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中文RDA编目工作由“RDA小组”开展前期准备,RDA小组由“国家图书馆”主导,前十次会议主席为曾淑贤馆长或刘春银主任代,第十一次起为吴英美副馆长,体现出对RDA工作的重视。
自2012年4月成立RDA小组,决议编订RDA中文手册或教材,到今年3月发布《RDA重要中文詞彙用語》,并确定编制RDA中文手册,台湾方面一直在进行中文编目采用RDA的实质性准备工作。日前公布的RDA小组第十三次会议记录,确定了RDA中文手册的工作进程,计划2015年底出版。其中中文范例、中文RDA政策、中文古籍著录方式将是看点。
RDA小組第十三次會議紀錄(20130906):
RDA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于2013年9月6日召开,会议除讨论Section3各章内容外,还确定了RDA中文手册工作进程,在2013年底前分工完成全部Section的内容研析,在12月第14次会议时初步确定RDA中文手册格式。之后的计划是:
2014年1-2月,作手册格式转换与内容调整。
2014年3-6月,根据初稿增加中文范例,同时汇整LC-PCC PS与RDA政策有歧异之相关规则,供未来拟订中文RDA政策的参考。
2014年9-12月,将RDA研析成果初稿送审,并同步进行中文RDA政策拟订及特殊资料如中文古籍等的著录方式。
2015年1-4月,将手册提交咨询委员会。
2015年4-6月,RDA中文手册内容修订。
2015年7月,手册内容定稿、办理后续出版等相关事宜。 预计2015年年底出版。
参见:RDA在台湾(2013年4月13日)
———-附:RDA工作坊资料上网———-
台湾“国家图书馆”于2013.5.21-23举行了RDA工作坊,邀请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成员曾程双修、周小玲和卢文英讲授,3天共20讲。培训资料(讲义、练习及答案、视频)已分别在6月和7月上网共享(除曾老师部分)。
报名时的要求是曾亲身或网上参加过2012年Barbara“RDA講習會”者。从内容上看,确实属于掌握基础之后的深入部分,针对各种特定类型文献,涉及较多的细节,重点当然是与AACR2的差异。所附样例、练习、作业等多针对中文资料,均提供信息源的摩真图片,有助于完整理解答案(MARC记录)。
还要两年哦!真是慢工出细活啊~~~
胡教授,您未来两年的中文RDA研究计划和主要看点呢?(*^__^*)
这是很务实的程序。毕竟大家都有各自主业要做。我们这里还不知何时呢。
胡老师跟踪及时,力度很大,向您学习.jle
🙂
怪事儿哦!
FRBR,IFLA的名称一直是“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书目记录功能需求,可是到了LC的Bibliographic Framework文件里就成了“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sources”书目资源功能需求,难道是LC搞错了?还是把IFLA的名称给篡改了?
英语缩写容易造成理解混乱,据说也是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缺点之一,很多不同的东西一缩写就成了一样的这几个字母了,同样这几个字母组成的缩写,到底指的是什么,其中每个字母到底是哪个词的缩写,常常都搞不清了。
这倒没注意。IFLA的FR系列后面几个把Record改成了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