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09. 1353-136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353.佛陀波利
(生卒年不详)北印度罽宾出身的密教僧。印度名为Buddhapali,汉译名为觉护。据传仪凤元年(676年)到中国,详细事迹不明。根据据传他于永淳二年(683年)译出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序,仪凤元年到过一次中国,拜谒五台山之后,再返回西国[域],得此经的梵本带到长安,永淳二年译成本经,即持梵本赴五台山,未再出山。此传与《宋高僧传》卷二中的内容大同小异,他是一位极富传说性的人,重要的是据传他所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同系译本中最流行的。

1354.佛陀耶舍
(生卒年不详)Buddhayasas,觉明。罽宾人,婆罗门出身。十三岁出家,壮年时到沙勒国,受到太子达摩弗多的厚遇。尤其通晓毗婆沙,这一时期教来自龟兹的鸠摩罗什阿毗昙、十诵律。后来,应经姑藏入长安的罗什之请来中国。帮助罗什译出《十往经》,弘始十二年(410年)起用十五年译出《四分律》、《四分戒本》及《长阿含经》,由佛陀耶舍诵出,竺佛念翻译,道含笔受。据说后来辞别长安到罽宾,得到《虚空藏经》一卷,传给凉州诸僧。

1355.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一卷,佛陀波利译。大正藏十九卷。亦单称《尊胜陀罗尼经》。大致是同系本的异译有义净译本、杜行顗译本、地婆诃罗译本。是解说具有灭罪功德的称为“佛顶尊胜”的陀罗尼的密教经典。据传本经是继地婆诃罗(Divakara,日照)于永淳元年(682年)译出之后,第二年由佛陀波利(Buddhapali)再度斟酌诸译诸本后重新翻译的,但是否果真如此还有疑问。然而重要的是,在所传诸译本中,后世最为流行的正是佛陀波利的译本。

1356.佛塔
stupa,亦称佛图、浮图、浮屠。有许多例子,如:吴国孙权为康僧会的神异所感动而建塔,号建初寺;晋代太康二年(281年),慧达在浙江省鄞县感得宝塔而建堂(后来的阿育王寺);北魏熙平元年(516年),灵太后在洛阳永宁寺营建木造九层浮图,高1000尺(518年烧失);北魏孝明帝在嵩山嵩岳寺所建砖塔为十二角十五层,高200尺;隋炀帝为智顗在天台山国清寺造六角九层、高23丈的砖塔;唐太宗应玄奘之请在西安大慈恩寺建高180尺的砖塔。

1357.佛图户
北魏时在佛教教团管理下所设的奴婢。是寺有财产的一种,由犯法的重罪人及官奴担当,从事清扫寺院与耕作寺田的工作。作为僧祗户并列的这一制度,创设于高祖承明元年(476年)左右,据认为是基于沙门统昙曜的奏请,永平三年(510年)前后在各地推广,对强化佛教教团的经济基础及其发展有着不小的贡献。但是,这一制度不久就造成奴婢出家、私度僧增加这些新的社会问题,灵太后于熙平二年(517年)为抑制这一问题,下“不许奴婢出家”等三条禁令。之后的情况不明。

1358.佛图澄
(232-348年)西域人。据说本姓帛,因而是龟兹国即库车人。因为348年一百十七岁时圆寂,所以生年是232年。九岁时出家,西晋永嘉四年(310年)经敦煌来洛阳。来洛阳时已经七十九岁,这中间的七十年情况不明。特别擅长作为灵能者的神通力与咒术、预言,因此佛图澄的传记被收于《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高僧传》卷九“神异篇”等中。决心在洛阳建寺,但刘曜与后赵王石勒一起攻打洛阳,当地动乱而未成。由于当时石勒进行杀戮,沙门被害的事也很多,[佛图澄]决心根据道进行化导。因此到军营劝他们信服,救了许多可能被杀的人,为让当地的人们信仰佛,自此后指导石勒,后来石勒于330年登上帝位,以佛图澄为大和上。334年石虎继位,也非常崇拜佛图澄,335年迁都于邺,让佛图澄住在邺城的中寺。由此缘,宣扬供奉所谓蕃神之佛,还在国内得到许可,并公开允许打算出家者。石虎治下,佛图澄有很大的教化力,佛调、须菩提等外国僧经过流沙来华,更有汉人道安、中山的竺法雅等师从佛图澄。就这样,门徒近一万人,佛寺兴隆,达893座,华北佛教因佛图澄而达到最昌盛。弟子以活跃于五胡十六国时代后半段的道安、竺法雅、僧朗为首,还有法首、法祚、法常、僧慧、道进、法汰、法和、安令首尼等。没有佛图澄从事翻译的记载。另外,尤其严格地持戒律。据推断当时对戒律不十分了解,多由佛图确定。另外,在指导中国佛教先觉者道安方面,佛图澄有起了很大的作用。

1359.弗若多罗
(生卒年不详)Punyatara,功德华。罽宾人。精通《十诵律》。幼小时出家,以持戒而知名,后秦弘始年间(399-416年)来华。遇姚兴,弘始六年(404年),由他诵《十诵律》,鸠摩罗什翻译。在此之前,中国没有翻译过律藏,弗若多罗是律藏的初译者,但译业在三分之二时圆寂。之后,昙摩流支(Dharmaruci,法乐)帮助完成译业。

1360.佛法金汤篇
十六卷。心泰(1327-?)著。续藏二•乙•二十一•五。从诸书中搜集周昭王到元顺帝至正年间约1700年中,外护佛教或皈依佛教的帝王、宰官、名儒等398人的传历与言行,编纂而成。当时佛教衰退,失去王室、官员的的崇信,加之儒、道二教教徒的排佛论盛行,编纂此书的意图是显示过去帝王、宰官、名儒等外护佛教的历史,促使排佛论者反省,同时也唤醒佛教徒。根据明代僧录司灵谷禅寺清浚之说,本书的成立年代是洪武十九年(1386年)。原为十卷本,天台山慈云禅寺的如惺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刻本改编为十六卷。

《中国佛教史辞典》(108. 1346-1352)1893字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346.佛国记
→法显传

1347.佛祖统纪
五十四卷。宋志磐撰。大正藏四十九卷。从天台宗的立场模仿正史的体裁编纂而成的佛教史书。著者志磐祐宝六年(1258年)起稿,到咸淳五年(1269年)共用十二年完成。特别是本书的述作接受天台宗分为山家、山外两派,提出以知礼门流的山家派为正统的观点。针对禅宗系述作的编年体佛教史,天台系编著以纪传体为主的佛教史,最初是《释门正统》,本书是继承此书而作成的,结构是本纪(8)、世家(2)、列传(12)、表(2)、志(30),共五编十九科构成:本纪中有释迦本纪、西土二十四祖纪、东土九祖纪;释世家中有198人的传记;列传中有378人的传记(最后55人的传记散失);表有历代传教表、佛祖世系表二表;志由山家教典志、净土立教志、诸家立教志、三世出兴志、三界名体志、法门光显志、法运通塞志、历代会要志、名文光教志九志组成。本纪、世家、列传、表取自《史记》的体裁,法门[运?]通塞志模仿《资治通鉴》的形式,将九志置于最后是依《魏书》的体例。据说本书是为纠正之前镜蓭景迁的《宗源录》、良渚宗鉴的《释门正统》二著的不完备而作成的。虽说是天台系之作,但有关的说明相当广泛,净土立教志中以莲社七祖为首,详述十八贤、123人及往生高僧传;诸宗立教志中将当时的诸宗分成达磨禅宗、贤道宗教、慈恩宗教、瑜伽宗教、南山律学,显示出宋代佛教的大局;法运通塞志中叙述从释迦佛诞生到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为止的佛教编年史;历代会要志中分56项记录史实概要,可以说是佛教史学上的重要资料。

1348.佛祖历代通载
二十二卷或三十六卷,念常集。大正藏四十九卷。也略称《佛祖通载》。本书先举出七佛偈、《彰所知论》器世界品等,并通过从盘古的太古时代到元朝顺宗元统元年(1333年)为止的中国历朝世代,以编年体构成有关佛教的史实。有关禅宗诸师的纪传尤其详细。另外,附至正元年(1341年)虞集与至正四年觉岸的序。根据虞集的序,本书以志磐的《佛祖统纪》为基础,可说是以订正增补为目的而策划编集的。

1349.佛陀什
(生卒年不详)Buddhajiva,觉寿。罽宾人。熟悉律与禅要。年少即受学于弥沙塞部(Mahisasaka,化地部)之僧,刘宋景平元年(423年)来扬州。在此之前,法显已请来《弥沙塞律》的梵本,未及译出而圆寂,因此应道生、慧严等之请,从来中国这年开始到第二年在扬[杨]都龙光寺译出《弥沙塞律》(《五分律》)三十四卷。他的译本,在本律的同时,也译出戒本、羯磨各一部,但羯磨现不存。

1350.佛陀禅师
(生卒年不详)北魏的习禅者,亦称跋陀、觉者。印度人。听从印度的道友的劝告,游历西域诸国,到北魏的北台恒安(山西省)。孝文帝敬他为师,设禅林让他住。由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便在洛阳设静院敕住,接着应敕在少室山创建寺(后称少林寺)敕住。修印度传来的禅观,弟子有地论宗南道派的慧光、道房,道房的门下出了僧稠,对北魏佛教有很大的影响。又,与《十地经论》的翻译者佛陀扇多不是同一人。

1351.佛陀扇多
(生卒年不详)Buddhasanta,觉定。北印度人。与勒那摩提与菩提流支同时或之前来到洛阳。永平元年(508年)参加翻译《十地经论》的译场,担任传语。正光元年(520年)到元象二年(539年)间在洛阳白马寺、邺都金华寺译出《摄大乘论》、《金刚三昧陀罗尼》等诸经论10部。其中入藏达九部,《无字宝箧经》由于菩提流支的译本入藏而阙失。

1352.佛駄跋陀罗
Buddhabhadra,译作觉贤、佛贤等。北印度人。五岁就成为孤儿,十七岁时出家。后与同学僧伽达多下同去罽宾,学于佛大先。遇到在佛大先下学习的中国僧智严,佛駄跋陀罗也决意去中国。不过对于是经陆路还是海路有不同说法,因为是从交趾到青州,可能还是海路的说法比较妥当。一到中国,就到长安鸠摩罗什处,共谈佛教。他好静,常坐禅,得到很多人敬慕。但是由于长安佛教界、特别是僧 (丰刀石)与道恒这些长老们认为他大肆宣扬神通而将他赶出长安,与慧观等一同寄身于庐山慧远之下。慧远派弟子昙邕去长安活动,希望不要排挤他。在庐山,应慧远之请译出《达摩多罗禅经》。义熙八年(412年)赴荆州,接受后来建立宋的刘裕的皈依,并跟从去建业,住道场寺。十二年同译法显传来的《六卷泥洹经》。接着十四年起用二年时间译出支法领从KOUTAN传来的六十卷《华严经》。是得到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等援助,与法业、慧义、慧观等100余人一起翻译的。为纪念这一译业,在道场寺建华严堂。此外,当时任笔受的法业后来住南林寺,著《华严旨归》二卷。根据佛駄跋陀罗所译的这一《华严经》,唐代形成了华严宗。后来唐代的实叉难陀所译八十卷的《华严经》称为唐译或新译,与之相应,佛駄跋陀罗译本称为晋译或旧译,以示区别。佛駄跋陀罗另外还译出《大方等如来藏经》、《观佛三昧海经》、《文殊师利发愿经》、《方便心论》等经论。

《中国佛教史辞典》(107. 1345 佛教传播的经路)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345.佛教传播的经路
佛教向中国传播主要通过从北面的陆路与南方的海路。陆路经印度大陆的西北到阿富汗,以及经巴基斯坦地域到中亚,沿连结东西的丝绸之路向东进入中原。海路绕SUMATORA岛、马来岛,通过越南到中国南部的交趾与广州。中国与印度在地理上被喜马拉雅山系、西藏高原所分隔,形成了相互独立的文化圈,公元前二世纪张骞为讨伐匈奴到大月氏国,回国经过西域时开通了横断大陆的东西交通线,进行以通商为目的的往来,中国也有了有关印度的知识。佛教僧的往来多半也是利用这一通过西域的陆路,但自然条件恶劣,给通行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以敦煌为起点,依地形分为南北二道,西域北道(天山南路)沿伊吾(哈密)、吐鲁番、龟兹(库车)、疏勒(喀什),经过天山山脉南麓、塔克拉马干沙漠之北;西域南道从敦煌经鄯善进入昆仑山脉的北麓、塔克拉马干沙漠之南,到达于阗(和田)、莎车。除这二条路外,法显通过的路是从北道的焉耆(喀喇沙尔)南下沙漠到于阗,玄奘所走的路是通过天山山脉的北麓的天山北路。过了这些路后,都是翻越凌山(拔达岭,[新疆乌什西北的别迭里山口])与葱岭(帕米尔[高原])这些崇山峻岭,进入阿富汗、西北印度。佛教则取与之相反的路径传到中国,但印度的佛教并不是直接就这样传来的,其形态也不是中国朝廷派遣的使节去寻求的。张骞在公元前119年再度西征去乌孙,该国与汉朝之间结成同盟,又派别使到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诸国,各国派朝贡者陪伴归来,积极地开通交通。魏时鱼豢所撰《魏略西戎传》有关于佛教传来初期的确切历史记述,其中记录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讲到复豆(佛)。这一朝廷中所讲的佛教,在记录朝廷与政治事件的史书中没有继承下来,但从西域经敦煌、河西走廊的部落、商都中,在政治使节与商队往来中,事实证明有这种私人性的传播。尽管在慢慢地传播,但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统治者阶级所在的文化地域,作为确实的情报知道存在佛教这一异国宗教,则始于二世纪半来到洛阳的安息的安世高与月支的支娄迦谶进行佛典汉译时。在佛教开始传到中国的公元前后,在印度大乘佛教兴起发展,贬称维护传统佛教教学的教团为小乘,由于大、小乘两派对立而致力于宣教。在西北印度离中国[汉朝]一步之遥的康居、安息、龟兹、和[于]阗等广大的中亚诸国一带,传播着大、小乘二派佛教。因此,在这些国家中一度被接受的佛教,渐渐传到中国,与印度的佛教发展过程没有关系。例如,在有关佛教传到中国的初期传说中,必定出现金人像即作为礼拜对象的佛像,而最早在印度佛教中不作佛像,通过以法轮、菩提树、莲华座等象征佛,由纳遗骨的塔作为表达对佛追慕的形态,佛的偶像化是在与制作、雕刻神像的GIRISYA文化接触后出现的形式。可以说是印度佛教发展最尖端的事物首先介绍到中国的一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