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11.金刚般若经疏
二卷(一卷),智俨撰,大正藏三十三卷,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亦称《金刚般若经略疏》。成书于龙朔三年(663年)以后。唐代尤其流行的《金刚般若经》的注释书之一,以华严教学的“同教”的立场而著成。以三种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为宗趣等等,可见到独自的见解。另外,根据续藏本末尾所附如宝的跋文(1169年执笔),本书似曾一度在中国本土消失。
512.金刚般若集验记
三卷,孟献忠撰,续藏二·乙·二十二,亦称《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唐开元六年(718年)作。著者为高官,任梓州司马。从萧瑀的《金刚般若灵验记》、唐临的《冥报记》、郎余令的《冥报拾遗》等抄出围绕《金刚般若经》的各种灵验谭,并加上著者实际见闻的事迹,汇集成以下六编:救护编、延寿编(以上为卷上)、灭罪编、神力编(以上为卷中)、功德编、诚应编(以上为卷下)。本书是现存《金刚般若经》的灵验记中最古的,是具体记载当时《金刚般若经》信仰的珍贵书籍。
513.金刚錍显性录
四卷,宋智圆集,续藏二·五·三,全名《金刚錍论显性录》。智圆二十岁入源清之门,学天台的教观,仅二年师即圆寂,幽居于江南西湖畔的孤山,是公然挑起与四明知礼的山家派的争论的山外派学匠。本书是孤山智圆对荆溪湛然所著《金刚錍》的注释书,展开针对山家四明派的山外派的主张。自古由于是山外学匠所著,虽然谈义理时有偏见,但在文句释义方面是《金刚錍》的注释书中相当优秀的,迦山家的人也屡屡使用本书。
514.金光明经
四卷,大正藏十六卷。初传为昙无谶译本(412-432年),其次是梁承圣元年(552年)真谛译七卷二十二品本,其三是北周武帝时(561-578年)耶舍崛多译的《金光明更广大辩才陀罗尼经》五卷二十品本,其四是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宝贵、彦琮、费长房等编集的《合部金光明经》八卷本,其五是阇那崛多译的八卷二十四品本,其六是则天武后的长安三年(703年)义净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三十一品本,等等。以昙无谶译本为基础,智顗著《玄义》一卷、《文句》六卷、《忏法》一卷,现存有知礼、遵式、从义、宗晓、明得等的研究。以义净译本为基础,现存有慧沼(?-714年)的《疏》十卷。特别作为镇护国家、灭罪禳灾的经典。
515.金光明经疏
一卷,吉藏撰,大正藏三十九卷。是对昙无谶所译《金光明经》四卷的简洁注释。本经十八品中,第一序品为序说分,第二寿量品到第十七舍身品为正说分,第十赞佛品为流通分,再加细分,对各品作简装的句释。本书中有以《涅槃经疏》说明之处,显示出与天台智顗的《金光明经玄义》与《文句》不同的理解。
516.金光明经文句记
六卷,知礼记,大正藏三十九卷。为智顗的《金光明经文句》的随文解释。基于知礼之师宝云义通的讲说,参照孤山智圆的《索隐记》(阙本),并以自说加以补足而作成。根据跋文,最后的“赞佛品”为门人(按志磐所说为广智)所追补。著者为赵宋天台山家派的巨头,学识渊博,强调作为天台的重要教义的性恶说、三谛经体、法身有相、三识三观等论目,另一方面对所谓山外的异义也随处?。是探究四明知礼对山外派的主张方面重要的著述。
517.金光明玄义
二卷,智顗说、灌顶记,大正藏三十九卷。以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相五重玄义,概说昙无谶所译《金光明经》的要旨。到唐、宋、五代时,本书出现了详、略二本,一本释名章下有观心释及帝王释(详本),一本无(略本)。当时赵宋天台山外派的晤恩撰《金光明经玄义发挥记》、注略本,把详本的观心释当作后人伪造的,而山家派的知礼持广本,主张为天台的亲说,成为山家山外七年争论的起因。属天台五小部之一。
518.金光明玄义拾遗记
六卷,知礼述,大正藏三十九卷,为智顗的《金光明玄义》的随文解释。为补正先师义通的《金光明玄赞释》及同代的异学智圆的《金光明玄义表微记》的不完备与臆断二个缺陷而著,尤其对智圆的“记”的词鄙、义疏、理乖、事误四个失误加以细致的反驳。知礼用本书驳斥智圆之说,智圆的同门庆昭提出疑问,造成长达七年的问答往复,为山家山外对抗史上的重大问题。
519.金光明最胜王经
十卷,唐义净译,大正藏十六卷。还有昙无谶译四卷、真谛译七卷、阇那崛多译五卷、隋宝贵编集的《合部金光明经》八卷共四本。本经存有梵本,1933年有泉芳璟刊行本,内容与昙无谶译本相近。有三本藏译本。本经在解说金光明忏法的功德的同时,解说由四天王镇护国家与现世利益信仰,不但在中国、就是在日本也大受重用,西域诸国的四天王崇拜、在中国金光明忏法的流行、日本建立四天王寺等,都是以此经为基础的。自古以来有很多注疏类,主要有真谛、吉藏、慧沼的《疏》、智顗的《玄义》、《文句》等。
520.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十卷,慧沼撰,大正藏三十九卷,略称《金光明疏》。法相宗第二祖慧沼(650-714年)在《金光明经》三译本中,按义净译本所作的注释。作为三乘、五姓各别(悟法有五种)的法相宗教学的基础,本经强调合乎唐朝流行的护国思想这一点,被认为是本注释的特征。
513.金刚錍显性录
“……但在文句释义方面是《金刚錍》的注释书中相当优秀的,迦山家的人也屡屡使用本书。”
“迦山家的人”?是“连山家的人也屡屡使用本书“吧?
514.金光明经
”……现存有慧沼(?-714年)的《疏》十卷。……“
据佛学大词典:“慧沼(651~714)唐代法相宗僧。淄州淄川(山东淄川)人,姓氏不详。又称淄州大师。……”
慧沼大师的生卒年应为(651~714)?
516.金光明经文句记
”……强调作为天台的重要教义的性恶说、三谛经体、法身有相、三识三观等论目,另一方面对所谓山外的异义也随处?。……“
”三谛经体“、”三识三观“?天台的重要教义一般表述为三谛圆融、一心三观,或配合为三谛三观。
”对所谓山外的异义也随处?“,随处后面是什么?批判?评破?
513、应该是打字错误,已改;
514、原文如此,就不改了;
516、原书不在手边,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