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19. 321-332)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说明:321重号

321.教观纲宗
一卷,明智旭(1599-1655年)著,大正藏四十六卷,称为《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智旭认为,“四教仪流传,台宗昧”, 因而著本书,试图将它变为谛观录。作者特别从书中摘出了三十九条认为必需释义的条目,加以解释,著成《教观纲宗释义》一卷。日本现存末书。

321B.行均
(生卒年不详)字广济,俗姓于,幽州(河北省)人。辽圣宗统和十五年(997年)前后著《龙龛手鉴》四卷。本书将佛典中出现的文字分成四声,对字音加以解释。同时代的智光作序文。

322.巩县石窟
位于河南省巩县,背靠邙山、面临洛水,古称净土寺。根据明代弘治七年的碑文记载,开凿于北魏景明年间(500-503年);发现有东魏天平三年(536年)的造像铭。有大小五窟,据碑文记载,佛像残留有北魏样式,到唐代多有维修、建造。据指出,云冈、响山堂石窟是作为当时朝廷的庙而开的,而巩县石窟也是与它们有关的。石窟的寺原来是律寺,宋代时成为禅宗寺,在宋、元间兴隆。明代一度荒废,但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僧义钟复兴;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又加以重修。

323.行香
指施主在斋食时,先向僧侣分发香。是由《贤愚经》(七)、《普达王经》等的说教而来的礼仪。中国最早由东晋的道安开始实行,在唐宋时代成为一种朝廷礼仪。《僧史略》(中)中记载,“至唐高宗朝,薛元起、李义府奉敕为太子斋而行香,礼(玄)奘三藏。又,中宗设无遮斋,诏五品以上行香。……后,不空三藏奏为高祖太宗七圣之忌辰设斋行香。”文宗时(826-840年)曾一度被废止,之后又复活,虽有所减少,但一直到宋代仍有实行的迹象。

324.行思
(671-738年)禅宗,谥号弘济禅师。俗姓刘,吉州(江西省)安城人。幼年出家,去韶阳参拜六祖慧能,大悟嗣法。之后,在吉州青原山静居寺大振禅风,育成门人。一天,被问及佛法的大意为何,回答是 “庐陵之米作何价”,非常有名。与六祖慧能的弟子南岳怀让并称,门人有石头希迁,其再传弟子们(远孙)发展着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系统。一说圆寂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二月十三日,但《青原山志略》记载为开元二十六年,年六十八岁。

325.行事钞会正记
允堪(1005-1061年)注释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而著成,现不存。后来元照(1048-1116年)著《行事钞资持记》,对本书持有异议。以后,南山宗分为会正、资持二宗。

326.行事钞资持记
十六卷,宋元照(1048-1116年)著,大正藏四十卷。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的注释书。另外,现存有元照的《四分律行事钞科》十二卷,宋则安《资持记序解并五例讲义》一卷、宋道标《资持记立题拾义》一卷。本书是为批评之前允堪(1005-1061年)所著《行事钞会正记》之说而著,以后,南山宗分为会正、资持二宗。

327.行秀
(1166-1246年)曹洞宗,号万松老人。俗姓蔡,河内县(河南省)解梁人。跟随邢州(河北省)净土寺赟允出家受戒。之后,参拜胜默光,接着寻访磁州(河北省)大明寺的雪岩满,大悟嗣法。回净土寺,建万松庵,开法。金明昌四年(1193年)入朝,承安二年(1197年)受诏住大都的仰山栖隐寺,接着移锡报恩洪济寺。元太宗二年(1230年)受敕住中都万寿寺。晚年退居从容庵,定宗元年闰四月七日圆寂,年八十一岁,僧腊六十。著述有《从容录》、《请益录》等,振曹洞宗风。

328.形尽神不灭论
庐山慧远(334-416年)撰,大正藏五十二卷(《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王者论》的第五编。解说即使形(肉体)没有了,神(精神)也不会消失,而是反复轮回。《沙门不敬王者论》的前半部分主张,由于出家是与人的前世之业切断,而从轮回的绳索中得到挽救,所以不该遵从世俗的规范。本论从精神不灭的观点来论证上述主张的前提、即轮回的存在。

329.教禅一致说
唐代的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明,教(义)有(1)密意依性说相教(2)密意破相显性教(3)显示真心即性教三种,而禅也有(1)息妄修心宗(2)泯绝无寄宗(3)直显心性宗三宗,三教应该是与三宗各自一致的。由于宗密是以基于神会的荷泽禅为最高来考虑的,并用到澄观为止的华严教学加以补充。延寿推进了宗密的思考方式,著《宗镜录》。随着禅的兴盛,一方面,寺院也分成了教院与禅院,有教禅分离的动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天台的教与禅一致的主张。

330.行瑫
(895-956年)俗姓陈,湖州长城(浙江省)人。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年)住会稽大善寺,开看经道场。不断批阅大藏经,著《大藏经音疏》五百余卷。

331.行道
(1)“排成列行路”之意。梵语pradaksina的译语,与“绕佛”、“旋绕”、“旋右”、“旋匝”等同义,指在佛或塔的周围向右绕转。是印度的表敬仪式,用于佛教,普通为绕一周、三周或七周。据认为,在中国也是从佛教传来的早期起就实行的仪式,但此用语的一般化是在唐代以后。北魏废佛后所作的民众经典《提谓波利经》解说,由“旋绕”能得五福。
(2)梵语iryapatha的译语。指托钵,又指四威仪(行、住、坐、卧四种生活行动)。
(3)经行。坐禅中间或之后所做的步行。

332.响堂山石窟
位于河北省武安县义井里与其南方磁县彭城镇(填)的南北石两石窟群的合称。亦称南北响堂寺及鼓山。沿革方面,有关南响堂寺的情况不明,北响堂寺为北齐时所开凿,文宣帝于天保三年(552年)让习禅者僧稠入住。之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建舍利塔为五十一州之一;北宋嘉祐年间改名常乐寺。大大小小石窟龛中,有隋代大业七年(611年)在铭的阿弥陀三尊像,还发现有北齐时刻经记的石经。南响堂寺有大小七个石窟,确认有佛像,以及隋开皇八年(588年)、唐圣历元年(698年)的造像记文。

《中国佛教史辞典》(018. 308-32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说明:306-307,310-313译文丢失

308.起信论网疏
六卷,大正藏四十四卷。明永历七年(1653年)智旭著。本书并非对真谛译的注释,而是注释唐实叉难陀译(695-704年)《大乘起信论》的唯一注书。自由地使用唯识、华严等的宗义,而以天台宗义为根本。

309.义青
(1032-1083年)禅宗。俗姓李,青州(山东省)人。七岁在妙相寺文秀下出家,十五岁试经得度,第二年受具足戒。学《百法明门论》与《华严经》,接着从长芦智福、蒋山赞元学禅。在浮山会圣岩寻访法远,以外道问佛的话而大悟。临济宗的法远附大阳警玄的顶相、皮履、直缀,嗣法曹洞宗。熙宁六年(1073年)住舒州白云山海会禅院,元丰三年(1080年)住投子山胜因禅院。元丰六年五月四日圆寂,年五十二岁,僧腊命开创浮石寺,并以此地为中心弘扬华严教学。由现存的法藏真笔书简(寄海东书),可知其为同门的法藏所敬慕。后世尊为“海东华严初祖”。著书有《一乘法界图》一卷、《白花道场发愿文》一卷。

314.义通
(927-988年)天台宗十三祖,号法云尊者。字惟远,俗姓尹,高丽人。幼年时师从龟山院的释宗,学华严、起信论。乾祐前后渡海到中国,在天台山云居寺与德韶国师相遇,还在螺溪从义寂修天台教学。德行高、深受高官道俗的信奉,辞归故国之际,漕使顾承徽于开宝元年(968年)加以挽留,舍自宅为传教院。天平兴国七年(982年),太宗赐寺以宝额。二十多年中弘扬教观,四明知礼、慈云遵式等以他为师而敬仰者很多。宗端拱元年十月圆寂,年六十二岁。著述有《观经疏记》、《光明玄赞释》、《光明句备急钞》等,现已不存。

315.契丹版大藏经
建辽国的契丹族所开版的大藏经,亦称《契丹版》、《契丹藏》。辽开版大藏经始于兴宗(1031-1055年)时代,道宗(1055-1101)时业已完成,在国内外颁布《契丹版》,于清宁八年(1062年)赠高丽国。其后《契丹版》还曾多次带到高丽,对《高丽版》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现在对《高丽版》的学术评价较高,也是因为它多以《契丹版》的善本为基础。《契丹版》有579帙,细分为《开元录》480帙、《续开元录》25帙、宋代新译经与章疏音义类74帙。曾经认为《契丹版》已完全散失,但在吐鲁番出土的印刷佛典中,发现有几种《契丹版》的残页。

316.希迪
(生卒年不详)与道亭、观复、师会同为华严四大家之一。赵宋时人,籍贯等详细的传记不明。是批判观复的《五教章折薪记》的可堂师会的弟子,与善熹同门。他针对师会、善熹师徒的《五教章复古记》,著书评复古记,赞成师说,于嘉定十一年(1218年)著《五教章集成记》,并转述了师会对观复的观点。还对师会的《华严同教一乘策》作了忠实的注释,破了宗豫、观复之说。《注同教一乘策》的自序撰述于嘉泰二年(1202年),其中号武林沙门,当以杭州为中心而活跃。

317.义天
(1055?-1101年)谥号大觉禅师,高丽人,文宗仁孝王的四子。出家,任祐世僧统,高丽宣帝二年(1085年)经海路渡往中国,从晋水的净源受华严、从天竺寺的慈辩受天台、从元照受律、从金山了元受禅,三年后归国,宣扬华严、天台宗。高丽宣帝七年,编纂《教藏总录》(义天录)二卷,在兴王寺设置教藏都监,刊行高丽续藏4000多卷。年四十七(一说九十三)。

318.义福
(658-736年)北宗,谥号大智禅师。俗姓姜,潞州(山西省)兴鞮人。师从福先寺的杜朏,三十二岁落发受具,后在荆州(湖北省)玉泉寺的神秀之下大悟嗣法。先在蓝田(陕西省)的化感寺停留有约二十年。开元十年,六十五岁时住慈恩寺。应玄宗之请开元十三年住福先寺、开元二十一年住南龙兴寺。开元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圆寂,年七十九岁。葬于龙门奉先寺,送葬者达数万人,中书侍郎严挺之服丧、取弟子之礼。为兵部侍郎张均、太尉房琯、礼部侍郎韦陟所敬重。

319.义褒
(生卒年不详)俗姓薛,常州晋陵(江苏省)名门出身。初跟随苏州永定寺的小明法师学《华严》、《大品》及三论,其师曾在三论学匠、兴皇寺法朗的门下学习。又向与小明法师同门的旷法师请教。作为教义学者,三十余年间驰名于苏州乃至长安。不久移住东阳金华(浙江省)的法幢寺,努力弘道、坐禅,但其名声为朝廷所闻,受敕命上长安,入当时玄奘三藏所在的慈恩寺,尽力研究大乘经论的深旨。显庆三年(658年),受高宗敕命参加佛道二教的对论,与道士李荣就本际义进行论争。其后在诸寺中讲《法华经》、《净名》、《中论》、《百论》,五十一岁圆寂。

320.义邑
亦邑义。以在俗的佛教徒为中心结成的信仰团体。大的有500人以上。北魏初年起在中国北方盛行,持续到五代前后。可看作是从僧祗户发展而来的。出钱出物,造佛像与僧院,并至力于其维持与发展;同时,进行斋会、写经、诵经等的信仰仪式。义邑之主称为邑王、邑长、邑老等,一般的团员称为邑子、邑人、邑徒等。另外有称为邑师的僧侣为教师,担当信仰的指导,但他似乎也不一定属于特定的义邑。作为职员,另外还设置处理事务的邑维那、担当教化的教化主、实施劝进的财务方面的劝化主等。

《中国佛教史辞典》(017. 297-305)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说明:305译文不全

297.归去来
与变文与很深关系,作为俗讲等的教化资料而使用的佛教俗曲名。当为俗讲盛行的唐代中期以后出现。

298.义玄
(?-867年)临济宗之祖。谥号慧照禅师。俗姓邢,曹州(河南省)南华人。出家后,学传统教学,尤其深谙唯识学。参拜黄檗山希运,行业统一修行。三年后有一天,向其师问佛法的大意时三度被打(打动/指责);于是在高安寻访大愚之人,此人向其指出此乃希运的苦心,这才知道原来黄檗的佛法无继承者;因而再见希运,被认可而嗣法。经历会昌破佛,在面对河北省镇州滹沱河之处建临济院,进行教化。咸通八年四月十日圆寂。语录有《临济录》,否定人惑,主张彻底的自由人。

299.龟兹
中亚都市,清朝以后记为库车。位于塔里木盆地北边的绿洲,古时住民为雅利安民族,形成了都市国家。根据中国史料记载,其王族的姓为白或帛。占据着所谓(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作为中继市场或商队的住宿地和驿站最为繁荣,与南道的于阗并为佛教文化的一大中心地。汉代在附近设置了西域都护(公元前一世纪),唐代成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七世纪)。五世纪前半期,在中国活跃的鸠摩罗什的母亲为龟兹国王之妹,生于龟兹。

300.义寂
(919-987年)天台宗十二祖,赐号螺溪尊者、净光大师。字常照,俗姓胡,温州永嘉人。十二岁入温州开元寺,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十九岁时剃发,受具足戒。接着随会稽的清律师学《南山钞》,后从国清寺的清竦受天台的教观。当时的天台山连遭安史之乱与会昌废佛,天台的教籍已基本没有了,义寂于是从高丽、日本寻求教籍。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成为吴越王的菩萨戒师。雍熙四年十一月四日螺谿(溪)传教院圆寂,年六十九岁,僧腊五十。与德韶共同振兴天台的教风,因而被称为天台中兴之祖。弟子有义通、澄彧、宝翔等110余人。

301.归屿
(862-936年)俗姓湄,寿春(安徽省)人。住汴京大相国寺,尤其熟知因明、俱舍、唯识。曾经与后梁的末帝一同学习,受知遇。著书有《经论会要》二十卷,入藏。

302.义湘
(625-702年)新罗鸡林府人。二十岁出家。真德女王四年(650年),与元晓一起决定入唐,未果;文武王元年(龙朔元年,661年)再渡唐,跟随智俨学华严教学。文武王十一年(咸享二年,671年)归新罗,从王命开创浮石寺,并以此地为中心弘扬华严教学。由现存的法藏真笔书简(寄海东书),可知其为同门的法藏所敬慕。后世尊为“海东华严初祖”。著书有《一乘法界图》一卷、《白花道场发愿文》一卷。

303.义净
(635-713年)山东出身。幼年出家,倾慕法显与玄奘的业绩,三十七岁(671年)时从广州经海路渡海去印度。历经二十五年、遍巡三十余国,学习大小乘,后来将许多梵本带回了洛阳(695年)。在佛授记寺译经典时,与实叉难陀一起译出八十卷《华严经》,还翻译了《金光明最胜王经》、《孔雀王经》等56部230卷,尤其注意翻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戒律。著书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及《南海寄归内法传》等,有五部九卷。

304.魏书释老志
一卷。魏收(506-572年)撰。《魏书》一百三十卷的最后一卷。《魏书》为北齐史官魏收受文宣帝的敕于天保五年(554年)完成,这是其中的一编,以北魏及东魏的帝王或者说政治为中心,叙述佛教、道教的历史。尽管《魏书》的“十志”学的是《汉书》的写法,但“释老志”与“官氏志”是废了《汉书》的“河沟志”与“艺文志”而新加进去的。这是基于撰者的判断,即时势变迁,作为魏的国史,佛、道二教与官氏的问题变得重要了。然而《魏书释老志》中,“释”详细而“老”简略,所费纸数为三比一。本书的“释”部中,首先以印度佛教的简单概说开始,叙述从佛教传来中国到北魏为止的原委。接着进入本论,从北魏建国到东魏末,主要记述历代帝王与佛教有什么样的关系,以编年史方式探索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有重要关系的佛教事迹。概述如下:魏得天下,佛典实际上增加到了415部1917卷,但人们为逃避国家的征用与课税而冒充僧侣,使佛教界的颓废令人不能容忍。僧尼达二百万人、佛寺超过了三万,弊害无限,事情就到了这样的地步。识者因而为之叹息。“老”部以道教概说开始,详说北魏王室与道教的关系、尤其是寇谦之一代的事迹,叙述其过世后系统不明的多个道士之事;对从洛阳迁至邺之后的东魏王室与道教的关系轻描淡写,记录了于武定六年(548年)废止国立道坛的祭典等。道教史的记述极弱,完全没有言及西魏所支配的陕西、四川地方。本书作为官撰的佛教史、道教史,尽管难免有一定的制约与偏向,但考虑到它充分地整理并利用了公有的文献资料,对于魏朝廷与佛、道二教的关系而言,是最值得信赖的史料(《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一卷[1974年]在,有本书的全译与研究。卷头附有以本书为底本的百衲本《魏书》的影印本。对于“老”部,福井康顺的译注《北魏佛教の研究》[1970年]也应当参照)。

305.起信论义记
五卷,法藏撰,全名《大乘起信论义记》。大正藏四十四卷。因本书中可见到引用《探玄记》,可推定为法藏五十四岁(696年)前后的著作。与他其它著作相同,在文文句句的注释之前,有玄谈(概说),尤其是第三显教分齐中,提出随相法执宗、真空无相宗、唯识法相宗、如来藏缘起宗四宗,规定起信论的立场为如来藏缘起宗。本书根据新罗元晓的《起信论疏》及别记之处颇多,但与元晓将唯识与起信融会不同,法藏对两者加以区别。本书与慧远的注释、元晓的《起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