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70. 841-85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841.善书
为民众解说伦理道德的书。宋代以后,以儒、佛、道三教的交流为背景而成书,以因果报应、劝善惩恶为内容。善书根据民众所喜爱的儒、佛、道的某经典,给出易于明了的伦理目标与生活规范。作善书并使之普及的以知识阶层人士为多,这些人站在民众一边,是与民众共生共苦的人。说到善书的代表,是南宋初期隆兴二年(1164年)前后起被介绍于世的《太上感应篇》,以本书为模范,接连不断地作成了许多。有很多作者托名神仙,也有由善人所作、写明作者名的。出现后又消失的善书中,《太上感应篇》与《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三部最为流行。明代以后,变文系统的宝卷作为善书得以流传。

842.善昭
(947-1024年)临济宗。谥号无德禅师,由住持地称为汾阳善昭、汾州善昭。俗姓俞,太原(山西省)人。十四岁父母双亡,出家、受具后,见诸方老宿达七十一人。尤其喜欢论曹洞的宗旨,学于石门慧彻,作五位偈,最后参拜汝州(河南省)首山的省念而嗣法。被长沙太守张茂宗与襄州太守刘昌言(942-999年)请作住持而不接受,淳化四年(993年)首山圆寂后,西河道俗一千余人派契聪迎善昭于汾州(山西省)太平寺太子院。天圣二年圆寂,终年七十八岁,僧腊六十五。有《语录》三卷,其中收《颂古》百则,被当作最早的颂古。

843.全真教
金代兴起的新道教。开祖王重阳(嚞)四十八岁时,从一异人(据说是吕洞宾)处授得秘道,开始修道生活,五十六岁时去山东的宁海州,在当地布教,以马丹阳(1123-1183年)为首的七人(七真人)为弟子,建立了全真教的基础。七真人中马丹阳为第二祖,在联结陕西与山东的黄河流域确立起教线。另外七真人之一的立长春(1148-1227年)向元朝的成吉斯汗解说节制与爱民止杀精神的传说相当著名。全真教的特征是,立足于儒、佛、道三教一致,回避咒述与迷信的要素,重视坐禅,具有出家主义的立场。七真人的时代曾支配华北的道教,但由于元朝时与佛教争论失败而衰弱,虽曾一度夺回势力,但已没有以前那样的力量,仅作为华北第一的道教而保持着传统。

844.宣政院
元代管制教团的官府,之下设总统、僧录、正副都纲及其他僧官。

845.善世禅师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金陵天界寺设善世院,管理佛教,慧昙为初代善世禅师。

846.鄯善
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的古国名。前汉时代起作为东西交易要地而繁荣,但是五世纪时吐谷浑开始活跃后,被吐谷浑所支配,国势衰弱。

847.阐提成佛说
道生(355-434年)所说一阐提(icchantika,译为断善根,指没有成佛的能力)中也有佛性,只要有缘就能成佛。据说道生探究六卷本《泥洹经》的真义,提倡经中未加解说的阐提成佛说,因而被保守的僧侣们排斥于建康僧团之外,但等到解说阐提成佛的北本《涅槃经》被带来后,人们都敬佩他的远见卓识。后来涅槃宗与天台宗也说一切皆成佛,批判阐提不成佛说。

848.善智
(?-607年)三阶教徒。与兄本济一起师从信行,撰述《顿教一乘》二十卷,还制定了三阶教的仪规。据说信行也尊敬他的品德。去世后由弟子们在信行之墓的右边附葬。

849.善导
(613-681年)俗姓朱,临淄(山东省)人。中国净土教的集大成者。年轻时投密州(山东省)的明胜而出家,诵读《法华经》与《维摩经》。一次,见西方净土的图像,希望往生阿弥陀净土。二十岁时受具足戒,与妙开律师一起研究各种经典时,见到《观无量寿经》,以此经典为基础,反复考虑(回思)十六观之净土,进行修行。对善导来说,决定净土信仰是在唐代贞观年间,他二十多岁时在玄中寺与道绰相会。由于道绰的指导,实施方等忏法,接受《观无量寿经》的讲义。终于悟得念佛三昧,辞别道绰,住终南山的悟真寺,又住长安的光明寺等,育成许多弟子,推荐口称念佛(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世间称为善导流的念佛。他以从信者布施得来的金钱书写《阿弥陀经》,作净土的变相(图像),给众人。特别是写经达十万卷,其中的一部分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在高昌被日本的橘瑞超发现。永隆二年(681年)三月十四日圆寂,终年六十九岁。弟子有怀感、怀恽、净业等。代表性著作有《观无量寿经疏》四卷,另外还有《法事赞》二卷、《观念法门》一卷、《往生礼赞偈》一卷等。他针对以往由心内而来的观想念佛,推荐用言语唱的口称念佛,这一念佛对日本法然的净土信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50.善导流
日本的法然认为,中国的净土教有庐山白莲社的慧远流(观念念佛)、善导流(称名念佛)、慈愍流(禅净一致念佛)三流,但这只是说教义内容不同,中国净土教中并无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