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31.笑道论
三卷,甄鸾撰。大正藏五十二卷(《广弘明集》卷第九)。批判道教的书。应北周武帝之命,司隶大夫甄鸾于天和五年(570年)二月十五日,将比较佛、道二教的研究成果《笑道论》奉呈武帝。由于本书与武帝试图协调二教对立的意思相反,专门嘲笑道教的浅薄伪妄,武帝于五月十日在群臣面前将它烧毁。内容分为三十六条,指出道教的天地创造说及道教教典中所见的年号等是荒唐的。
732.净土教
将中国净土教作大的区分,有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二种。以西晋竺法护所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佛说弥勒下生经》等为基础,兴起弥勒净土教;根据支谦所译《阿弥陀经》、畺良耶舍所译《观无量寿经》等,兴起弥陀净土教。弥勒净土教始于道安,但他之后并没有兴盛。弥勒信仰以北魏为中心繁荣;另外梁代的宝亮、北齐的灵裕等注弥勒经典。然而净土教的本流为弥陀净土,南地受庐山慧远的白莲社的影响而兴盛。刘宋的昙弘、南齐的法琳、北地的慧光与道凭等祈祷西方净土,灵裕与净影寺慧远作《观无量寿经》的疏。但是,被当作中国净土教开祖的是北魏的昙鸾,他从菩提流支处授得《观无量寿经》,从事净土教义的研究实践。他所著的《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是净土教的基础,从《观无量寿经》的念佛观加以改变,开始确立起称名念佛。继承昙鸾之教的是道绰,专念阿弥陀佛,著《安乐集》,弟子有善导、道抚、道穗、道生等。中国净土教的大成者为善导,其特色是:口称念佛,以凡夫之身往生为本意,往生不由称名数量而由信心来判定。现存著书有《观经疏》、《往生礼赞偈》等。与善导大致同时代的迦才,著《净土论》。怀感拜谒善导,征得念佛三昧,著《释净土群疑论》。少康著《二十四赞》等,被称为后善导。此外,作为慧日的开祖的慈愍流的念佛,开禅净一致的念佛禅的基础,此教由南岳承远与法照继承。宋代时,净土教依附于天台、禅等,其信仰深入浸透于民众之间。
733.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三卷,法照撰。大正藏八十五卷。不过,现仅存中、下卷。别名《五会法事仪赞》,是近年在敦煌发现的古写佛典中被发现的,说明“净土念诵观门”即法照教徒所应从事的“赞扬五会法事轨仪”。这一法事讽诵净土经典、唱歌赞、做五会念佛,即一种音乐性的引声念佛。本书并引用各圣教来应答质疑,还解说五会念佛的由来,说这一法门是现时最适当之教。
734.净土三昧经
被认为是昭玄沙门统野曜所译,或许是假托昙曜的疑经,与昙靖撰述的《提谓经》同时代这一点应当是确实的。此经解说受持斋戒、得善神守护、六斋日与八王日中特别守戒法、增寿益算、死后将生于天上。作为资料,有《大日本续藏经》所收本与敦煌本。另外,此经的逸文被《经律异相》、《诸经要集》、《法苑珠林》等所引用。
735.净土慈悲集
三卷,慧日集。大正藏八十五卷。别名《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慈愍三藏净土慈悲集》、《慈悲集》等。近年,从朝鲜的桐草寺仅发现了上卷。本书充分表明了唐代慈愍三藏慧日的净土往生思想。宋哲宗时由灵芝的元照开版、得以流通,但四明大梅山法英抗议这并非慧日之作,而是元照自己的伪作,绍兴四年(1079年)应官命而绝版,禁止流通。在禅宗兴盛的当时,上卷的内容特别以慧能禅为对象、试图破邪。
736.净土论
三卷,迦才撰。大正藏四十七卷。别名《迦才净土论》。迦才与善导同时代、同样在长安活动、同样继承道绰的净土教。在自序中说明《净土论》的撰述理由,“近代绰禅师,撰安乐集一卷,广引众经,虽申道理,然文义参杂、章品混淆,读后之亦踌躇未决。今乃搜检群籍、备引道理,勒为九章,文义区分、品目殊位、览之苑如掌中”。撰述年代不明。
737.小顿悟师
主要提倡顿悟成佛说的道生称为大顿悟师,与之相对,僧肇、支遁、真安埵、邪通、慧远、道安称为小顿悟师(《三论游意义》)。
738.净人
亦称苦行。不剃发,供给僧众的粥饭等,从事种种净业作务的人,佛寺中有相当数量的净人。本来是由官赐给寺院的。
739.省念
(926-993年)临济宗,由住持地而称为首山省念。俗姓狄,莱州(山东省)人。在家乡的南禅院受业,参拜风穴延沼而嗣法,延沼继承临济义玄—兴化存奖—南院慧顒。住汝州(河南省)的首山,为第一世;后住宝安山的广教禅院,也为第一世;接着为宝应禅院即汝州南院的三世。淳化四年十二月四日圆寂,终年六十八岁,僧腊四十九。在三处法席中聚集了许多修行僧,弟子中活跃的有汾阳善昭、叶县归省、广慧元琏、石门蕴聪、唐明智嵩、神鼎洪諲,王随嗣法。
740.定宾
(生卒年不详)开元(713-741年)年间,著《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十卷(第一、九卷不存),非难怀素的《开宗记》,显扬法砺的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