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普通话的超级霸权,沪语(及很多其他方言)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另一半不是本地人,自家孩子不会讲上海话,也只好认了。但看着周围那些纯上海人的子女也不会讲上海话,或者上幼儿园后越来越多地讲普通话而不会讲上海话了,那感觉只能是干着急——上海闲话迟早得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
然而日前教育部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引用一个上海市语委的调查,说明上海方言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危险:“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学生会说上海话的比例大约为37%,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原来不会说上海话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使用上海话。”
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统计不欺骗人,欺骗人可以用统计”。用同样的数据,可以得出另一个更显而易见的结论:年纪越小,会说上海话的比例越低。因而其结论“在小学、幼儿园里让孩子说普通话,其实不会对方言构成威胁”也是没有依据的,更不能“打消一些人的顾虑”。因为所提供的信息并未说明,数据37%和70%是对同一个样本跟踪调查而得到的,那需要至少8-11年调查时间。如果真做了这么多年的调查,那么提供一个历年各年龄段会讲上海话者的比例,恐怕对上海话的现状更有说服力。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很多孩子不会说方言,是因为父母不会说”,确实如此。然而上海并不是现在才成为移民城市的,从1843年开埠以来,国内外移民涌入,各地方言通行,并不影响上海话的主导地位。我小时候,上海话是交际语,同学间说上海话,一些人在家与父母长辈说自家方言。而现在普通话不但是交际语,更有成为唯一汉语的趋势。
“很多上海家长不愿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说方言,希望孩子很好地掌握普通话”,纯属想象。家长愿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英语,却反对小孩子说上海话?儿子不愿意学上海话,理由是通过学校老师向他们灌输的那句口号:“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小孩子看的电视、听的录音,从幼儿园开始上课的老师,讲的全是普通话,最终的结果是长辈只能跟着讲普通话。
小孩子有很好的语言习得能力,如果提供多样的语言环境,同时掌握多种语言原本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地铁推出上海话报站,语委反对;甚至铁路售票推出多种方言服务,语委也反对。公共服务中英语、日语说得,方言就说不得,似乎意在彻底扼杀方言。
从小不说上海话,“上了大学以后……回到家里反而更多地讲方言”,真是不知从何说起。方言同样包括语音、语法与词汇,从小没学会,难道长大后会突然掌握?现在很多年轻人上海话发音已经不那么正宗了,听听有多少80后把“我”(接近日语的“ご”,)念成“话”吧。更多的沪语词汇对年轻人而言更是闻所未闻,一日在商场听营业员说到“洋盘”,想想被遗忘的上海话真是太多了。那些小孩子即使长大后想到说上海话,最多也只能用变了调的上海音念普通话词汇而已,早已脱了上海话的神韵。
有网友很客观地说,国家语委应该叫“推普促进会或者计划语言会”,确实如此。语言的多样性本是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一定要用计划来规范,千方百计地消解其自然生长环境,结果只能是扼杀丰富多彩的汉语言文化。难道非得要到了“濒危”,才想到去抢救?
参见教育部网站: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 (2007-8-16)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528&infoid=31527
PS:
沪语的没落,原因多多。不能如粤语般形诸文字,肯定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前些日子外出,找了本轻巧的《我们仨》带在身边,看到一封作者用上海话写的信,录于后,也算宣传一下上海话。杨绛本是苏州人,三十年代回国后在上海住了十多年,应该与能用上海话交流吧,写出的上海话还挺“正宗”的:
长远勿见,侬好伐[原文有口字旁],府郎向闹热来西,像十四夜个月亮,大团圆则缺一眼眼,伲两家头搭侬开心。叫伲个臭囡唔带拨侬一块鸡屎(写白字!),几个墨黑糰子(阿辣乡下人,勿识货!),祝过节好!
最后的沪语:看个半懂!
阿拉哦里厢格个小人,到真格是读到高中才会得讲上海闲话格,侬讲怪伐啦?
哪能阿拉窝里厢格小人,读到高中了,不会讲也不想讲上海闲话?外甥囡开始读小学了,倒过来不讲上海闲话了。真是急煞忒人!
迪格大概是环境问题,阿拉囡唔10个号头就去托儿所,一直到初中毕业,老师同学才讲普通话,依自然也讲勿来上海话。到止高中辰光,外头接触范围大了,周遍格大人才讲上海闲话,依就慢慢叫习惯了。
还有高中老师搭依拉讲,多讲上海闲话,对学习英语会话的发音有好处。小鬼头也听进了,到窝里也起劲来西讲上海闲话。勿晓得阿是真格,奈是师范大学格老师,比我伲总晓得多一眼:)
覅讲吴语搭交关外语发音高头有得相通之处,多会種语言(方言)对学习新个语言(方言)肯定有得帮助个。
高中……忒晏唻。
我身边的上海同学似乎都是会讲上海话滴。。
个是制度额问题…解放后多少文化被扼杀…数不来额…
“所提供的信息并未说明,数据37%和70%是对同一个样本跟踪调查而得到的”
一针见血。校园语言环境硬碰硬一代勿及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