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31. 409 玄奘)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409.玄奘
(602-664年)唐代大翻译家,法相宗开创之祖。本名祎,俗姓陈,洛州缑氏县(河南省陈留)人。仁寿二年(602年,另一说开皇二十年〈600年〉)诞生,是其父慧(惠)的第四子(末子)。幼年时颖悟超群、常常喜好古典。十一岁时,跟隋先已出家的哥哥长捷在洛阳的净土寺习诵佛典。大业十年(614年),洛阳下了度僧的敕令,玄奘年龄虽小,但大理卿郑善果认可他的才学,得以出家,当时玄奘十三岁。留在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严法师学《摄大乘论》的讲义。武德元年(618年)接受哥哥长捷的劝告从洛阳移往长安,住庄严寺。当时天下刚由隋朝变为唐朝,由于对战尘未定的长安感到失望,第二年与哥哥一起入蜀到成都。武德五年,满二十岁受具足戒。从该年起,在各地遍访高僧,经荆州、相州、赵州,武德六年再度到长安,住大觉寺,跟道岳法师学《俱舍论》。第二年,列于法常、僧辩二大德所开的《摄大乘论》的讲筵,由于显示了他的理解深度,两师感叹他为佛门的千里驹。从这前后起,玄奘心中萦绕着佛教教义上的疑点。接着,为根本解决问题,决意留学印度,致力于思考后来成书的《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然而虽再三提出留学的意愿,却都被驳回,贞观元年(627年,一说贞观三年)秋八月,决意秘密出长安,踏上留学之途。历经艰难困苦,经由天山南路,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从印度北边进入中印度,贞观四年(630年),到摩揭陀(Magadha)国的那兰陀(Nalanda)寺,与戒贤(Silabhadra)法师会面(一说634年)。以后,跟随法师以《瑜伽师地论》为中心学习达五年。贞观九年(635年),一离开那兰陀寺的戒贤,就从东印度到南印度、又经过西印度,踏上了环绕印度半岛的旅行。贞观十二年(638年)回那兰陀寺,再度与戒贤法师相会。之后跟随居住在附近的诸师学习,但令人注目的是师从胜军(Jayasena)居士有二年左右,学习的中心主要是唯识的论书。贞观十四年,受东印度迦摩缕波(Kamarupa)国的鸠摩罗(Kumara)王的招聘,在他的王宫中滞留了一个月。当时远征归途中的戒日(Siladitya)王知道玄奘滞留迦摩缕波国,招玄奘到行营地羯朱嗢祗罗(Kajanghara)。玄奘与鸠摩罗王一起逆恒河而上,与戒日王会见,又去戒日王的都城羯若鞠阇(Kanyakubja,曲女)。贞观十五年,在羯若鞠阇举行盛大的法会,玄奘为论主,颂扬大乘的教义。之后,参列在钵罗耶伽()的七十五日的无遮大施。同年秋,告别两王,踏上归国之途(一说,贞观十七年)。经数年再回长安,已是贞观十九年(645年)一月七日。据传除了佛像等之外,带来的梵文原典总计520夹、657部。同年二月一日,拜谒因准备远征高丽而在洛阳的太宗皇帝。三月回到长安,住弘福寺,准备翻译佛典。不久上奏准备报告书,应敕从各地招集辅助翻译的学僧。同年五月二日,着手翻译《大菩萨藏经》,接着安排依次翻译《显扬圣教论颂》、《六门陀罗纪经》、《佛地经》,同时于九月二日《大菩萨藏经》翻译完成。十月一日着手新的《显扬圣教论》的翻译,第二年贞观二十年一月五日完成。接着,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五月十五日着手翻译盼望已久的《瑜伽师地论》,用了二年才完成。其间,应皇帝的要求,在辩机的帮助下,将有关印度、西域的见闻录汇集成《大唐西域记》,于贞观二十年七月十三日完成,上奏皇帝。本书作为了解七世纪前半期印度、西域的地理、风俗、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名声很大。之后仍珍惜分秒、继续翻译,除前述的经论外,共译出《大般若经》、《解深密经》、《辩中边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佛地经论》、《大乘成业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大毗婆沙论》等总计75部1335卷。这一数量,超过了中国历代代表性的翻译家译出佛典的总量。而在质量方面,从译语统一、忠实原文来看,在中国译经史上也是划时代的。将玄奘以前所译称为旧译,玄奘所译称为新译,以此加以区别也不是无缘无故的。龙朔三年(663年)十月二十日,完成了最大部的《大般若经》的翻译,此时,顿时感到气力衰竭,第二年麟德元年二月五日终于圆寂,终年六十三岁(一说六十五岁)。门下有基,依据《成唯识论》,传承了师的瑜伽唯识,成为事实上的法相宗初祖;此外,普光、法宝、神昉、嘉尚等几多俊才辈出,成为肩负唐代学问佛教的人。

《中国佛教史辞典》(030. 401-408)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401.玄觉
(675-713年)禅宗,号一宿觉、真觉,谥号无相大师,字道明及明道,禅宗因住持地惯称他为永嘉玄觉。俗姓戴,温州(浙江省)永嘉县人。幼年出家,学三藏尤其精通天台止观,因左谿(溪)玄朗的激励与东阳玄策一起寻访六祖慧能。而别的传记中记载,留在温州开元寺,养老母与姐姐,母亲死后,与禅僧神策的相遇,接受神策的劝告,参拜六祖慧能。与慧能相见时显示出能力,一夜后回永嘉振禅风。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圆寂,年三十七岁,也有说是四十七岁。著书有《永嘉集》,作为《证道歌》(亦称《禅门秘要决》)的撰者而出名。

402.玄学
指魏晋南北朝时,以老庄为中心的学问,以《老子》的“玄之又玄”为基础而命名。主要的玄学者有王弼、郭象与竹林七贤等。与般若学结合,产生出玄学性的佛教。

403.玄嶷
(生卒年不详)俗姓杜,活跃于武周朝。初号杜乂錬师,成为洛阳大恒观主后为道教的人,但受则天武后归佛的影响,被许愿出家,住佛授记寺。著作有《甄正论》三卷,本书以滞俗公子与甄正先生的问答体形式,就道教的谬误,表明佛教的正确性。上卷论述不可能有道教的天尊,中卷批判老子化胡说,下卷论述道教的仪礼全都是从佛教偷盗而来的。由于是从道教转向佛教者的著作,批判也是有的放矢。

404.元贤
(1578-1657年)曹洞宗,号永觉老人,由住持地称鼓山元贤。俗姓蔡,父亲名云律,母亲张氏,生母范氏,万历六年七月十九日生于建阳(福建省),初名懋德。年轻时学儒教,二十五岁时听《法华经》有所感,第二年参拜寿昌寺的无明慧经。父母去世后,四十岁时弃下妻子,在慧经下落发、嗣法。第二年慧经圆寂后,参拜博山元来、受戒。崇祯七年(1634年)住福州鼓山涌泉寺,历住泉州开元寺、杭州真寂禅院、剑州宝善庵,再住鼓山。顺治十四年十月七日圆寂,年八十岁,僧腊四十一。现存《广录》三十卷。

405.玄俨
(675-742年)俗姓徐,诸暨人。十二岁伺奉富春的僧晖,嗣圣十一年(694年)在悬溜寺出家。在光州的道岸处受具足戒,到长安,学于道宣门下的满意、融济的印可,充当安国寺、授记寺的大德。后回江左,实行《四分》,著《辅篇译》十卷、《羯磨述章》三编、《金刚义疏》七卷。住法华寺三十年,坐而不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学[玄宗皇]帝的《金刚般若经》的注,应元彦仲之请宣讲,受到徐峤、徐安贞、康希铣、贺知章、朱元慎、齐瀚、景诚、见义、王弼等达官显贵的礼遇。门人有神邕、昙俊、崇默、崇晓、唯湛、道昭等许多人。终年六十八岁。

406.元康
(生卒年不详)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活跃于长安的三论学者。年轻时在山野中经常诵读观间经,饲养有漂亮的角的鹿,在鹿背上放“三论”、鹿尾上拴着小轴、来到长安,他身穿大布作防寒用衣,头顶大笠走在路上,人们对他的样子感到惊讶。是奇行的持主。一法师讲说时一问一答,一举成名。后被召到安国寺,讲三论。著书有《肇论疏》(现存)、《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枢》等。在日本的传承是吉藏门下的硕法师(与慧赜是否同一人)的弟子。

407.玄高
(402-444年)名灵育,俗姓魏,冯翊(陕西省大荔)万年人。后秦弘始四年(402年)二月八日生。十二岁左右起立志出家,但父母不允,十五岁时就因违背世俗而改名玄高。受戒以后专门研究禅律,在关中的石羊寺访浮驮跋陀,学禅法。后隐居麦积山(甘肃省天水县东南)修禅道,长安的沙门昙弘等一百余人与之同行,更有外国来的禅师昙无毗跟随学法。北魏太子拓跋晃待以师礼,但太武帝废佛时,与凉州的沙门慧崇一起成为牺牲品。太平真君五年九月十五日圆寂,终年四十三岁。

408.玄颐
(生卒年不详)禅宗。俗姓王,太原祁县(山西省汾阳县东部)人。咸享元年(670年)起到五祖弘忍圆寂的咸享五年为止,师从蕲州(湖北省)东山的弘忍,成为十大弟子之一。由弘忍说明了《楞伽经》的本义。后来在安州寿山(湖北省应山县西南五十里)时,在方丈室中入定、双眼中分别感悟五色的舍利。久视元年(700年)应则天武后之召、景龙二年应中宗之召入,在长安入内,为则天、中宗、睿宗三帝的国师,在东都振禅风。撰《楞伽人法志》,是《楞伽师资记》撰者净觉之师。

《中国佛教史辞典》(029. 391-40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391.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
《乐邦文类》卷二中仅收有圆澄法师义和的自序。续藏二·十二·五。义和住杭州慧因教院,继承净源收集整理并刊行华严章疏类,为使之编入大藏经而尽力。他继承了净源的教观双修的学风,以华严的相即相入无碍圆融的教义为佛与众生,理解秽土为与净土的融通的教义。华严观门的普贤行在心中念阿弥陀佛,义和将此命名为华严融通念佛法门,写成本书。序撰述于乾道元年(1165年)。

392.华严游意
一卷,吉藏撰,大正藏三十五卷,亦称《华严经游意》。三论宗的吉藏在扬州的慧日道场撰述,因而推断为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九月到十九年二月之间完成。从本宗的立场出发,论述华严教学中的佛身、佛土、因果等问题。摄山的三论学派中,其祖僧朗擅长《华严经》,很早就开始研究讲说;而本书在继承这一传统,扬弃南北两地的解释方面令人注目。

393.华严论节要
三卷,高丽知讷(1158-1210年)撰,收于金泽文库资料全书第二卷华严编。本书提取唐代的华严学者、李通玄居士的《新华严经论》四十卷的要点,加上自己的解释,委托门人冲湛刊行。应当不是法藏的华严学,而是李通玄的实践修入的教学,抓住了开曹溪宗的知讷的心。将本书与中国明代李卓吾的《华严论简要》加以对比,两者对李通玄教学的理解方法上的差异引人注目。本书的末尾附有《李通玄长者行状》,提供了李通玄的传记资料。

394.解深密经
五卷,玄奘译,大正藏十六卷。唯识思想形成史上最重要的中期大乘经典,原题名Samdhinirmocana-sutra,梵本现已不存。全译的除了玄奘译本外,还有北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译的《深密解脱经》与藏译本,部分译的有刘宋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译的《相续解脱经》与真谛译的《佛说解节经》。各译本在经典成书史上有着各自的重要意义,但法相宗将本玄奘译本置于六经十一论的首位而予以重视。流传有各种注释,现存的仅有圆测的《解深密经疏》。

395.解深密经疏
十卷,圆测撰,续藏一·三十四、三十五。现存唯一对玄奘译《解深密经》的注释,但卷八的卷头部分与卷十的全部缺损。由于圆测(613-695年)在成为玄奘门下之前,学习真谛翻译的唯识,因而与法相宗正系性质上不同,反映在本注释书中的这一立场很重要,且在了解真谛所说方面也是重要的资料。另外,由于本注释书也被翻译到西藏,稻叶正就《圆测解深密经疏の散逸部分の研究》尝试以藏文为基础还元缺损部分。

396.化俗法师
指巡回各场所,向一般大众教化佛教的僧侣(《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更进一步出现游历各国、进行布教的游化僧、游行僧。

397.阙公则
(生卒年不详)西晋时赵(山西省)人,武帝(265-290年在位)时去世,道俗的同志在白马寺开斋会,显灵异。且弟子卫士度的母亲也诵经长斋而得奇瑞。

398.月婆首那
(生卒年不详)优禅尼国人。梁武帝时代来邺都,梁大同四年(538年),在司徒公孙胜的宅邸译《僧伽吒经》。之后,从东魏转到北齐,离开邺都入梁,译《大乘顶王经》一卷,受敕总监外国往来使者。大清二年(548年)见于阗的婆罗门僧求那跋陀,得《胜天王般若经》的梵本,但因梁末侯景之乱而无暇翻译,到陈天嘉六年(565年)才译出。译经在魏时三部,梁时一部,陈时一部,总共六部(?)。

399.下天竺法镜寺
位于浙江省杭州。三论的吉藏与同门的天台智顗的法友真观(538-611年)于开皇十五年创建。初为天竺寺,唐代为天竺灵山寺,唐末遭兵火,吴越王钱鏐建五百罗汉院时复兴,宋初称灵山寺。大中祥符年间(1008-1816年),天台宗山家派的慈云遵式住此,祖韶在之后继承。天禧元年(1017年)恢复天竺旧名,元末受火灾,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又加重修。

400.化度寺
由仆射的高颍在长安(西安)创建的三阶教的根本道场,原称真寂寺。是开祖信行入京初住的寺,也是去世的寺。三阶教五寺中的第一寺。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及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应诏举行无遮会。后来在开元元年(713年),由玄宗之敕同寺的无尽藏院被破坏,到开元十三年三阶教更被禁止。到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恢复教势,由敬宗赐予“化度经院”的金文额。但之后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