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季节图书馆”的运营

    8月中旬,黄山之冬图匪相继介绍了《金陵晚报》和《江南晚报》上有关无锡的私营“收获季节图书馆”的报道。
    虽则该私营图书馆早于2005年2月就在网上网下同时开通,但如果不是报纸的报道,我们的图书馆界似乎并不知晓,或者知晓而不以为然。

    现分析一下收获季节图书馆的借阅方式:

租书费(借阅年费):85元/家庭卡,50元/个人卡(现推出了更多费用方案);
押金:家庭卡100元或个人卡50元;
借阅量/次:不以册数计,以所借图书总价在押金范围内为限;
借阅期限:在费用交付时间段范围内,无借阅时间限制;
借还方式:免费送书12次/年,次数满后自己上门借阅;
购书请求:可要求图书馆购买想借图书。

    从上述情况看,除了免费送书,基本上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运营模式类似。由于不提供阅览服务,所以它的运营费用肯定比普通图书馆要少得多。不过,报上说“开办半年终于办到了第八十张借书证,图书馆收支第一次达到平衡”,怕是不确的。
    80张借书证,即使全是家庭卡,总额才6800元,而报道说“如今已拥有十多个种类近5000册图书”,单是购书就不够。即使先不计开办时购入的图书,半年平均每月收入不过千余元,而从“每个月都会进100本正版图书”看,每月单购书经费就不止千元。况且还有商标费(“收获季节”已申请了商标)、网络费、房租(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水电、设备折旧、工资(网站维护、借还、送书)等等。即使把押金都当作收入,也不一定能收支相抵。

    图匪说他或许会将该馆的运营作为毕业论文,希望到时能看到他的深入分析。

 

博客中国新客须知:发表文章步骤

    通过“博客手拉手”等途径,最近陆续得知了一些图情博客在博客中国开张,很为本专业博客队伍日益壮大而欣喜。
    看到这些博客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把他们加入到我的RSS阅读器中,以便及时了解最新文章。然而,因没有生成过RSS Feed而无法完成这一步骤者不在少数(此时点击其首页的RSS按钮会直接转跳到博客公社首页)。有的已经加入到我的RSS阅读器中,也不能在阅读器中及时看到最新文章。
    问题的症节在于博客中国改版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写完文章,必须“重新发布RSS”。另外,如果修改了首页模板、首页文章及有关栏目(如链接、友情博客)等,则需要“重新发布首页”;如果修改了当年发表文章的标题,则需要“重新发布索引页”(当年以前的就没有办法了?)。

    所以,请诸位在“保存并发布”文章后,勿忘点击上方菜单中的“重建发布”,再“重新发布RSS”,以便让大家及时了解新文章――钱涂无量的图林新闻聚合集也依赖RSS提供服务呢!

    简单总结博客中国发表文章步骤:

撰写(写新文章)――保存并发布――重建发布――重新发布RSS

    又,目前博客中国发布文章中的“引用地址”功能似乎仍是空设的,或者至少博客中国本身提供的TrackBack引用链接对其“引用地址”一项不起作用。

 

把自己的论文放上网

    订了几种邮件表服务,不时有人发消息,告知自己在开放存取(OA)的机构库(repository)、预印本服务系统(Preprints)、电子文库(E-prints)中发表了相关文章,欢迎大家去看。这些文章,一些已在正式出版物中发表,还有一些日后也可能在正式出版物中发表。
    为什么大家喜欢把已发或未发文章发表在OA中呢?在国外,这种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理由应当是吸引注意力,提高被引率。
    CatalogABlog在年初关于“预印本服务系统”(Preprint Servers) 的介绍很能说明问题。他介绍了Greg J. Schwar和Robert C. Kennicutt Jr的文章,说明将文章放在预印本服务系统上能使被引率加倍。结论是:“是否正发展着这样一种倾向,即不在预印本服务系统的上研究被忽略,就象现在不被联机数据库索引的工作被忽略那样?”

    Schwar和Kennicutt的论文“《天体物理学杂志》论文与预印本的作者与引文趋势”(Demographic and Citation Trends in Astrophysical Journal papers and Preprints)本身首先发表在arxiv.org预印本服务系统的astro-ph(天体物理学)部分,后被《美国天文学会简报》(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采用。二位对《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简称ApJ)的统计及结论如下:

  • 2002年有72%的ApJ文章作为“天体物理学预印本”(astro-ph)贴出,其中61%是在被ApJ接受后贴出的,88%在被接受后贴出或更新。
  • 贴在astro-ph上的ApJ文章,与那些没有贴在astro-ph上的文章相比,平均被引超过二倍。预印本已经明显代替期刊,成为作者们了解论文的主要手段。
  • 在一个广泛认可的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仍是论文影响的主要决定因素。贴于astro-ph中的会议录论文,在被引频率上也二倍于未贴论文,但这些论文总被引比ApJ论文平均少20倍。

    如此多的文章出现在预印本服务系统中,的确令人吃惊。但这只是国外某些学科的现状。目前国内的预印本服务养在深闺人未识,吸引不了多少人投稿,更不会对引用产生多大的影响。有关信息如下: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http://prep.istic.ac.cn/),至今文章总数不足500,“生物学”169篇居第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25篇居第二,“物理学”94篇居第三,其余学科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3- ,http://www.paper.edu.cn/home.jsp),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2000余篇,超过200篇的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官方网站,还有“可为在本网站发表论文的作者提供该论文发表时间的证明”这一条,本应比较吸引人。
    民营的“奇迹文库”(http://www.qiji.cn/eprint/)情况略好,有2600项。但不全部是存贮在其服务器上的文章。“图书馆学”仅有5项,另有“开放存取”链接7项。其中有网络自动引用索引发明者Steve Lawrence (NEC Research Institute)发表在Nature (Volume 411, Number 6837, p. 521, 2001)上的著名文章“Online or Invisible?”:

“在互联网上能够免费获得的研究文章通常会有更高的引用率。为了使自己的研究获得更多的关注并促使科学更快进步。研究者及出版商应当让研究文章通过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地被读者获取。 ”

但原链接已经失效,在CiteSeer的新链接在此

    年心曾大力推广一个国外的图书馆情报学论文电子文库E-LIS (E-print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虽是设在国外的OA服务,但也接受中文论文。换言之,该文库中也会有中文论文。年心是中国部编辑,不知有些什么活干?
    E-LIS(2003- ,http://eprints.rclis.org/)据称是本领域首个国际性电子文库,由西班牙文化部支持,服务器设在意大利,现有论文2723篇。考虑到仅限图情领域,数量还算可以。网站最近改版,除检索功能外,另有作者/编者、期刊/图书、主题、国家、年份及最近更新浏览,便于追踪某些作者、期刊、国家、主题,及时了解最近增加的文章。
    看中国的文章,有以下几位:刘炜(4篇)、黄建年(5篇)、冼丽环等(1篇)、顾?模?4篇)。其中8篇为中文。

    何时预印本服务在中国也能吸引眼球?首先吸引作者上载自己的论文,进而吸引用户阅读、引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参见:
年心博客(http://hjn66.blogchina.com/
开放存取:学术出版的理性回归(http://openaccess.blog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