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国家标准(GB3792-2021)发布

上周收到宋文老师邮件,GB/T 3792-2021 信息与文献——资源描述 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发布。今天看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 GB/T 3792-2021信息与文献 资源描述
  • 发布日期 2021-03-09;实施日期 2021-10-01;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文献著录》系列(GB/T3792.1-2009总则,GB/T3792.2-2006普通图书,GB/T3792.3-2009连续性资源,GB/T3792.4-2009非书资料,GB/T3792.6-2005测绘制图资料,GB/T3792.7-2008古籍,GB/T3792.9-2009电子资源)及GB/T3469-2013(信息资源的内容形式和媒体类型标识),是对这8项标准的合并修订。
  •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都图书馆、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 主要起草人:宋文、王洋、喻爽、杨慧、胡小菁、鲍国强、毛凌文、毛雅君、纪陆恩、朱学军、魏来、张娟、王宁宁、沈正华、袁玉红、黄丽婷。

本标准未归入“采标”即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 提供在线浏览,也是福利。只可惜文字无法搜索、复制乱码。

购买链接:信息与文献 资源描述. 中国质检出版社. 大16开. 页数148. 104元.

参见: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17-3-18)

—— 参与起草过程 ——

作为曾经的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著录分技术委员会(TC4/SC6)委员,这是我唯一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回想本标准上线的漫长过程,主持者真是不容易。

本标准始于2012年,年初(2012/3/29)参加了“文献著录ISBD统一版专家研讨会”(参见博文)。当时打算将GB3792拆分成10个分标准,我无意参与;后来根据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将10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总标准,进行国家标准的申报【见:《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报》第二期,2013年2月4日】,列入了2012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2013年正式启动,2013/6/25参加了“资源描述国家标准项目启动会”(参见国家图书馆鲍国强老师的博文:“资源描述国家标准项目启动会”召开 (2013-06-27))。会上首遇搭档、社科院文献中心的黄丽婷老师,两人合写载体表现部分(10载体形态项)。要求9月底前完成,实际8月中旬基本完成。

2014年开了两次会,上半年(2014/3/25-26)参加“资源描述国家标准讨论会”,会议明确编写原则即标准撰写的一些特定说明,我针对载体形态项的撰写初稿作了说明。下半年(2014/10/13)参加“资源描述国家标准研制工作会议”,当时确定的进展是:1)各部分根据10月13日讨论结果修改内容,在11月15日提交宋文;2)2014年12月底以前完成资源描述1.0版,发给大家;3)2015年1月-5月各部分梳理专门类型资源、遗留问题再讨论;4)2015年6月完成资源描述2.0版(专门类型资源审校完成);5)2015年12月完成终稿。

2015年受邀参与总审校,但没有参加2015/11/23的最后一次工作会议。

2016年中还参与了QQ群中的细节讨论。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音讯全无……我还以为胎死腹中了。

TAP规范:表格式应用配置文件(DCMI开发中)

RDA测试版网站今晚(北京时间明早8点)将切换为官方正式版。新RDA的众多变化之一是取消核心元素,官方说明使用者可以使用应用配置文件/应用纲要(application profile,简称AP)作出规定。PCC成立了元数据应用配置文件(MAP)任务组,年初RDA官方的培训资料中给出了电子表格形式的LC/PCC应用配置文件的样例。未来各方都将制定自己的RDA应用配置文件。

正当此时,看到DCMI将在12月17日召开一个非正式的公开会议网会,讨论开发中的规范——表格式应用配置文件(Tabular Application Profile,简称TAP),即表格形式的AP。本规范目前包含12个元素,支持实体描述、属性列表、基数规则和值规则。12个元素【可分为三部分/与入门手册不尽一致】:

  • 一、形状【实体】shapeID,shapeLabel
  • 二、属性 propertyID、propertyLabel、mandatory(必备)、repeatable(可重复)、note(附注)
  • 三、取值【三元组的客体】 valueNodeType(节点类型:IRI或文字)、valueDataType(数据类型:通常为xsd:)、valueConstraint(取值限制/进行中)、valueConstraintType(取值限制类型/进行中)、valueShape【实体】

目前未解决的问题包括:单元格中多值表示、命名空间声明放在哪里、单元格中使用引号、开放图与闭合图。

via [BIBFRAME邮件组]:Open Meeting December 17 16:00 UTC, DC Application Profiles / Karen Coyle (2020-12-13) 

参见:新RDA培训资料摘要(2020-2-2)

LC/PCC应用纲要(电子表)7栏目:1标签定义域(WEMI等),2VES通用需求(必备性),3条件需求(有则必备),4可重复性,5记录方法(结构化、非结构化、ID、IRI,6SES(MARC书目:字段-子字段),7备注

研究合作如何表示?“贡献者角色分类”将成为NISO标准

合作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常态,学术成果合作因此也是常见现象。同时为超越当前的“出版或出局”文化,至关重要的是确保研究人员对他们所做的所有工作给予认可而不仅仅是撰写论文。确保资助、管理数据、编写软件等对完成研究项目至关重要,但是这些角色通常更难确定,因而在评估研究人员的工作时,例如当他们申请晋升或任期或寻求资金时,这些角色往往会被忽略。

2012年惠康信托基金(Wellcome Trust)和哈佛大学共同举办了一个由学术、出版和基金三方面人士参加的研讨会,探索替代性的贡献说明模式。会后由生物医学期刊编辑为主的一个小组开发了一个贡献者角色受控词表(分类法)——即CRediT,含14个贡献者角色【见后】,经过试验项目的测试,其结果于2014年4月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学术出版希望注明合作者的贡献,但非结构化的文本描述,难以管理。CRediT信息可以包含在研究成果(包括文章、书籍/书籍章节、数据集等)的元数据中。目前已有30多家出版机构采用CRediT,并且已将此分类法集成到多个手稿提交系统和其他研究人员平台中。

在CRediT实施中更要求出版者“使CRediT机器可读”——应以JATS xml v1.2 编码带有CRediT标签的贡献。CreDiT Taxonomy Guidelines列出了每种贡献的URL,其命名空间为:https://dictionary.casrai.org/Contributor_Roles/

CRediT这些年一直作为CASRAI的非正式标准进行管理。2019年12月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化组织(NISO)宣布,已要求将CRediT分类法正式定为ANSI/NISO标准,并成立NISO常设委员会以继续进行教育和宣传工作并促进分类法的持续发展。

2020年4月23日,NISO宣布启动CRediT项目,正式制定和开发“贡献者角色分类法”(CRediT)作为ANSI/NISO标准。工作重点包括反映更广范围的研究贡献,以支持超出其最初STM(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学科和主题领域

via NISO

NISO Launches Work on Contributor Role Taxonomy (CRediT) Initiative(2020-4-23)

Next Steps Toward Using CRediT for Credit(2019-12)

关于CRediT的更多信息见CASRAI页面:CRediT – Contributor Roles Taxonomy

  • 定义)CRediT(贡献者角色分类法)是一种高级分类法,包括14个角色,可以用来代表贡献者通常在科学学术成果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些角色描述了每个贡献者对学术成果的具体贡献。
  • (其他栏目)14个贡献者角色、贡献者角色定义、背景、益处、采用者、如何实施、相关链接、责任主席

—— CRediT:14个贡献者角色——

  • 1. Conceptualization 概念化:总体研究目标的制定或演化
  • 2. Data curation 数据管理:用于注释、清理数据和维护研究数据以供初次使用和以后重用的管理活动
  • 3. Formal analysis 形式分析:运用统计、数学、计算或其他形式技术来分析或综合研究数据
  • 4. Funding acquisition 资金获取:为导致出版的项目获得财务支持
  • 5. Investigation 调查:进行研究和调查过程,特别是进行实验或收集数据/证据
  • 6. Methodology 方法论:方法论的开发或设计;建立模型
  • 7. Project administration 项目管理:研究活动、计划和执行的管理和协调责任
  • 8. Resources 资源:提供研究材料、试剂、材料、患者、实验室样品、动物、仪器、计算资源或其他分析工具
  • 9. Software 软件:编程、软件开发;设计计算机程序;实施计算机代码和支持算法;测试现有代码组件
  • 10. Supervision 监督:对研究活动的计划和执行进行监督和领导责任,包括核心团队外部的指导
  • 11. Validation 验证:对结果/实验和其他研究成果的整体复制/可再现性进行验证,无论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还是独立的
  • 12. Visualization 可视化:准备、创建和/或演示已发表的作品,特别是可视化/数据演示
  • 13. Writing – original draft 撰写–初始草稿:准备、创作和/或介绍已发表的作品,特别是撰写初始草稿(包括实质性翻译)
  • 14. Writing – review and editing 写作–评审和编辑:初始研究小组的人员对已发表作品的准备、创作和/或展示,特别是批判性评审、评论或修订,包括出版前或出版后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