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21.金光明文句
六卷,智顗说、灌顶记,大正藏三十九卷,为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四卷的随文解释。一经一品,分为序、正、流通三段,各品设品题释、说明各品的来意,接着解释其它部分。全卷采用智顗独创的解释法,按因缘、约教、观心三释,细致地说明意义。而且文中到处出现智顗以前的旧师地论师之说,尤其是举真谛三藏之说加以评判,然后讲述真谛智顗之说。由于从头至尾按智顗的三谛实相论说明经的精深意义,因而触及天台教义的种种义门之处很多。属天台五小部之一。
522.严佛调
(生卒年不详)即佛调或浮调,临准郡(安徽省盱眙县)人。幼时聪明好学,出家,由于翻译经典而为时人看重。与安玄一起,天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译出《法镜经》二卷。安玄口译梵文,佛调笔录。晋代道安称他的译业为“佛调所出经省而不烦,全本妙巧”,撰著有《沙弥十慧》。另外,《历代三宝纪》等经录中,除此之外还举出《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等数部,但缺乏可靠性。
523.金錍论
一卷,大正藏四十六卷,荆溪湛然著。与华严的佛性论对质,展开无情佛性说。现存有明旷记、辩才会的《金錍论私记》二卷,智圆的《金刚錍显性录》四卷,净岳的《金刚錍科》一卷,善月的《金刚錍义解》卷中,可观的“金錍义”十编(《山家义苑》卷上)、“颂解金錍四十六门”、“论辅行十义评无情佛性”(《教观撮要论》卷四),善喜的《评金錍》一卷,时举释、法眼会、大真校的《金刚錍释文》三卷。另外,据传有尚贤的《释金錍论》,从义的《金錍寓言记》四卷,如吉的《金錍注》,法登的《金錍十义》,与咸的《金刚辩惑》一卷,子实的《金錍起文》,现不存。
524.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五十卷,大正藏二十三卷,义净于长安二年(702年)译出。为根本说一切有部所传的律义,内容接近《十诵律》,成为插入教训故事的大部的律。与《四分》、《十诵》等旧律不同的是,《南海寄归传》很详细。义净根据本律,要求改变按旧律的律行。另外,有《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十四卷(700年)、《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一卷(710年)、《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一卷、《羯耻那衣事》一卷、《颂》三卷、《出家事》四卷、《随意事》一卷、《杂事》四十卷、《杂事摄颂》一卷、《尼陀那目得迦》五卷、《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破僧事》二十卷、《皮革事》二卷、《药事》十八卷、《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等,现存《苾刍尼戒经》一卷、《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共十八部199卷。
525.西域志
被当作道安(312-385年)所撰,译介西域的地理、物产、佛教事情等(水经注卷二)。另有彦琮所录达摩笈多见闻的同名书十卷(大唐内典录卷五)。
526.斋会
僧侣聚集,从事诵读经典等一定的勤行并布施食物的法会。“斋”原为巴厘语的uposatha、posatha,梵语的uposadha、posadha的译语,亦音译为“布萨”。原义为悔改所犯之罪,谨行、清身心。转义为从戒律、正午前吃一餐,即斋;再转义,变为佛事、法要之际,向僧侣供养食物。据推断刘宋末年(五世纪中叶)前后形成于中国。《梵纲经》卷下中有“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诵读大乘经律、讲说、斋会,求福”,因而当时斋会已经成为重要的佛教例行之事了。
527.崔浩
(381-450年)北魏宰相,字伯渊,清河(山东省)人。跟父亲宏接受古典教育,很早就以实现儒家政治社会为理想。泰常八年(423年)太宗驾崩时,虽一度被赶出朝庭,但与道士寇谦之结交,相互推荐,共为太武帝所重用。两者合作,使帝皈依天师道教,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帝行幸天师道坛,以至接受符录(对未来的预言)。崔浩更进言废灭佛教,使帝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发布废佛诏,强行破佛,后因编纂蔑视胡族的国史而激怒帝,被处极刑。
528.最上乘论
一卷,五祖弘忍撰,大正藏四十八卷,续藏二·十五。敦煌文献中发现为《导凡趣圣解脱宗修心要论》,略称《修心要论》,另外北京本宇四也称《一乘显自心论》。由十四段问答,讲述修心之要点,立足一乘主义,主张一乘即一心、守心为第一。继承并发展了四祖道信所主张的守一,可以说表达了有道信、弘忍禅风的东山法门的主张。这一主张在伪作的《金刚三昧经》中也可见到。文本以铃木大拙著《禅思想史研究》第二最佳。
529.西禅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侯官县西的怡山,亦称长庆院。唐代咸通八年(867年),百丈怀海的法嗣沩山灵祐曾跟随的懒安大安住此地。之后,寺号变为清禅、延寿,后唐时闽主王审知请雪峰义存的弟子超觉大师长庆慧稜作住持;慧稜之后,常慧、妙果大师弘辩、藏用等住。宋景祐五年(1038年)改号怡山长庆院,并于宣和年间(1119-1125年)起被称为西禅寺。后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重建,明末衰败,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加以重修,近年有报告说该寺伽蓝完整,藏有三部大藏经。
530.崔致远
(857-904年?)新罗文豪,庆州沙梁部人。十二岁入唐,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十八岁时举进士,为官而活跃。二十八时回新罗,受宪康王厚遇,但喜好文学更甚于政治,且信奉佛教,在各处名山巡礼,最后于真圣王八年(895年)隐退于伽耶山海印寺,在那儿渡过了晚年。有许多诗文集,现仅存《桂苑笔耕》二十卷。昭宗天复四年(904年)撰述的《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作为法藏传研究最基础的资料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