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471.北周废佛
北周武帝(560-578年在位)所进行的废佛。武帝为英明的君主,杀死长期握有实权的宇文护(495-572年),独掌政权。如同国名所显示的那样,由于佛教国家富裕,立志讨伐北齐乃至统一中国,其富国强兵的障碍就是佛教的寺院与僧尼。当时道士张宾乘着有“黑取天下”的流言,诽谤佛教;还有作为还俗僧而成为道士的卫元嵩提出平延大寺的观点,上书主张一种在家佛教,进言放心毁佛教。但是武帝很慎重,先于天和四年(569年)在大德殿聚集百官、道士、沙门,进行有关道、佛二教的讨论。第二年甄鸾提出《笑道论》,对道教的这种明目张胆的非难,触犯了龙颜,该论被焚于群臣面前。道安又呈上《二教论》,提出根据儒、佛二教的政策。武帝逐渐厌烦道、佛二教之间无休止的争论,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七日,不仅是佛教、连道教也废止,毁坏经像,令沙门、道士还俗。并在长安设立通道观,可称为国立宗教研究所,决定从还俗的沙门、道士中选择120名通道观学士,但实际上只不过有少数人成为学士。建德六年讨伐北齐,同样断然实行废佛。净影寺慧远论述反对武帝的意见,未被接受,很多僧侣逃往南方的陈国。武帝驾崩,宣政元年(578年)宣帝一即位,就接受任道林复兴佛教的请愿,这一废佛才终止。这一废佛在佛教思想史上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南北朝的以学问与寺院为中心的佛教不得已而转向实践与民众性的佛教。以此废佛为契机,也形成了所谓中国佛教独特的宗派。而儒、佛、道三教对论、争优劣,也成为后世三教谈论的先驱。
1472.北道派
依据《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中从菩提流支传到道宠的一派。由于在北齐邺都中位于北面的地方讲说,而得此称呼。道宠门下据传有四、五个弟子,但不及南道派兴盛。
1473.扑扬大师
《成唯识论演秘》著者智周的别称。→智周
1474.菩萨戒
亦称大乘菩萨戒,对应于小乘声闻戒。大乘的菩萨指努力精进、立志成为佛陀的人,指成为人们理想生活态度的模范的人,指为成佛果而发大心入佛道,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之行,上求菩提、下度一切众生,精进于自利利他的人。这些菩萨所持之戒被称为菩萨戒,也称大乘戒。在内容上,小乘戒是“四分律”中所举的250条僧戒、348条比丘尼戒,而大乘的梵纲戒解说十重四十八轻戒,其基本精神基于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止恶)、摄善法戒(修所有善法)、摄众生戒(救济众生)。受戒的基本[方法]是自己在佛之前发誓受大戒,即自誓受戒。天台智顗著《菩萨戒经义疏》,引用被称为大乘戒经的《地持经》、《璎珞经》对被称为菩萨戒经的《梵纲经》加以注释,在中国佛教中确立了菩萨戒的地位。由于菩萨戒并非僧尼出家者的生活规定,而是佛道、六度之行,僧俗都能用,因而有在家、出家菩萨。中国实行菩萨戒是在东晋时代,僧肇的《梵纲经序》中,有译者罗什的弟子道融、道影等300人受菩萨戒,宋代金陵的建福寺尼法盛从道场寺偶法师受菩萨戒、北魏僧达从慧远律师受菩萨戒,在家者中特别有梁武帝、北齐文宣帝受菩萨,称为菩萨戒弟子。智顗以给隋皇太子晋王广(后来的炀帝)及五十多个州许多出家、在家人授菩萨戒而著名;据说律僧鉴真渡海去日本失败,漂流于南海,巡历广东、广西各地之际,给无数官人、百姓授菩萨戒。[日本的]最澄倾注心血所设立的叡山大乘戒檀,也基于这一菩萨戒思想。
1475.菩萨戒义疏
二卷。智顗说,灌顶撰。大正藏四十卷。亦称《梵纲菩萨戒义疏》、《菩萨戒经义记》,解释《梵纲菩萨戒经》。姚秦罗什从梵纲大本112卷61品中翻译第十菩萨心地品,成为上、下二卷。又从天台的立场,对单独刊行的、题为菩萨戒经的下卷加以注释,用释名、出体、料简三重玄义,构成圆顿大乘戒之根本。本书撰述的时间、地点不明,但《国清百录》中有向王侯、臣下授菩萨戒的记载,与本书的内容合并来看,确实可知本经所说之戒作为在家、出家共通的大乘戒而流传。有关本书撰说的真疑,在细节上还有不明之处。
1476.菩萨戒经
意为解说菩萨受持的戒律的经典,世称菩萨戒经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昙无谶译出的《菩萨地持经》,第二种是被当作鸠摩罗什所译、实为完成于中国的《梵纲经》,第三种是大正藏二十四卷所收的《菩萨戒本》。第一与第二有专门条目,这儿讲述第三种《菩萨戒本》。本书也有二种,第一是《菩萨戒本》一卷,据说慈氏菩萨说、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于姑藏,是从昙无谶的《菩萨地持经》中抄出戒条,以便拿着诵读;第二是《菩萨戒本》一卷,记为弥勒菩萨说、沙门玄奘奉诏翻译,抽出玄奘所译《瑜伽论》四十、四十一两卷的戒条,便于护戒。此两者与其说是翻译,还不如说是模仿所谓小乘戒中的“戒本”,作为大乘戒的戒本,据认为是后人抄录的。
1477.菩萨地持经
Bodhisattvabhumi,十卷。昙无谶译。大正藏三十卷。亦称《菩萨地持论》,略称《地持论》或《菩萨戒经》。本经尽管称为“经”,本来为“论”,据说是无著记录弥勒的说法。详细解说大乘菩萨的修行法,特别是解说大乘戒,因而自古以来尤为引人注目。在中国、日本与《梵纲经》并列受到重视。汉译本除上述外,还有求那跋摩所译的《菩萨善戒经》九卷及玄奘所译《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梵本由荻原云来出版(1930年、1936年),还存有西藏译本。
1478.菩萨善戒经
九卷本与一卷本。大正藏三十卷。刘宋求那跋摩(367-431年)译。与《菩萨地持经》是同本异译,摘录《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按经的体裁加以整理而成,但内容差别相当大。据认为一卷本可插入九卷本的第四卷与五卷之间。一卷本亦称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解说菩萨戒是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具足之后而得到的。解说八重戒,在《梵纲》、《璎珞》中为十重、十波罗夷。基的《瑜伽论略纂》卷九到十二、遁伦的《瑜伽论记》卷十六到二十四被当作指南书。
1479.菩萨僧
高德的有发僧。北周武帝废佛之后,静帝于大象元年(579年)四月下诏,从原来的沙门中选择120名优秀者,命他们在陟岵寺中留发为国行道,由此而设置。九月时,隐于紫盖山的法藏下山,希望谒见,但因僧人形象而不得入内。但是据说知道此事的太上皇宣帝讲,“长发而著菩萨之衣冠,当为陟岵寺之主”。后来杨坚握有实权,大象二年六月同意法藏剃发,第二个月担当检校(?)陟岵寺120名菩萨僧的度僧。由此而废菩萨僧,出家佛教复活。
1480.菩萨璎珞本业经
二卷。大正藏二十四卷。据传为竺佛念译,但被视为完成于五、六世纪的伪经。通过《华严》、《菩萨本行》、《梵纲》、《仁王般若》、《地持论》等之说,解说五十二位的行位与三聚净戒、十波罗夷,解说一得永不失、戒体无尽。由于天台智顗关注此经,而受到与《梵纲经》同样的重视。作为单独的末注,仅存有元晓《璎珞本业经疏》的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