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Library上的《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

    见到雨僧为《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做了条记录上载到了OCLC(谢谢!)。然后很激动地在WorldCat上用自己的名字查到了这本书。然后想到用雨僧做好的记录,在Open Library上也给咱的书做一条记录。用了豆瓣上丫枝拍封面照片。结果就是这个:

   

    比较遗憾的是,虽然如Open Library上声称的那样,“One web page for every book”,但在其界面搜索,却查不到这本书,只能通过上面的链接看到。
    中文只能在8080端口做才能提交成功。而且,author不能用中文,所以by后面空着,“图书馆2.0工作室”只能放在contributor那里。
    
    另外一个发现,Open Library首页声称,目前已经有7,254,000册书了,其中234,857有全文。

新一代OPAC案例分析·北京高校编目研究会

    上周在北京参加CALIS联合目录专家组/质量控制组研讨会,周五应邀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编目研究会作报告。胡宁和我联系时,问她需要我讲什么,她说就讲桂林数图研讨班上的OPAC2.0。
    虽然那个PPT早已上网,开会时也有直播,但其实关注这些所谓“网络图书馆学”的人,在图书馆界只是极少数。尽管之前从未炒过冷饭,但想来针对不同的受众,炒炒也无不可。在自己而言,没时间做成扬州炒饭,就只略添些盐和葱花加加热,用最新资料做了更新,改名“新一代OPAC案例分析”(OPAC2.0案例分析(2008版))。

    之前孤陋寡闻,不曾听说哪里还有编目研究会。会前会后向研究会几位了解情况,得知研究会属北京地区高校图工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年举办二次活动,分别是年会和报告会。报告会PPT上网,还曾出版过年会论文集。
    看研究会网站,在“经验交流”栏目下,有2002年以来的二十多个报告PPT,内容紧跟研究热点,很值得一看。

关于论文集,目前已知有三辑(第一辑信息未找到):
新形势 新思考 新实践——北京高校编目研究会2007年学术论文集
当当网上有目录,内容简介称“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出版过两本学术研究论文集”。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研究(2000)
研究会网站上有目录,序言称“本书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学会编目工作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辑”。

为什么不为《四库全书》编子目──也谈丛书子目的编目

    看到书林清话的“编目部,你们在干什么?!”,特有感慨。对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不能一概而论,但其表述方式,让人又一次感受到图书馆不同部门与专业之间隔膜之深。或者说虽然同在图书馆工作,却往往只觉得自己工作辛苦,而缺乏体谅其他部门同事之心。象美国国会图书馆那样,在"书目控制未来报告"出来后,其他专业馆员为编目员打抱不平的事情,在我们这儿大概是难以想象的。

    书林清话提出的为丛书编子目的问题,确实应当引起图书馆的重视。
    整套编目的丛书,不止大型丛书,都应当编子目。图书馆以往确有不重视为丛书编子目的现象,甚至有一些丛书,其实是编了子目的,但读者查不到。究其原因,是编目员常不免埋头于编目事务,不大注意读者查询、系统设置这类问题,编制好的子目没有提供题名的检索点。以前本馆的《民国丛书》就是这样的状态。

    可惜为每一套丛书编子目只是理想状况。在人力不够的情况下,对于已经编有目录或索引的大型丛书,整套著录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书林清话愤愤于图书馆没有为《四库全书》这样的书做子目,想当然地认为编目员是因为“没有数据套录,不好编”。虽然各馆情况不同,但书林清话所言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
    整套编目的《四库全书》记录不难套到,套录不到的应该是逐种编目的。经查《四库全书》收录文献3503种,可能占图书馆年收藏文献种数的1/N。对大多数图书馆而言,此处的N为个位数,也就是通常一个或数个月的编目工作量。如果要为《四库全书》中每种逐本编目而使其他文献编目积压,馆长肯定要向编目部问责的。
    如果纯做子目,只要在整套记录下提供各个题名检索点即可。但3503个题名,并非现有MARC记录或者图书馆集成系统所能允许的,因此至少需要分拆成XX条记录,并加上子目的检索点。做子目工作量与单种编相比自然要小一些,但对于特定的编目员,或许意味着自己的工作量指标会因此而难以完成──这种话或许摆不上台面,但其实是很现实的问题。编目员大概是图书馆唯一的计件工,不能只要求他们无私奉献。
    因此,就目前而言,大型丛书编子目的问题从根本上看是要速度还是要质量的问题。因而或许根本不是编目部的问题,而是馆长的问题。

    其实做子目的必要性在于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有某种文献,而不是查询某文献收录在某大型丛书的某一卷册中。如果确知某丛书收录某种文献,只要到图书馆查其目录或索引就可以确定了──反正使用纸本图书本来就是要到图书馆来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看《四库全书》的谦谦君子没有造反。
    更何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大大地有名,以至在网上就可以查到(百度国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参见:纳兰的BLOG:也谈《四库全书》的编目(update 200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