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金沙江路155号(华东师大二附中)

关键词:肉票、分餐制、取高考成绩、学生宿舍

上月一高中同学回国,在沪同学借机聚会,有同学很清楚记得二附中当年的地址:金沙江路155号。二附中搬走多年,后来这里开过红楼宾馆(北楼外墙是红砖),现在大多数地方划入华师大校园内,只北楼及楼前空地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园。北面沿街一排店在开设多年后,现正陆续关闭中。据说这里都要拆掉,未来将成为华东师大的教师教育学院。

第一次到此地已是1970年代的尾巴。从安西路起点站坐67路,经华东师大站,到曹杨九村站(现在的金沙江路站)下。再往前一站长风公园站,从路北边现在的长风二村开始,一路往西是长征乡的大片农田,感觉很是荒凉。
学校有几幢楼,都不大。进门靠金沙江路的是北楼;东面是宿舍楼(现在是后勤宿舍)、食堂(平房);北楼南面是一片水泥地、有蓝球架,在北楼上课的初中年级在此做早操;水泥地南侧一排平房是体操房,下雨天上体育课的;平房南面是南楼,我们高中教室在那里;南楼底层是通透的,通往南面的操场,操场西侧是200米跑道的小型田径场、东侧是篮球场——现在的南楼已经面目全非,通往操场的空间已经全封闭。操场再南就是华师大校园,现在来说比较不可思议的是,当时与操场跑道一墙之隔的,是华师大的肝炎隔离病房,当然病房早已不复存在。
很难忘记的是食堂。长条桌凳,漆成暗红色,兼作开会的礼堂。当时还是凭票供应的年代,因此交饭钱时,还要交粮票、肉票。 那时,有点像供给制,不是自己喜欢吃什么买什么,也不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去食堂。每顿饭所有人都吃一样的,且以宿舍为单位取餐,一大方盘饭、一大方盘菜,拿到分配好的固定位置,8个人分着吃。如果晚去食堂,就只有盘中剩下的冷饭冷菜,还要一个人送回大餐盘,所以这种事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吃过些什么菜已记不清,但还记得每周有一天中午吃肉包子加鸡鸭血汤——聚会时还有同学提到肉包子故事,可见那时有大肉吃是件多么让人记忆深刻的事。最难忘的是早餐,因为让我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讨厌吃糊糊类东西的习惯。当时早餐菜单隔天换,一天淡馒头加白粥、一天蔬菜烂湖面,那两年中, 渐渐习惯了喝粥,更喜欢上了烂糊面,至少比淡馒头加白粥有滋味。
北楼去得不多,各种办公室在北楼。有一阵语文吴老师帮我们几个人强化语文素养,晚上在北楼的语文教研室,他自己刻蜡纸、用油印机印出来让我们做题,有时也让我们帮他刻印语文资料。他还把自己订的文学杂志借给同学们阅读,真是个很拼的老师。对北楼印象最深的是高考结束后回学校取成绩——当时成绩可不是寄到家的。那天和大家一起等在北楼一楼,等得心焦时终于看到先前上楼的班主任陈老师从楼梯下来。他说了一些话,最入耳的是他提到我名字的那句:XXX考得不错。听到此话让我大为宽心。在学霸云集的学校,我的成绩一直只是班级中游(当年没做年级排名),但高考成绩进入了学校前十。后来还专门回校,和前十的同学一起在北楼前照过相,可惜我没有看到过这些照片,或许学校的校史资料中会有。
我们那个年级好像是第二届全市招生,五个班仅一个是本片招生的走读生,其他都是住宿的。因为学校宿舍不够住,我们住在华师大第八学生宿舍6楼,所以实际不常从155号大门进校。在体操房西侧有一条小路,经篮球场边通往华师大校园,就是现在华师大金沙江路北门进去后的那条路。那时八舍6楼住的是77、78级女生,是华师大历史上最牛的那一批学生。不过本人向来缺乏对外界的感知力,除了因停水从消防笼头取水弄得满地水、被她们中的钱某骂过而对她难以释怀外,对其他前辈少有印象。但还依稀记得当年竞选学生会主席的信息曾在宿舍楼下贴过,也算见证过中国大学的一个时代——等到1981年我们进大学,这个短暂的时代已经结束。

《BIBFRAME核心类演变分析》撰写记

下午由夏MM得知《BIBFRAME核心类演变分析》发表。去CNKI查文章是否上线了,竟然已有7次下载。

2013年11月的时候,准备写一篇关于BIBFRAME文章。在印象笔记中起了一个宏大标题“BIBFRAME与元数据的未来”,加上标签“to-do”,设置提醒日期为2014年元旦。不过开年后并没有动笔,还错过了《国图学刊》的约稿——其实即使没错过,也不知道写什么好。就这么过了一年半,关注着BIBFRAME(此期间博文有BIBFRAME标签者约20篇),却又觉得无从入手开写。
2015年6月起LC开始陆续发布BIBFRAME修订稿征求意见,感觉BIBFRAME的不定性增加,困惑中婉拒了书蠹精老师的讲座邀请。
接着到了11月,LC发布BIBFRAME2.0草案。仔细研读文本,看BIBFRAME邮件组中热烈的讨论,感觉有东西可写了。于是就BIBFRAME2.0的变化,拟出了7点论文大纲。此时距发愿写BIBFRAME整整2年。
2016年寒假开始写文章,写到一半,感觉面面俱到的7点完全没有亮点,仔细思考后决定抽出其中3点,只谈核心类的变化及意义。边写边等着BIBFRAME2.0正式发布,只是原计划发布的1月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虽然邮件组讨论显示,2.0草案肯定会有修改,但结合相关研究报告可以确定,核心类的调整是没有疑问的。
小年夜完成文章初稿,给某人看过,反应很正面,于是愉快地忙活过年去了。年后正月初七即捡起文章修改,正月初八润色停当,就投出去了。三周后退修,根据审稿意见做了不少修改补充,在此对keven表示衷心感谢(由审稿意见不难判断审稿者),当然文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完全在我。
4月21日,BIBFRAME2.0发布,细看2.0说明文件,除“单件”没有提及草案中复合单件和简单单件概念外,核心类部分与草案基本一致,文章观点没有与之冲突之处。5月3日收到文章清样,重读一遍,确认可以不必修改安心发表,幸甚!
是为记。

西数My Cloud个人云:轻松上传、运气同步

一众云盘均将在6月30日关门大吉(参见:云同步真的很方便,可是快盘要关了),对于已经习惯快盘随时同步文件的人,实在难以适应。以ginger为榜样,下单西数My Cloud网络存储器,自己来做云同步。
入手数天,感觉My Cloud作为存储、备份工具简单方便,符合入门用户的定位(参见:西数My Cloud体验 针对入门用户操作简单)。但作为同步工具,没有一定的电脑知识不容易搞定。

优点:可多人共用,所谓家庭云,特别适合共享照片视频。配合手机app,拍摄照片视频后可即时同步。
缺点:电脑同步障碍重重,能不能成功,感觉完全靠运气。仍在探索中。

——— 三步入门 ———
到货开包,一张小纸片,按说明三步即可上手:
1(连接设备)插好电源、连接网线到无线路由器
2(就绪)前面板电源灯闪烁,然后保持蓝色点亮状态
3(网址)mycloud.com/setup
前二步很简单,第三步是在连到同一路由器(局域网)的电脑中,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开始设置。设置过程是傻瓜式的:
– 欢迎页面,点击“入门操作”开始设置
– 正在连接您的设备…
– 设置云访问:用户名、电子邮件等(电邮用于下一步创建帐户)
– 正在创建MyCloud.com帐户
– 到邮箱收取邮件,点击链接设置密码
– 创建MyCloud.com密码
此时出现“安全警报”,显示“安全证书已到期或还未生效”(后续同步问题或由此产生)。忽略,选择“继续”。
– 全部完成。按提示登录网页。

——– 轻松上传 ———
上传文件三种方式:1、网页(mycloud.com帐户登录);2、WD My Cloud桌面软件;3、资源管理器(仅限局域网)

浏览器(网页)登录mycloud.com后,有MyCloud的主文件夹(同用户名)及Public文件夹(所有登录用户可用)。
– 添加用户:窗体左上部“设置”(同样通过邮箱、设置密码),实现多人共用My Cloud。只有主用户能添加用户。
每个用户(包括主用户)用自己邮箱及所设密码登录,只能使用自己名下文件夹及Public文件夹,保证个人文件的私密性。
– 上传文件:窗体右上部“上传”。试了一个1.9GB视频,速度较慢(无线局域网,约13分钟)

在局域网内,更简单的上传方法是通过资源管理器,My Cloud就像一个本地硬盘,可以新增文件夹、复制删除文件等。
– 前述过程完成后,局域网电脑的“网络”中会出现WDMYCLOUD(默认名称),把需要上传的文件/文件夹拉到某个MyCloud文件夹即可。
我首先选了“照片”文件夹,拉到Public(共享文件夹),开始上传(2万多项目近40G,显示共需要6小时-10小时30分不等,睡前上传,早起已完成)。
后发现电脑上多了个与电脑硬盘并列的盘符WDMyCloud,下面有Photos和Videos文件夹,对已上传照片、视频进行了某种整理,似乎是为了方便按相册、日期、视频标题等浏览。

如果是远程电脑,比较方便的方法是安装WD My Cloud软件

——— 手机应用 ———
应用商店下载My Cloud手机app。用前面设置的邮箱与密码登录即可(无需使用激活代码),自动同步照片视频,也可远程访问My Cloud中文件。
1、自动同步:自动同步只限照片视频,没有其他选择。通过“设置”选择“相机备份”、存储位置(保存到My Cloud的位置),“自动同步”即可。
2、上传:可选择手机中的其他文件上传到My Cloud。
3、下载:查看My Cloud中文件。

——— 运气同步 ———
在电脑上同步文件需要用到WD Sync软件。首次登录mycloud.com时,会提示下载安装WD Sync(安装文件夹及运行文件名WDAppManager)。
WDSync支持同步多个文件夹(这点优于快盘)。可以直接把需要同步的文件夹拖到安装后自动生成的WDSync文件夹,也可以添加新的同步文件夹——对原来有快盘文件夹的,添加为同步文件夹是最简单的方法(不需要移动文件)。
方法是:点击电脑任务栏WD图标,选择“设置”,“添加”同步文件夹。也可删除不需要的同步文件夹。
[update 2016-6-11 实际并非“同步”,只是“备份”:文件有变化会自动上传至MyCloud,但无法检查更新、自动下载——比如手机上传到MyCloud的文件,不会下载到电脑中]
[update 2016-7-12 可能固件做了更新,7月发现已经可以同步]
只是,使用WD Sync登录与同步阶段,几台电脑相继碰到各种问题,折腾不已。

障碍一、登录出错:“基础连接已经关闭: 未能为 SSL/TLS 安全通道建立信任关系”
步骤1:选择您的My Cloud存储设备。在局域网内,显示连接的My Cloud;否则“登录”选择可用的My Cloud设备。
步骤2:选择同步文件(提供4个默认文件夹,可以均不勾选),点击“下一步”。
在这2个过程中,3台电脑有2台出错,提示:“基础连接已经关闭: 未能为 SSL/TLS 安全通道建立信任关系”。然后,就无法继续了。

mycloud.com网站的帮助查不到此错误(中文support很少,英文的也没有),网上查似乎是安全证书问题。在NASYUN论坛上查到一种解决方法,试下来一台电脑成功、一台电脑无效:

C:\Program Files (x86)\Western Digital\WD App Manager\Plugins\WD Sync\App\WDSyncService.exe
C:\Program Files (x86)\Western Digital\WD App Manager\Plugins\WD Sync\App\WDSyncUI.exe
二个程序点属性-数字签名-详细信息-常规-查看证书-安装证书-本地计算机-证书存储位置-受信任的发布者
副署的Symantec Time Stamping Services Signer – G4也同样导入

如此操作,win7电脑正常登录,完成设置(配置)。
win8电脑无效。网上有说可能“其他域里也使用此一个证”,该机确实有Symantec,但并未运行。请求公司支持,得到建议:一更新固件,二恢复系统,三“关闭杀毒软件,windows防火墙或添加白名单”。加了白名单,无效,目前仍未能登录。

障碍二、同步无法启动:“未检测到Internet连接”

解决了登录问题的1台外网电脑,同步无法启动,显示“未检测到Internet连接”。实际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mycloud.com网站,互联网连接是正常的。
局域网内1台电脑从一开始就事事顺利,包括同步,离开局域网后仍继续同步中。只是第2天为做试验,卸载WD Sync后重装,也出现提示“未检测到Internet连接”。第3天,在VPN翻墙中忽然发现WD Sync恢复同步了(然后回想第1天也是做过这事的)。
于是那台外网电脑如法炮制,VPN翻墙后断开,然后退出WD Sync、再重新运行,也开始同步了。
理由呢?难道是需要到某个被屏蔽的网站去认证下?如果真是这样,西数公司不解决这个问题,绝对影响My Cloud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