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维基≠维基百科。
关于中文维基百科,我曾写过”维基百科搞笑词条“。其实问题并不仅仅在中文版。英文版也不象Mountain暗示的那么完美。
我对于维基百科的所有偏见,正起源于wikipedia的一个词条:Seymour Lubetzky。去年柳别斯基以一百零五高龄辞逝,在google其资料时见到Wikipedia词条,第一部分生平,第二部分贡献,第三部分著作。且不提著作部分,最让我惊异的是第二部分,照录如下:
Lubetzky&aposs theory of cataloging went far beyond the Dewey Decimal System. He divised a colorful yet tactful way of identifying but ordering books where even the most simple person could find it.
完全不知所云,显然是外行所写。当时尚不知维基百科是何方神圣,只惊异于百科全书也可如此随意。
以一个词条否定整部维基百科,似乎无理,但在我看来属管中窥豹。作为专业人员,我只能对本专业的词条给予评价。
据说国外有人对维基百科作一项测试,作者对维基百科网站作了13处修改,结果是几个小时内这些”有意为之”的”错误”均被修正。但柳别斯基的词条虽经过多次修改,直到今天仍是上述模样。与中文版”稻米”的演变差不多。
现在,当我要了解一些较新的内容,仍会使用Wikipedia。但对词条的准确性,总是疑惑的。
虽然我一直质疑维基百科,但却很喜欢维基这种形式。我觉得用维基做百科全书,过于宏大而无法保证其质量。如果在某一限定的范围做事,却是很不错的,比如部门内部的规章制度,比如共同研究某一课题。但是在公共空间中,如Keven所说,”Wiki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民主社群”,而我们现在有吗?大家上网,找灵感、找信息,有心、有志而有闲的志愿者又有几人?一问的期望落了空,最后只能黯然谢幕。他日一问”卷土重来”,还持有同样的信念吗?wiki何时会成为Keven所预言的网络时代第5大美人?
Update:
“博客: 数数比特“:一问在一网”卷土重来”?
哈哈哈哈,调试完成,卷土重来
发表者 一问 在 2004年 12月 12日 [15:27]
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自己不是一个讲求完美的人,但行事还是有一定的原则。在自己的园地里不妨大放厥词,在公众领域还是不敢误导别人。<br>很钦佩Mountain对于维基事业的执着,这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包括理会象我这样的胡搅蛮缠者。<br>我会继续关注维基百科,您就不必理会我了。曾经还想参加关于是否要删除某些词条的讨论。<br> <br>
你说:人物评价始终是很难的,要看很多东西。想写好确实是这样。但如果你能认识到仅提供一种观点,也是一种贡献,那么其实不必要求那么严,也是可以写的。我们有个政策叫做be bold(勇于参与)。<br> <br>
其实,英语水平只是一方面。要知道,人物评价始终是很难的,要看很多东西。已经在柳别斯基词条上请高人改正了。如果哪天有点心得,再去看看能否作点贡献。<br> <br>
?S基的一?????菥褪??]有?T??,大家都可以做,?@?c平常正??的百科全??不同,不只是?<也趴梢??⑴c。??然?@?右灿匈│量?⒉畈积R的弊端,但是我??????相信?G的???菔呛玫摹K?以不要把?S基提得太高!在?S基上面?]有所?^的“我英语水平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了这个忙啊”的?h法。其??只要您能?f得??English speakers基本理解,不管?Z法多麽不完美,您?R上可以看到文章?e人改得越?碓胶谩T??]有英文老??后,?@可能是我提高英文的唯一方法了!有?r??很?@奇的?l?F一些很有趣的英文文法哦。<br> <br>
以前不知道“discussion”,也缺少共同维护的“主人翁”意识,按您的指点玩了一把。谢谢!<br> <br>
我玩英文版的Wikipedia已??有一段?r?g了。改?^很多人的文章,也?念^???^很多新文章。?Z言能力??然很重要,但?K不是?^?χ匾?。如果?l?F有?e?`,不知道??怎?N??,最???蔚姆椒?就是把?e?`的地方剪下,然後?N在Talk的部分,像是?@?樱?<br><br>: "Dogs are minerals." ←狗是?V物<br>: It&aposs wrong. Please correct it. Thank you. I cannot write in English. — ~~~~ (??名加?r?g以示????)<br><br>最後一句要不要加都可以。只要把?e?`的地方剪下,告?V?e人什?N是?e的,????有人把?Φ??│西??上去??br><br>???嗟袅恕?v使自己不??修,也可以????警告牌???e人知道。<br> <br>
多谢提供信息!<br> <br>
正因为它是大家的,所以它可能会有错误。但它也比传统的百科全书更亲切。<br> <br>
维基百科的另一个讨论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讨论说维基百科是大家的,而不只是专家的。也欢迎你前去讨论呀。请见这里:<br><br>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4%BA%92%E5%8A%A9%E5%AE%A2%E6%A0%88#.E6.98.AF.E5.A4.A7.E5.AE.B6.E7.9A.84.EF.BC.8C.E8.80.8C.E4.B8.8D.E5.8F.AA.E6.98.AF.E4.B8.93.E5.AE.B6.E7.9A.84<br> <br>
老槐于Monday, November 22, 2004 at 14:43:25 在论坛上(http://www.lib.pku.edu.cn/guestbook/guestbook-shalong.htm)说:“力推博客的方兴东曾说,Email、BBS、QQ、Blog是网络时代的四种交流方式。在这样一个非常需要交流的学科中,我们为什么要从一而终,而不能同时爱上四大美人呢?”<br>Keven于2004年 11月23日 14 : 47在本博客(http://catwizard.blogchina.com/blog/article_57289.312372.html)的评论中说“我有一个感觉,Wiki可以成为第5大美人”。 <br><br> <br>
象各位那样理解百科全书,倒也是挺有意思的。确实,“稻米”提供了一些不是人人皆知的内容,也很有趣,这也许就是后面的修改者都不忍心改掉的原因了。我不改,是因为我喜欢这个词条,理由就不说了。<br>泅水大象说“要真的拿维基百科当工具来使用的人本身,需要有相当程度的判断力”,我非常赞同。如我在前面链接的文中所说,我也常使用英文版的维基百科,但总有“不放心”的感觉,看了泅水大象之说,茅塞顿开。<br>yacht先生批评我看到Seymour Lubetzky词条中的错误而不改,说得很对。但我英语水平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了这个忙啊。再说百科全书在我看来过于崇高,没有研究也不敢随便写词条。或许过了今天,受了大家这番洗礼,今后会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维基百科。<br> <br>
我把这个Blog的大意贴到维基百科了,下面的网址有维基百科社群的回应:<br><br>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8%81%8A%E5%A4%A9#.E7.A4.BE.E7.BE.A4.E9.A6.96.E9.A1.B5.E6.94.B9.E7.89.88.E7.9B.AE.E6.A0.87<br> <br>
To yacht:先生批评的极是。只是能读不等于能写。在下英语水平很臭,帮不了这个忙啊。再说百科全书在我看来过于崇高,没有研究也不敢随便写词条。<br> <br>
我倒?X得既然?l?F了?e?`?s不?兔Ω倪M的?B度才值得可笑呢。您?f呢?:)<br> <br>
我倒?X得既然?l?F了?e?`?s不?兔Ω倪M的?B度才值得可笑呢。:)<br> <br>
我倒?X得既然?l?F了?e?`?s不?兔Ω倪M的?B度才值得可笑呢。<br> <br>
麦克亨利的比喻绝对称得上经典。百对维基百科,我也时常迷失。<br>多谢Mountain提供信息。<br> <br>
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4-11/25/content_2260542.htm<br><br>其中有一段这样写:<br><br>罗伯特?麦克亨利,前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主编。他把到维基百科上了解某一话题以及确定某些事情是否属实比作“上公共厕所”:“它可能看起来非常脏,让人知道他应该非常小心;或者它看起来相当干净,因此人们会被一种虚伪的安全感所麻痹。人们无法确切知道的是,究竟是谁在他们之前使用了里面的设备。”然而可惜,多年与百科全书销售人员接触的经验告诉麦克亨利,人们似乎对答案的准确性不再苛求。 <br><br>这个比喻比较尖刻,但也确实反映了一定的问题。<br> <br>
确实如此。如上文所说,我也使用wikipedai,是一个参考源。<br> <br>
有这么一个说法,即维基百科始终都处于β版,没有一个完成的状态。Wiki的开放性一方面可以聚集大家的志愿贡献,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贡献的内容在质量上却无法保障。其实这就象硬币的两面。我自己的经验是:维基百科常常可以提供给我有益的信息。<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