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61. 778-786)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78.清规
元和九年(814年)百丈怀海所立的禅林规式,称为清规。这一古清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屡被展现,东阳德煇的《敕修百丈清规》(1265年)、自庆的《增修教苑清规》(1347年)的编集规定了十方丛林的生活。

779.信行
(540-594年)三阶教的开祖,尊称大信行禅师。俗姓王,出身魏州卫国(山东省)名家。幼时起深怀慈悲,据说四岁时,见牛车陷入泥中、牛拉车之苦,止不住哭泣。未成年(十七岁)出家以后,求师广学《华严经》等诸经论,追求合乎时代之教,接着宣扬三阶教。后来在相州(河南省)法藏寺,舍具足戒,毁誉不动于心,以一块布缠作衣、日食一餐、从事劳役并为三宝,供养贫苦的人,不问道俗,受到人们的礼拜。开皇三年(583年)、七年,住相州光严寺。开皇九年应召入长安,由仆射高颖所招住真寂寺。不久在长安设化度寺、光明寺、慈门寺、慧日寺、弘善寺五寺,其势力急剧增大。然而,据说信行自己时常过着礼拜与乞食的生活。开皇十四年正月四日,五十五岁圆寂于真寂寺。七日,灵柩送到雍州终南山的 ?(郅鸟)鸣埠,传说当时为信行之死而悲伤的道俗之声震撼了都城。著书有《对根起行杂法》(《对根起行杂录集》)三十二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阶佛法》(《三阶位别录集》)四卷(三卷)(据认为《对根起行法》一卷、《七阶佛名》一卷等是前者一部分的单行本)。另外,门下有僧邕、裴玄证、净名、慧定、道进、王善行、王善性等,达三百余人。

780.神逈(迥)
(566-630年)俗姓田,冯翊(陕西省)临晋人。幼小起就聪明,成年前就得到起用。后来出家,常在春夏之交远离人群,留在深山中修业,也致力于大乘的布衍。嘲笑重视武功,广泛研究老庄、诗、史等,有文采,博学达识。大业十年(614年)入禅定寺,接着应诏入鸿胪寺,对来自三韩的外国留学生诸方士进行教育。贞观三年(629年)去庸蜀,致力于道俗的教化。第二年七月一日,圆寂于法聚寺,终年六十五岁。

781.新华严经论
四十卷,李通玄撰。大正藏三十六卷。是李通玄的主要著作,从独特地立场,对实叉难陀所译《华严经》(《八十华严》)进行注释。由十门组成,第一“依教分宗”,第二“依宗教别”,第三“教义差别”,第四“成佛差别”,第五“见佛差别”,第六“说教时分”,第七“净土权实”,第八“摄化境界”,第九“因果延促”,第十“会教始终”,主要从实践的观点进行与诸经论的教说作比较研讨,明确《华严经》的终极性。就对《华严经》的看法来说,最后的“入法界品”被当作全体的“正宗”这一点,是本论的显著特色。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宋代赞宁将本论与经论合并,编纂成《华严经合论》一百二十卷,接着慧研加以补订;到了时代,更有方泽与李贽分别将其抄本作成《合论纂要》三卷、《合论简要》四卷。另外,高丽的知讷根据《新华严经论》编《华严论节要》三卷。

782.真诰
二十卷,陶弘景撰。道藏第637-640册。对顾欢的《真迹》作批判性的修改,分类集成传播上清派的真人(神仙)的神谕。《真诰》意为真人口授之“诰”,由七编组成,收入杨义与“真灵”们聚会的故事、“真灵”们的训戒、修行的要领、道教的地理说、杨义与陶弘景自己的著述等。从采用《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章,可见佛教的显著影响,据认为是取儒、佛二教对上清派的教理加以体系化。是了解上清派的历史与内容的最重要的资料。

783.神秀
(?-706年)北宗之派祖,谥号大通禅师。俗姓李,尉氏县(河南省)人。武德八年(625年)在洛阳的天宫寺受具足戒,参拜蕲州东山的弘忍时已五十岁了,跟随六年而嗣法。咸亨五年(674年)弘忍圆寂后,悄然隐退,仪凤年间(676-678年)住荆州玉泉寺。不久住荆州江陵当阳山,出名,久视元年(700年)由宋之问奏请被召入京,第二年在洛阳谒见则天武后。也受到中宗、睿宗的召见,被称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荆州玉泉寺得赐度门寺,尉氏县的先祖宅设置成报恩寺。神龙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圆寂,僧腊八十。禅宗的谥号自神秀始。据传《观心论》为神秀之作。

784.审祥
(生卒年不详)新罗人。出家后入唐,日本天平年间到日本,住大安寺。大概带去许多经典,现存很多东大寺写经所拜借的记录,由此得知一部分(日本)最初的华严学典籍。天平十二年(740年)应良辩之请,在东大寺的金钟道场讲《华严经》。据说有奇瑞,受到圣武天皇的祝贺。著作有《华严起信观行法门》一卷。

785.信心铭
一编,三祖僧璨撰。大正藏四十八卷。由四言146句584字组成。本书由诗文写成,歌咏禅思想的核心,开头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叙述自古以来佛道的终级,受到许多禅者的关心。对是否为僧璨之作,并无确证,但百丈怀海(814年圆寂)、清凉澄黄檗希运、临济义玄、赵州丛谂等曾加以引用。收于《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属《四部录》之一。真歇清了、中峰明本的注释书受到尊崇。古写本已知有敦煌本S4037、S5692、P2104、P2105、P4638。

786.镡津文集
十九卷,契嵩(1007-1072年)著。大正藏五十二卷。书名取自契嵩的出生地镡津(湖南省)。契嵩为禅宗云门宗人,也通晓儒学,对当时盛行的儒者排佛论加以反驳,解说儒教与佛教一致说。本书中到处可见儒佛一致说。他的儒佛一致说对规定宋代以后的佛教面貌有很大的影响。本书的内容如下:卷首收入陈舜俞所选的契嵩传记,卷一到卷三收录“辅教篇”,解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教五常的一致性,另外卷十四到卷十六反驳中唐排佛论者韩退之[愈]之说,另外收录许多论著、书信与诗文等。

《中国佛教史辞典》(060. 771-777)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71.寺领
指寺院所有的领地,是主要的寺有财产,亦称寺田、寺庄。原则上不问上下,由信者的布施而形成,随着教团的发展,也由僧侣积极地进行获取与扩大。尤其在唐代、宋代,寺院利用其免税特权与贵族勾结,使寺领显著增加,成为招致国家财政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例如唐代的睿宗(710-712年)禁止官人、百姓将庄田、宅舍向寺院、僧尼布施,玄宗(712-756年)禁止在王公、贵族的庄宅设置寺观。然而,随着均田法的崩溃,以后寺领日益增大,这一倾向一直持续到时代初年。

772.支娄迦谶
(生卒年不详)安世高在洛阳进行小乘系佛典翻译的同一时期,来到洛阳的译经者中最有名的是支娄迦谶(Lokaksema,支谶)。他出身于大月氏国,根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的“支谶传”,汉桓帝末年来洛阳,灵帝光和(178-184年)、中平(184-189年)年间译《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首楞严经》三经,另外根据道安的调查,《阿阇世王经》、《宝积经》等十余部经大概也是支娄迦谶所译。批判小乘教,因而翻译新兴的大乘佛教诸经典。出身的月氏国以印度西北部为中心,跨越印度西部INDAS流域到中部的冈吉斯中游。当时的贵霜王朝,将领土扩大到帕米尔的东西部,正是该王朝的全盛期,著名的迦腻色伽王在位,全力保护佛教的兴隆,大致相当于桓帝、灵帝时代。这一地域的佛教徒兴起向丝绸之路各国、并进而向中国东进宣教的风潮,也是自然的趋势。且说对于支娄迦谶译出的经典,《出三藏记集》在道安所举之外加上二部,共举了十四部。译出的经典中,重要的是《道行般若经》,是《般若经》系经典的初译。这一译本大概是由印度的竺佛朔诵读、支谶等翻译的。般若系的经典经由魏晋时代的玄学清谈(谈论老庄的学问)为媒介,受到汉人知识分子的注意。另外,《般舟三昧经》是以西方的阿弥陀佛为对象,解说集中精力念即见阿弥陀佛、且听到法,在中国佛教史初期导入阿弥陀净土信仰,成为东晋慧远的庐山东林寺的念佛结社的主要指导经典。另外,《首楞严经》在四、五世纪的知识分子佛教徒中间流传、讲读,据推测尤其对中国佛教的大乘化给予了很大的影响。

773.地论学派
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是以世亲的《十地经论》作为所依之论加以研究的大乘学派。六世纪初,以《十地经论》译出为契机而形成,七世纪初为止流行于北朝。《十地经论》是北魏永平元年(508年)起到四年,由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佛陀扇等翻译,由于译出时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在教理上的见解不同,两师有各自不同的传承,成为地论学派分为南道、北道二派的原因。当时从相州入洛阳有南北二条道,继承勒那摩提之说的慧光在南道,因而慧光的系统称为南道派,另一方面,继承菩提流支的道宠在北道,因而他的系统称为北道派。地论宗除《十地经论》之外,还根据《楞伽经》与《起信论》标榜如来藏缘起说,在教学上的差异是,北道派视阿梨耶识(Alaya-vjnana)为真妄和合识,取九识说;而南道派将此视为净识,取八识说。虽然前一系统中,道宠的门下有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志念等,但似乎不怎么兴盛,其事迹也不太清楚。与此相对,南道的慧光门下有法上、僧范、道凭、慧顺、灵询、道慎、昙遵、昙隐等,才能出众者很多,十分兴盛。其中,法上与其弟子慧远是南道派教学的确立者。隋代初年,由昙迁在北地传播《摄大乘论》以后,摄论宗一在北地弘扬,摄论宗以第九蓭摩罗识为净识,建立了九识说而与北道派之说相一致,因而北道派合并到摄论宗中而消亡。另一方面,慧远在晚年,以摄论的第七阿陀那识补充地论教学第七识的性格不彻底性,南道派也摄论化了;到了孙弟子灵润时,转向摄论的地论学者多了起来,随着摄论宗的势力的兴盛,南道派事实上已经消亡。

774.四论玄义
→大乘四论玄义

775.真慧寺
位于湖北省蕲州黄梅县东北,亦称大中东山寺、五祖寺,甲刹之一。唐代时禅宗的五祖弘忍开创,由宣宗之敕,营建名为大中东山寺的伽蓝。此山亦被称为冯茂山、五祖山、东山,山中有授法洞、讲经台、白莲峰、洗手池等古迹。到了宋代景德年间(1004-1007年),得真慧寺的寺额,五祖法演(?-1104年)住此,发扬杨岐派之禅。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两次遭火灾,之后曾试图修复。

776.真可
(1534-1603年)自号紫柏,字达观,俗姓沈,嘉靖二十二年六月十二日生于吴江(江苏省)太湖的摊欠。十七岁出游,师从虎丘僧明觉,又外出游历,听到有一僧人读张拙之偈“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大疑,在一次斋时大悟。接着在匡山学习法相,参拜燕京的遍融,万历三年(1575年)寻访大千常润。致力于稜严寺的复兴,在五台山、径山刻大藏经。万历十四年七月,在东海那罗延窟访问憨山德清。之后二人交友,立志禅道复古。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圆寂,终年六十一岁,僧腊四十一。著有《全集》二十九卷等。

777.真观
(538-611年)字圣达,俗姓范,吴郡钱塘人。幼年通晓诗礼与儒、道群经,投义兴的生师、落发,跟大功德寺的贞师学《十诵律》,跟华林寺的园师学《成实论》。后来跟兴皇寺法朗学习达数年。在钟山访问开善寺的大忍,也曾听辩、勇二师讲学。在兴皇寺开二谛之宗,傅绎等学士皈依。住东夏的香严寺,讲《涅槃》。写信给徐陵,上奏停止教团肃正。与天台智顗为法兄弟,在智者被召到宫中后,致力于讲席。受到隋文帝、秦王等的欢迎,以病为由推辞。回众善寺,594年应刘景安之请讲《海龙王经》求雨。与道安在灵隐山的石室中头陀,陈伸宝建寺,号南天竺寺。常讲《法华,当作心要。611年接受李子深之请,讲《大涅槃》而圆寂。接受杨素的皈依。有各种导文二十余卷、诗赋碑集三十余卷。

《中国佛教史辞典》(059. 761-77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61.肇论
一卷,僧肇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僧肇在晚年接连著有四编,即(1)“物不迁论”,(2)“不真空论”,(3)“般若无知论”,(4)“涅槃无名论”,称为“宗本义”,作为概括的僧肇佛教见解的根本义的论书。现行本以上述(1)(2)(3)(4)为序,但在《高僧传》等中著作的先后顺序为(3)(2)(1)(4)。在“般若无知论”的开头,叙述根据《大品般若》的译出,来说明向来不同见解很多的般若的真义。作为最早期的作品,还曾呈给罗什;庐山的刘遗民送来对此编的质问,现行本中附有这一质疑应答。“物不迁论”与“不真空论”中引用《大品般若》、《大智度论》、《中论》等新译经论,从般若之智的立场,看一切之空寂。写“涅槃无名论”时,罗什已去世数年,无法向师请教,叙述的是涅槃之义,呈给姚兴。对于此论,汤用彤、石峻两位中国学者怀疑是否真撰,Liebenthal提出是后世继承此论后、作过部分修正,但横超慧日对这些观点一一加以反驳。另外,对“宗本义”的真撰也提出了疑问,吉藏的《中观论疏》与灌顶的《涅槃经玄义》中引用各论书之名,各论是分别流传的,应当是从梁末到陈时,在江南汇总成现行本。从慧达的《肇论疏》开始,从唐代到时代,元康、遵式、净源、文才、德清等著有许多注释书,日本也有奈良时代的智光所作《肇论述义》。

762.摄论宗
以《摄大乘论》为根本典籍的学派。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由真谛(499-569年)译出无着的《摄大乘论》三卷及世亲的《摄大乘论释论》十二卷,摄论宗是以这两论为中心,在南地的真谛门下所形成的学派,门下有慧恺(518-568年)、法泰、道尼等,不过当初并无在南地以外流传的形迹。然而,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武帝一进行破佛,北地的地论宗学僧就成群结队地逃往以建康为中心的南地,有了与真谛门下接触的机会。后来,隋统一天下,他们回归北地,形成了北地摄论宗的流传,令人注目的是,其中多半是由地论宗南道派转向摄论宗的。嚆矢是昙迁(542-607年),开皇七年(587年)应敕回长安,住大兴善寺,成为摄论宗北土开宗之祖,其门下很多,活跃于隋代到唐初。靖嵩(537-614年)原来也是北地地论宗南道派的,在南地跟随真谛的弟子法泰,学习以《摄大乘论》为中心的唯识教学,在北地传播其成果,他的系统顺序是从智凝到僧辩。与昙迁、靖嵩具有相同经历的,另外知道的还有法侃、道奘等。真谛门下,将其法脉直接传播到北地的人是道尼,开皇十年(590年)应敕住长安大兴善寺。他继承真谛在翻译《摄论》的同时倾力于《俱舍论》的风气,他的学风由道岳(568-636年)继承。唯识教学由真谛最早在中国系统化传播,由这些摄论宗门下得到大力研究,但在很多场合,受到原已扎根的地论宗素养的影响,似乎有很强的折衷倾向。玄奘(602-664年)成长于这样的时代,最终决意留学印度,在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后,一传播新译的唯识教学,摄论宗的法系就绝迹了。

763.肇论疏
三卷,元康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对僧肇的《肇论》的注释书,继陈代慧达所撰《肇论疏》之后,在众多的疏中,因忠实地解释而得到很高的评价。著者元康是贞观年间(627-649年)活跃于长安的三论宗学僧,住大安国寺,著有三论各自的疏、《三论玄枢》等。宋代遵式的《注肇论疏》与晓月的《夹科肇论序》等,根据本书之处很多。据认为,扬州白塔寺的玄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加以勘校,由日本的大乘大德法师加以流传,现行本中,混有玄湜所写文字。

764.成论大乘师
意为将鸠摩罗什所译《成实论》当作大乘论书加以研究的人。特别是如三论吉藏等将《成实论》作为小乘的人,对梁代成实学派的人所用的批判性的呼称。

765.诸经要集
二十卷。大正藏五十四卷。唐代道世(?-668年)撰。从诸经律论中,分类纂集30部185缘事项的有关要文。以梁代宝唱所撰《经律异相》为规范,道世后来大成《法苑珠林》一百卷。不过关于著者,在《诸宗章疏录》卷上中,记为道宣撰。

766.蜀版大藏经
北宋所作大藏经之一,是受北宋太祖之敕命,在蜀地(四川省成都)历时十二年(972-983年)开版雕印的大藏经,亦称《北宋敕版大藏经》,略称《蜀版》、《敕版》。是最早的刊本大藏经,成为后代大藏经的标准。其全貌不明,但恐怕包括《开元录》的“入藏录”的5048卷480帙,宋代新译的279卷30帙,以及《开元录》中没有入藏的宋代以前的译经259卷27帙。曾入宋的东大寺奝然带新完成的《蜀版》一部回到日本,但现已散佚,只留下片断。《蜀版》的样式为每纸二十三行十四字。

767.处寂
(648-734年)净众宗。俗姓唐,称为唐和尚、唐禅师;《宋高僧传》中作姓周。绵州(四川省)浮城县人,代代名儒门第,十岁丧父。出家,师从智诜;《宋高僧传》说师从宝修禅师。北上作头陀行,据说去长安,受则天武后诏入内,得赐袈裟。回四川,在资州德纯寺教化众生。开元二十二年正月圆寂,终年八十七岁;《历代法宝记》中记圆寂年为开元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六十八岁,因为异本作开元二十年,生卒年则为669-736年或者665-732年。弟子有净众寺无相。不过,从处寂传开始,净众寺系的传含有不明部分。

768.徐同卿
(生卒年不详)隋代晋府的祭酒。撰《通命论》二卷,内容是融会儒教的命运论与佛教的因果论。

769.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二卷,陈代慧思述。大正藏四十六卷。智顗之师慧思的思想是极为实践性的。本书强调一切佛法的三昧门都由坐禅而生,以这种坐禅作为四念处,将四念处观立足于般若空观,借助于天台的表现的话,就是解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判别【差别?】的一心三观,根据慧思自己充满辛苦的佛道体验,追求彻头彻尾的般若空观,以实现般若的本性。无诤即般若之空的意思。

770.师利
(生卒年不详)唐代则天武后时三阶教的僧侣。景龙元年(707年),将《像法决疑经》与玄奘所译的《佛临涅槃记法住经》等加以糅和,伪作成《佛说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一卷。后来不得已而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