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教师节(8月27日)

孔子诞辰为农历八月廿七,民国时政府定此日为教师节,但没有转换为公历,1939年8月27日为首届教师节,到今年正好80年。据称台湾到1952年才改为对应的公历时间9月28日。以下摘录《申报》刊登的民国时期教师节相关信息。

  • 1931年,南京、上海教育界人士提出6月6日为教师节:

京滬敎育界提倡六月六日爲敎師節(申报,1931.6.6)【说明:原无标点】京滬敎育界人士邰爽秋、謝循初、保其保、張忠道、汪懋祖、張士一、彭百川、張耀翔、楊振先、王書林、許恪士、夏成楓、胡昌才、馬靜軒、李清悚、朱定鈞等二百餘人,擬訂六月六日爲敎師節。其運動目標爲改良敎師之生活待遇、保障敎師之地位、穏固增高敎師之專業修養。聞將於今日下午三時在首都中央大學致知堂召集第一次大會,京滬敎育界人士準備赴會者頗不乏人。此實我國提倡敎師節之先聲,亦爲全世界之創舉,凡屬敎育人員皆應加入。

  • 虽只是民间倡议,但获得不少响应,其后每年6月6日都有各种教师节庆祝活动(报道略)。
  • 1939年,抗战中迁至重庆的民国政府教育部提出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1939年8月27日为首届教师节,代替原来非官方的6月6日:

教部規定 孔子誕辰爲教師節 本年八月二十七日實行(申报,1939.6.22)(重慶特訊)六月六日敎師節、本爲近年來一部份敎育界人士所擬定、敎部頃提議規定每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干誕辰爲敎師節、而原有之六六敎師節、則自本年起、不再舉行、
教育部向行政院提出此案,于1939年8月15日通过:行政院通過(申报,1939.8.16)(重慶)行政院十五日開四二七次會議、出席孔院長·張副院長·及各部會長官、由孔院長主席、首由外交·軍政·兩部長報吿外交及軍政情形、次討論議案、決議案件、擇載如下、討論事項、……(二)敎育部呈請定孔子誕辰為敎師節案、決議、通過、……
教育部于1939年8月26日订定教师节纪念办法:敎部訂頒 敎師節紀念辦法(申报,1939.8.27)重慶二十六日電 中央前決定八月二十七日爲敎師節後、敎部爲鼓勵敎師服務精神、融洽師生情感、並喚起社會尊敬敎師、訂定敎師節紀念辦法、茲經探誌如次、(甲)各級敎育行政機關、舉行左列各項、(子)表揚著有勞績之優良敎師、(敎育部以全國爲範圍、省市縣敎育行政機關以各該省市縣爲範圍、)(丑)提倡改善小學敎師待遇、(寅)發表獎學金得獎學生之名單、(專科以上學校及國立各中等學校得獎學生、由敎部發表、省市縣立及私立中等學校暨省市立小學得獎學生、分別由省市敎育行政機關發表、)公立(省市立除外)及私立小學得獎學生分別由縣市敎育行政機關發表、(卯)其他、(如招待各校敎師代表、或慰勞谷校敎師等、由各機關臨時酌定、)(乙)各級學校單獨或一地方聯合舉行左列各項之一部或全部、(子)紀念會儀式秩序單、(從略)(丑)講演孔子及歷代師儒之言行或關於敎育之舉術講演、(寅)懇親會、(卯)敎師游藝會、(辰)成績展覽會、(己)其他、(如發行特刊等、由各校或各地方臨時酌定、)(丙)社會及學生家長與敎師、舉行左列各項、(子)各報應於是日著論闡揚孔子之言行、並鼓勵社會尊師崇道、(丑)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家長、及學生應向敎師祝賀健康、或致謝函、(寅)小學學生家長、及學生、應於是日至敎師家祝賀健康、(卯)敎師間得於是日彼此祝賀、

  • 虽然教育部“教师节纪念办法”并未明确教师节为公休日,但当年上海虽然属于沦陷区,却仍按教育部规定庆祝,并设为公休日,租界也同样实施:

今日孔子誕辰紀念 全市慶祝敎師節 遵照敎部規定慶祝辦法(申报,1939.8.27)今(二十七日)日爲先聖孔子誕辰紀念、本市各公私立學校、均遵照敎育部規定慶祝敎師節辦法、舉行慶祝、惟適値星期例假、除各界懸旗紀念外、星期一日銀錢業及各學校、均補行休假一天、各難民收容所難童學校、同時亦於節日舉行慶祝、工部局之設各學校敎師學生、定今日下午三時起在克能海路一九九號工部局北區小學內舉行同樂會、……

母亲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每代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吃亏的。那个“无奈的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最早关于50年代出生的一代遭遇自然灾害、文革、上山下乡、下岗等一系列不幸的顺口溜出来的时候,感受到的那种痛楚不是“同情”所能表达的。十来年后80后顺口溜出来,“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虽然60后的我找工作时已经不包分配,也经历了一些麻烦,但仍挺认同这种对社会现状的基本概括。夹在二代人当中,感觉自已还是挺幸运的。
然后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负有照顾老一代的责任,却完全没有指望下一代照顾自己,那种幸运感消失了。我发现自己也挺吃亏的,开始嫉妒30后的母亲:未嫁时,有父亲宠爱,有不工作的母亲照顾一切;结婚后,有丈夫宠爱,家务基本不搭手;孩子出生后,有保姆照顾、有母亲照料;孩子读书了,也从不关心;早早病休在家,难得开始做点家务,没几年又开始诸事不管,只负责几件“它工作、您休息”的事。我说母亲这一生比我幸福,她乐呵呵地没有否认。
当然,幸福与否,其实与是否幸运没有多大关系。在历史的大环境下,母亲的经历远非我这般波澜不惊,要说幸运恐怕也是谈不上的。早年外公在铁路工作,一家在大多数时间随外公在全国各地,母亲出生在北京。日军进攻湖南时(经查为1944年5月),全家正好在衡阳,外婆带着一家老小逃难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外公到浦口工作,母亲和大舅到蚌埠的中学住读。改朝换代前,一家人回到上海,外公因之由火车站站长变成了地段医院挂号员,家境一下由小康转入温饱。外公的收入很难再负担一家七口的生活,大舅不得不早早到工厂上班,母亲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作为长女也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去考卫校,为的是可以早一点工作。卫校毕业分配去郊县血防站,消灭血吸虫病结束后,分配到公社卫生院。不久得了肺结核,如小时候患伤寒一样,在外婆照料下痊愈。原本身体羸弱、天黑就不敢出门的母亲,每天清早六点刚过离家上班,晚上六点过后回到家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周值夜班一天,晚上有病人的话,还要在田间小道上骑自行车出诊。在历经三十年披星戴月之后,因外出开会路上崴脚而骨折,原本有心脏病的母亲就此病休,从此开始了真正的悠闲日子。
经历过的很多事,母亲似乎并不太记得,因为她所经历的都不是她操心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现在每当时令,她常说起当年在卫生院工作时,农民们等着他们下班,把刚采摘的新鲜蚕豆、蘑菇等卖给他们。想着当时的情景,母亲脸上满是幸福。

刚才母亲对我说:“今天母亲节诶。”“怎么啦?”“买块奶油蛋糕给我尝尝。”“没有问题。”
幸福,是可以通过索取获得的。想想也是。出去买蛋糕。

圣诞老人的名称规范

八十年代初,洋节还没有在上海流行。到八十年代中风气突变,自己也曾在圣诞夜跟同学去过衡山路的国际礼拜堂,装模做样地做了一次礼拜。还有一个圣诞夜玩过通宵,因为那个不是节假日,本地同学不回家,比元旦更适合迎新年活动。离开学校的同时成了家,不信教,再也不会在圣诞夜外出参加什么活动了。
初写博时曾写“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那是应景杂文,以后再也不曾涉及。前几天看到WorldCat博客介绍圣诞老人的名称规范Searching for Santa,想着留到圣诞夜应景不错。

如2007年初所说的设想,现在WorldCat Identity已经有了虚拟人物的规范,下面就是圣诞老人的身份档页面:Santa Claus
有35种语言的2,434种作品、4,203个出版物,收藏馆282,961。
页面显示语言为中文的有28,但点击链接到WorldCat,却显示有63个结果,看来数据不同步。

相关人物(Related Identities)应该都是责任者。
相关链接(Useful Links)的LC规范记录,有交替名称Father Christmas,不知为何WorldCat Identity没有如个人名称那样提供交替名称。
相关主题(Associated Subjects)应该直接取自书目记录,电影、诗比较多,故事也不少。读者对象儿童为主不出意外,但听障者用的视频、电影也有不少,是不是弱智了点?
最奇怪的就是地点“纽约”(New York (State)–New
York)出奇地多,又不是圣诞老人的居住地?点击链接到WorldCat再次出错,因为主题检索su:不接受那两个短横。无论如何此处是需要改进的,或许两难,因为同名的缘故,从主题抽取地理位置如果没有前面的限定,就可能是另一个地点,有限定就要有标识──主题词间用破折号分隔是卡片年代的用法,在
MARC中用子字段分隔,在Web时代,要重新考虑。

参见:规范档2.0:WorldCat身份档 (2007-02-14)

另推荐OCLC的Andrew Pace的圣诞歌:Jingl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