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图学会年会笔记

年终,又是上图学会年会时。早上离家匆忙竟忘带手机,还好包里有个小本子,G同学又借我一富余手机,记笔记、拍PPT,逛会议所在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照相,什么都没耽误。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融新汇智 阅往知来

开幕式致词、表彰、颁奖、新一届理事会介绍不提(学会网站上还没有第九届理事会名单),只讲上午2个主旨报告。
刚离任的上图吴建中馆长报告《图书馆转型:挑战与机遇》,“图书馆随学术交流体系/学术范式的变化而变化”的观点,当为对图书馆学基本立场的重申。报告中依然是满满的新知,诸如“ALA2016十大新闻”[参见建中读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2016年度十大新闻]、ALA“大学图书馆未来5年空间改造预测”等等。期待PPT上网后再按图索骥。
复旦大学陈思和馆长报告《以科研服务为中心——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设想》。标题是以科研服务为中心,实际也包括专业教学(采购以专业为首,包括教材、专著)和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不支持生活、休闲类阅读(由其他图书馆满足需求)。这是首次听陈馆长报告,听他讲和图书馆每个部门都有过交流,为详细了解学科馆员制度到上交大馆调研、与清华大学馆长交流,不免有所感慨。报告没有PPT,大致记录4点设想1、直接服务科研(学科馆员);2、自建特色资源库(人民公社资料,知青书信,方言发音等);3、为领导决策提供情报(提到本馆陈大康馆长在任时的工作);4、提升馆员自身科研。(因陈馆长提及,网上查到他1970年代在卢湾区图书馆/明复楼的旧事,似出自《申江导报》)

年会主题中“阅”特别体现图书馆现状。下午本届4个分会场有2个是阅读推广专场,另2个也有报告直接或间接涉及,大热至此。一向对此无感,今年中图年会《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进展(2005-2015)》发布时不曾下载阅读,今天下午却忍不住先去阅读推广委员会分会场听主要执笔人李武介绍此白皮书。记下几点:1、研究主体:高校馆>公共馆,业界>学界(考虑到业界人数远远大于学界,不知道这是不是普遍现象);2、核心期刊发文、引文5次以上:学界未高于业界;3、总结展望3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特定人群研究,运用科学规范研究方法。(白皮书官方下载
[2016-12-24补充] 在分会场取了一本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会刊《清阅朴读》(2016.09/No.2),上面有访谈《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此刊原属青浦图书馆,委员会成立后成为会刊——未找到会刊电子版。

下午剩下的时间都在学术委员会分会场。
前2个报告是嘉定馆黄莺和静安馆张洁。公共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下,真个是“融新汇智”,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得风生水起。远观就好。
交大黄镝报告《资源绩效评估与决策》介绍他们评估外文书刊、中文期刊绩效的ERS系统,也提到2015.9-2016.1用Ebrary电子书PDA实践。ERS系统从书刊的外部评价、分学科的文献保障率,到该校读者利用下载、该校作者引用体现的绩效,数据协同做得相当充分。一个词:专业!听完后就觉得本馆应该买来用——当然要用起来,还需要投入人力做本馆用户的基础数据。
复旦殷沈琴报告《政府开放数据的挑战与机遇》继续某年对复旦社科数据中心工作的介绍,但主要部分是讲政府开放数据本身。可与ADLS 2016陈涛报告参照(第十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
复旦常然报告《CALIS政策声明与高校图书馆RDA实施研究》,估计现场没几个人懂(我不禁反思自己讲RDA、BIBFRAME时听众中有多少人懂)。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英国RDA政策声明中有32%可由编目员判断,相应的CALIS只有1条。
东华大学陈惠兰报告《基于客观数据的决策支持与评价探索》,介绍他们自2007年开始的学科发展态势、人才、学科国际竞争力评价。陈馆长一再邀请大家到馆交流,可以想见她对陈思和馆长讲“为领导决策提供情报”时提华东师大而不提东华的郁闷——因为东华实际上更早,并且早就在期刊发文,竟然还是被无视。

陈馆长很nice,配合主持人骆永成(她的馆长助理)早早地结束报告,让与会者愉快地在4点半之前离开了会场。

LD4PE项目&“关联数据能力指标”

LD4PE(Linked Data for Professional Educators,针对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关联数据),IMLS资助项目(2014.12.1-2016.11.30),由DCMI教育与推广委员会(DCMI Education & Outreach Committee)承担。项目内容包括开发“探索关联数据”网站,支持结构化发现在线学习资源。网站核心是关联数据的能力框架,支持根据特定技能与知识、索引学习资源。“探索关联数据”开发团队以华盛顿大学为首,参与者包括肯特州立大学、DCMI、韩国成均馆大学、OCLC、Elservier和Synaptica。(Project Charter

Exploring Linked Data 网站主体部分“关联数据能力指标”(Competency Index for Linked Data)。
能力指标(CI)为4级结构,即:主题簇 Topical Cluster » 主题 Topic » 能力 Competency » 基准 Benchmark
简单理解即:对于某个主题(第1-2级),应当具备什么能力(第3级: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具有什么样的思维习惯),如何检验是否具备上述能力(第4级:采取什么行动可以达成相关能力)

“关联数据能力指标”有6个方面(2016年5月版):
1. RDF(资源描述框架)基础
2. 关联数据基础
3. RDF 词汇与应用纲要
4. RDF 数据的生成与转换
5. 与 RDF 数据的交互
6. 关联数据应用的开发
详见由范炜联合张永娟、夏翠娟翻译的中文版(不含资源链接)
[update 2017-9-18: Github上的中文版]

“关联数据能力指标” 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清单,而且是相关资源的组织框架。各级标题后数字表示资源数量,点击每一级会显示相应的资源链接。因而既可以用来检验自己的关联数据知识、查遗补缺,也可以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编制培训资料的起点,或者作为学习者了解相关知识、查找相关资源的入口。

刚结束的ADLS2016(第十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有一小时的“关联数据能力指标培训”环节,曾蕾教授和中文版译者范炜作了使用讲解与演示。据称注册后可以添加新的资源并作评价,也引入用户贡献内容了。

垃圾OA出版者:Science Publishing Group

最近一个月持续被Science Publishing Group旗下的各种期刊骚扰,每日收到数个邮件,不同的发件人、几个相似的模板,主题、行文大同小异,为一批批不同学科的期刊征求编委、审稿人。尽管邮件大多被垃圾邮件网关挡住,但被挡邮件也还是要去看一眼的,不胜其扰之下今天终于下决心点击邮件后链接,在线填写表单退订——尽管从不曾订阅过。[update 2016-12-1: 昨天发文前特意去确认没再收到邮件,没想到垃圾就是垃圾,退订后继续来骚扰,完全没有底线!]

Science Publishing Group与著名的Science完全没有关系。用Bing查Science Publishing Group,第1个结果是出版机构本身,第2个结果就是揭露这家出版机构的博文,出自Scholarly Open Access博客——如博客名称所示,专注于学术OA,经常揭露垃圾OA期刊。这是该博客第3篇揭露SciencePG的博文,提醒年轻的研究人员勿向其投稿:
Science Publishing Group: A Complete Scam (2016-5-24)

根据Scholarly Open Access博文,SciencePG在2012年开张时一气创刊52种,光教育就有4种。目前旗下有250种期刊,都有着吸引人的题名,大量刊名以“Advances in …”“Frontiers in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起始。该网站还接受专辑投稿,可以包下某刊的一期;当然也可以出版图书。

那些推广邮件主要宣传成为编委和审稿人的好处:1、名字会出现在我们网站上;2、与来自全世界的其他审稿人和编委有更多学术交流;3、 获取最新科学信息;4、投稿会得到特殊对待。名字挂在这种名声不佳的网站上,显然没有什么益处,当然或许可以糊弄不知情的人。中间2项,尤其是第3项基本上是搞笑了。至于投稿的特殊对待,网站上说明是费用优惠20%。

该机构以吸金著称——学术OA博主称之为掠夺性出版商(predatory publisher),看了下“文章处理费”(APC)标准,依作者所在国收入水平分为4档。中国属于中高收入国家,2016年每篇220美元;明年将涨价2次,并且是飞速增长:2017年1-5月每篇270美元,2017年6-12月470美元。如果要文章的印刷件,费用另计。在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里,非SCI/Ei收录的OA刊应该没多大价值,不知道为什么要花钱在上面发文章?

顺便说一句,以我近年评审本学科职称论文的体会,E文的绝大多数达不到国内核心刊水平,尤其是E文的会议论文——被检索刊物收录也改变不了其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