼综合阅览室调阅。

馆藏地解释:综合阅览室即是闭架的基藏书库,读者需通过1楼目录大厅的两排自助索书系统,插入带参考功能的读者证,键入书刊的索书号信息调阅。

如尚未办证,请见:办证须知(网址略)。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欢迎再次提问。
===

很明显,咨询员已经查到了这个简单的数字,但就是不想让读者这么轻易就得到结果。想要知道答案吗?
1、请亲自到图书馆来一趟吧
2、没有办证吗?那太好了,请花钱办张证吧

由于提供的信息中没有必需的“索书号”,便根据回复中的书名链接到OPAC,发现该书除了“综合阅览室”(需要参考阅览/外借证)外,“中文书刊外借室”(需要普通外借证)也有,均处于归还状态。查“办证须知”:
普通外借功能 10元
参考阅览功能 25元
参考外借功能 50元

呜呼!还推荐价钱高的证让读者办。

显然上面的回复是一种格式化的模板,应该不是咨询员的个人行为。
原来网上咨询不是一种服务,而是一种广告术——专门用来钓鱼的。

update (2007-05-25)

早上匆匆上超星查到了那本书。在第212-214页没有找到所说的值,但在第90页找到了其水溶液的比热。是一个二维表,随溶液浓度与温度不同而变化。
如果我来回答咨询问题,我会在那个回复的前面加上这样一段:

NaOH的比热随溶液浓度的增加、温度上升而减小,其值在XXX(X%、度)-XXX(X%、度)之间。如需了解详细数值,请……

update 2

早上看了一眼那本书后,赶着外出去参加学习。到达目的地后,在课前草草做了更新。因为不记得数值,所以只能以XXX代替。刚才仔细看了该书,结果是:第90页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比热,一个40X16的二维表;第91页为无水氢氧化钠的比热,一个折线图。
因此,如果我来回答咨询问题,我会在那个回复的前面加上这样一段:

NaOH溶液的比热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基本上也随温度上升而减小,其值在0.986(2%、93.5度)-0.611(78%、149度)之间;无水NaOH的比热在熔融前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之后减小,0度时约0.35,300多度熔融前约0.50,熔融后约0.55,500度时在0.45-0.50之间。如需了解详细数值,请……

 

老槐留言说我的回答“仍是放个鱼饵”,那是因为我是在其“服务公约”承诺的范围内回复。如果是在本馆回复这个问题,我仍会按上面所写的那段回复(当然会加上信息来源),因为从提问看,他并不一定要了解十分精确的数值,这个数值范围或许已经满足了他的要求(我的这位朋友就只需一个大概范围,用于设备设计)。
但在“如需了解详细数值”后,我会简单地写上“请再联系”。到时我会扫描这两页,发给读者。

update 3 (2007-5-28)

经留言者提醒,超星上的那本书是1969年版的,与咨询员提供的并非同一版本,因而所在页数不同。

今天的网络生活

    今天,就在刚才,把Blog首页上放了二个多月的Lib2.07的链接和Logo拿掉了,会议都结束那么久了。尽管自己没有去厦门,也算帮着宣传了一把,而且基本上可算是全程网上参与

    今天,征得图有其表同意,OA了《数字图书馆论坛》第四期“发展中的新一代OPAC”,此文是应约配合Lib2.07而写的。如蒙引用,敬请注明出处。

    昨天看到Keven写“读我所读”,今天把自己的Googlepage又折腾了一番。“网络生存”部分,就是我的简化版“读我所读”了。

    长假七天,应该是天天上网的,因为没有写博,所以不记得在网上做了些什么。
    4/30-5/1在伦敦开了一个会,名为“数据模型会议”,实际上是RDA与DC之间的合作,远洋过客在第一时间向我们告知了此事(转贴:Astonishing news: RDA goes 2.0。昨晚逐一看完后续的热烈讨论,脑中全是困惑。今天想着该写点什么,留个脚印,还是放弃了,but I'll certainly follow it with interest.

    长假中外出做了一日游,前天写了篇流水帐,想发到携程上去,给驴友提供些信息。登录后发现留的还是亿唐邮箱,而邮箱更新后,却迟迟没有收到携程发出的确认邮件。好在有个链接,可以通知他们没有收到邮件,说是24小时内处理——可是直到刚才还没有收到。今天是发不成了,难道永远发不成了?

    我的网络生活,基本上都是晚饭后开始的,但今天有件事是名正言顺地上班时间做的:给包租公发出了学报封面选秀照片,并且立刻收到了入选通知 🙂 不要以为那贴子底下没有我的留言就是插了队,那是万二帮着排好队嘀。

    本月接下来的时间大概都不可能有什么网络生活了,因为我要去学习,还有……,就在今天过把瘾。除了明天——刚才万二说,明天有个网络会议,我答应旁听。到QQ群里看会议内容,“敲定lib2.0书的大纲,分解任务”,那是第二次了,上回用的是QQ文字聊天+skype语音会议、SeeHaHa视频直播。前一天我还在那儿掺和测试,正式开会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就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