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合作馆如何处理他们的数字化图书

    尽管官司缠身,Google图书搜索的合作馆仍在日益壮大,已经从英美扩大到了西班牙和德国,二年多时间从G5变成了G12。媒体关心Google如何处理那些数字化图书,而图书馆界则关心合作馆如何处理那些数字化图书——根据合约,合作馆向Google提供图书,Google数字化后会返回一份数字拷贝给合作馆。尽管合作馆以前都有过各自的数字化项目,但规模如此大的还是首次,除保存而外,又该如何利用呢?Jill E. Grogg和Beth Ashmore在Searcher上的文章“Google Book Search Libraries and Their Digital Copies”提供了一个概述。

◎ 加州大学(UC,2006年8月加入):未确定如何使用。但属于公共领域的资料会在本校自由无障碍地全文访问,比如链接到OPAC (Melvyl)中;受版权保护的图书仅在版权法范围内可访问。UC组织了一个小组,解决下一步如何将这些数字图书集成进自己的馆藏。

◎ 哈佛大学:目前没有使用这些数字化图书。未来的使用正在考虑中,但没有具体计划。尽管如此,正想像未来可以利用这些数字馆藏做文本挖掘,相信会为研究工作开创新的途径。

◎ 纽约公共图书馆:仍在计划如何使用,关注其他合作馆的相关动向。想像未来在检索他们的数字画廊时,不仅接收图片,而且还有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的相关文本。

◎ 牛津大学:目前只计划如何保存这些数字化图书,如何更好地使用仍在探索中。牛津将从其OPAC链接到存于Google图书搜索的图像。

◎ 佛吉尼亚大学(UVA,2006年11月加入):到时会找到可做的事,比如给内容增值,但目前还不知道。

◎ 维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对组织与提供访问有独特的计划。打算通过OPAC检索,与机构合作委员会(CIC)成员分担数字存贮。

◎ 密歇根大学:已有目前最发达的系统MBooks,提供访问其Google扫描资料。MBooks使用户可以通过在OPAC (Mirlyn)中的全文检索,找到图书并链接到图书页面(page turner)。在那里可以浏览、打印、放大、旋转页面,也可以做书内检索,并提供链接到Google图书搜索(那里有可能提供整书PDF文件下载)。数字化图书一般为600dpi G4压缩单页,重要插图为300dpi JPEG 2000图像;Google还提供配合每一页图像的OCR文本文件。

    总体来说,通过OPAC检索这些数字化图书,是大部分合作馆设想的主要利用途径。
    除了Google二巨头的母校参与计划最早,已经有实质性的使用外,其他合作馆基本上是有设想、没计划。
    大概是东西来得太轻易,就好像一个工薪族,一下子中了数亿六合彩,如何处理才不至于给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是够规划一阵子了。

    据称Google图书搜索的URL是固定的,任何组织都可以链接到Google图书搜索,而不用担心网址改变。

出处: Google Book Search Libraries and Their Digital Copies / by Jill E. Grogg, Electronic Resources Librarian,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Libraries; and Beth Ashmore, Cataloging Librarian, Samford University. Searcher, Vol. 15 No. 4 — April 2007    

参见:
Google Print:读者、图书馆、出版社、书商皆大欢喜 (2004-12-15)
Google Book Search当初叫Google Print。以为该皆大欢喜,结果商人不这么想,提供个背景吧。

Google数字化图书将终结传统图书馆? (2004-12-18)
好象图书馆也不这么想。一家之言。

听雨僧讲澳洲图书馆学教育

    雨僧来沪,keven一如继往作东。席间雨僧讲起新西兰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准入制度以及图书馆学教育,花生壳问澳洲的图书馆学研究生上些什么课。雨僧介绍了不少内容,特别详细讲述了参考咨询与数字图书馆两门课程,听后大开眼界:参考咨询上的不是工具书使用,而是培训如何与读者沟通;数字图书馆不探究什么是数字图书馆,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建一个数字图书馆。
    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是一种职业养成教育,学生毕业后就能胜任专业工作,并且对馆员这个职业会有一种因“专业”而产生的自尊。不知道现在国内的图书馆学教育如何,至少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学生是无从产生这种感受的——这不是哪个学校的问题,只要看看当年的教科书,就知道我所言不虚。

  凭记忆+理解,记录一下关于数字图书馆课程:
√ 几个学生为一组,建一个数字图书馆
√ 采用新西兰的开源数字图书馆系统绿宝石(Greenstone)
√ 提供模板(Checklist),让学生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作为数字化对象
√ 决定数字化对象所采用的文件格式
√ 用Greenstone建立一个数字图书馆
√ 每人各自就所建数字图书馆写一份报告
√ 最后成绩,建成的数字图书馆占80%的分数(同组同分),报告占20%(拉开同组分数差距)

  听完雨僧介绍,花生壳说,“那当老师岂不是很轻松?”结果遭到大家一致否定:这样当老师才累呢。是啊,照本宣科,可以不动任何脑筋,才是最轻松的方式。

  前些日子曾看到德州女子大学用开源的图书馆集成系统Koha作为图书馆自动化课程的教学软件,想像如此让学生与ILS亲密接触,甚至还有机会改进或增加功能,一定能学到些真本事。昨日听雨僧讲澳洲图书馆学教育课程,更相信自己的“想像”了。

PS: 花生壳为雨僧买火车票未果,电话询问长途南站,也没有票。正是春运高峰,不知道雨僧今日是否顺利到家?

关于Greenstone,参见:
绿宝石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Greenstone)

AADL的新版OPAC

AADL的OPAC很引人注目,比如任何人可以标注的卡片目录、丰富的内容敏感信息链接、OPAC检索结果RSS订阅等等。2007/1/21,其OPAC再度升级完成,引入了对馆藏进行评级、标签、评论、回复评论等社会性功能。使用这些社会性功能不限于其持证读者,只要经过注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去。
开发者John Blyberg (http://www.blyberg.net/) 也在其博客中骄傲地宣布,在忙活了一年之后,“ADL.org Goes Social”,他将新版OPAC称为SOPAC,即Social OPAC的简称。他视之为一个里程碑。
在博文中连文字带截图解释了不少新功能,如Top/Last 10 tags、Top/Last 10 Reviews等,John意犹未尽,又做了一个片长达16:14的录屏文件(88.5MB),更全面地解释其功能(示例数据,与实际OPAC检索结果不完全相同)。
从录屏中,可以看到升级前OPAC的功能(John颇为得意的Library Card Image),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社会性功能,如报告abuse,让群众雪亮的眼睛帮助网管监管不当使用;再如选择评论对自己是否有帮助;还有无处不在的RSS——某本书/所有书/某位评论者的评论等,并且其RSS的URL构成也很明了。另外,My Account 除了借阅等个人帐户信息外,还有管理自己标签、评论等功能。

AADL用的是III的系统,最近III发布了称为“Encore”的软件包,也有SOPAC的一些社会性功能。AADL自然不需要再花钱去购买了。
采用III的图书馆如果也有对写代码感兴趣的,或许也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因为John把他的源代码打成了包,提供下载。在他的下载目录(http://www.blyberg.net/files/)中,还有更多内容。

参见:
AADL Library News: New Website Enhancemnts
http://www.aadl.org/node/3534

blybert.net: ADL.org Goes Social
http://www.blyberg.net/2007/01/21/aadlorg-goes-social/

Superpatron: 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 adds patron tagging, rating of items
http://vielmetti.typepad.com/superpatron/2007/01/ann_arbor_distr.html
AADL的超级用户Edward Vielmetti为AADL的SOPAC鼓与呼!

Self-plagiarism is style: Blyberg Rocks!
http://www.daveyp.com/blog/index.php/archives/161/
英国Huddersfield大学的OPAC也同样引人注目,馆藏楼层位置示意图曾令我很是感慨,最近Dave Pattern在设想通过RFID,更精细地把架位标示出来。
Dave极为羡慕John Blyberg的管理层给他时间,可以弄出这么好的OPAC。同时很“惭愧”地宣布本周他们的OPAC也将发布用户评论功能,并且对自己说:“以后什么事都要在John之前宣布,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是抄袭John的!”。Huddersfield大学的OPAC原就有评级功能,这次增加评论功能,据称原因之一是某些书才上架数小时、还未出借,就被加上了星级。
受John公开源代码的感召,Dave宣布如有人对他的代码感兴趣,他将很乐意与之共享。Huddersfield用的是Horizon,leon感兴趣吗?

Librarians Matter: Grow your own OPAC…but save those kittens.
http://librariansmatter.com/blog/2007/01/22/grow-your-own-opacbut-save-those-kittens/
Dave说自己要“赤手空拳杀死一窝可爱的小猫”(kill a box of cute kittens with my bare hands)才有功夫做成像John那样的项目。来自澳洲的Kathryn Greenhill说她来帮着把小猫养大,直到它们有John和Dave那样的编程技术。表达的是非技术人员对Geek们的支持。我也希望有这样的Geek可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