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57. 741-75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41.章炳麟
(1866-1936年)清末到民国的学者,又是革命家。浙江省余杭县人。醉心于顾炎武,也被看作清朝考证学的集大成者。又作为革命家,与孙文、黄兴并称革命三尊。先参加康有为等的新政,但后来对此严厉批判,接着攻击光绪帝而入狱。在狱中,特别学习佛教的唯识思想,主张无神论。到民国政府时,就任枢密顾门[问]等职,晚年隐退于上海,宣扬国学。著作收在《章氏丛书》中,有关佛教的论文也很多。

742.正法华经
十卷,竺法护译。大正藏九卷。西晋太康七年(286年)译于长安的十卷二十七品的《法华经》,亦名《方等正法华经》,是在中国翻译的最古的《法华经》。就影响后世这一点来说,不能与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406年译出)相比,但对《法华经》的比较研究来说,是重要的资料。根据《出三藏记集》所收的“正法华经记”,担任笔受的是优婆塞聂承远、张士明、张仲正三人,天竺的沙门竺力、龟兹的居士帛元信参校。由于本书的译出,一方面竺道潜、于法开、竺法崇、竺法义、竺道壱等《法华经》研究者辈出,另一方面,以其中的一品“光世音菩萨普门品”为基础,观音信仰普及起来。

743.祥迈
(生卒年不详)元代人。字如意,出身于太原的呼延家,生于代郡(山西省)。九岁出家,住蓟州北盘山甘泉普济寺。顺宗至元年间,在雪峰禅寺著《辩伪录》五卷。

744.胜鬘经
一卷,求那跋陀罗译(436年)。大正藏十二卷。Srimaladevi-simhanada-sutra,全名《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广方便经》。为大乘如来藏系经典中的代表性经典之一,解说根据如来藏的一乘思想。本经以向在家的胜鬘夫人说法这一点,表明大乘佛教的在家主义,自古以来广为普及,在中国译出以后,屡屡得到讲说、注疏,注疏类中现存有净影寺慧远的《义记》二卷(下卷—敦煌本P2091、3308)、吉藏的《宝窟》三卷、基的《述记》二卷及敦煌出土的注疏三部,日本也传有圣德太子的《义疏》、普寂的《显宗钞》。汉译中除上述以外,还有唐代菩提流志所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会[回]的改译本,但求那跋陀罗译本得到长时期的流传。梵本已散佚而不传,但《宝性论》等有引用,西藏译本与唐译本内容近似。

745.胜鬘宝窟
六卷,吉藏撰。大正藏三十七卷。是对刘宋的求那跋陀罗于元喜年间(435-443年)所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广方便经》的注释,亦称《胜鬘经宝窟》。撰述于中国的《胜鬘经》注释书非常多,现存的除本书外,仅有慧远的《义记》、基的《述记》、明空的《上宫疏私钞》与敦煌本数种,而以本书最为详尽,是开皇十八年(598年)前后吉藏住扬州的慧日道场时的撰述。日本的普寂评述本书的精致之处,着重圣德太子的疏,著《显宗钞》。在经文解释时,展开教义上的要论,阐明三论宗的立场。

746.净名经
把维摩诘(Vimalakirti)译为净名。如同吉藏有《净名玄论》与《维摩经义疏》两种著作那样,二个名字都使用。玄奘译为无垢称,但玄奘以后也以净名经的呼称更常被使用。

747.净名玄论
八卷,吉藏撰。大正藏三十八卷。解释《维摩经》的要义。粗分为三科,第一名题、第二宗旨、第三会处,各设细目进行论释。吉藏有对本经的注释《维摩经义疏》、《维摩经略疏》等,但(本论)被视为其中成书最早的,据推断是在移居长安不久也即开皇二十年(600年)前后。另外对本书,日本奈良时代的元兴寺智光著有《净名玄论略述》。

748.昭明太子
(501-531年)谥号昭明太子,姓名为萧统,字德施,梁武帝的长子。年轻时即有很高的才子声誉,通晓儒、佛二教,也长于诗文。尤其对佛教有很深的理解,请名僧们讲论。自己著《解二谛义》,让当时的名僧论述时,有光宅寺法云与庄严寺僧旻等二十多家对其说加以论述。同样的《解法身义》,由招提寺慧琰等六人之说被收录在《广弘明集》卷二十一中。流传有很多著书,但以编纂《文选》三十卷而著名。

749.成唯识论
十卷,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大正藏三十一卷。对世亲(Vasubandhu,五世纪前后印度的唯识论师)的《唯识三十颂(Trimsikavjinaptikarika)》的注释书,推测梵文原题为《Vijnaptimatratasiddhi(毗若底摩咀剌多悉提)》。本来并不存在独立成书的梵文原本,对《唯识三十颂》,安慧(Sthiramati)与护法(Dharmapala)等(法相宗的传承中属十大论师)各著有注释书,在玄藏留学印度时(七世纪前半叶)还存在,玄奘从护法的立场,总结成一书译出。显庆四年(659年)译出,当时玄奘已是五十八岁的晚年,对于本书的译出有以下传说。据说玄奘先打算与神昉、嘉尚、普光、基四人一起将各人的注释分别译出,基痛感这样做不可能,向玄奘进言,玄奘就排斥了其他三人,只与基一起以护法的释本为基准,取其他注释,译出成一书。然而与现存诸文献比较,例如安慧释本与《成唯识论》中的造论趣意,除个别地方之外相当一致,再如在《成唯识论》中,如护法说所描述的典型“四分说”在护法的其它著作中未曾见到过,等等,以护法释本为基准的传承受到怀疑的事例还很多。另一方面,在总结成一书时,留有反映玄奘自己留学印度成果的形迹,与其说是单纯的译书,还不如当作玄奘的著作。对本书,基著有《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两注释书,在确立中国的唯识法相教学的同时,也造成了以后法相宗传承中《成唯识论》的不可动摇的位置。对本书历代所作的注释书众多,详细情况见结城令闻的《唯识学典籍志》(308-360页)。

750.成唯识论演秘
十四卷,智周撰,或略称《演秘》。智周(668-723年)为法相宗第三祖,本书是他对玄奘所译《成唯识论》的注释。与基的《成唯识论枢要》及慧沼的《了义灯》并称为唯识三箇之疏。智周与师慧沼一起,针对中唐起兴盛的其它宗,致力于宣扬法相宗的教学,与慧沼的《了义灯》相比,作为注释是《演秘》站在稳健的立场著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