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内外的图书馆员

    Tsingove在他的日志中转述美国新片《图书馆员》公映,美国图书馆协会为此(在图书馆员中)进行一项问卷调查。这是一部惊险刺激的冒险片,主角是图书馆员。受到ALA的关注,我想是因为文艺作品中的图书馆员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或影响社会对图书馆员的评价。
    我们以前有《周渔的火车》,片中主角的丈夫是一位图书馆员,不知其形象是否与公众心目中的图书馆员形象吻合?

    昨日看到崔永元的《电影传奇》,不意了解到了一个真实图书馆员的电影故事,尽管在那部电影中没有图书馆员。
    该集《电影传奇》讲述摄于1950年代的影片《寂静的山林》背后隐藏着的故事。该片“是一部反特电影,和其它的反特电影相比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其中一条就是它基本上是依据一个真实事件写成的,这个真实的事件,被公安机关称作十一号案件。”。剧中主人公史永光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公安人员,化装成一个小商人,只身前往香港打入敌人内部,摧毁了敌人的空投计划。
    而现实生活中的史永光原型姜旭,并非公安人员,被称为”地工”或”特情”。他完成如此传奇任务,可谓劳苦功高,但只能做个无名英雄。因为属于”卧底”,不能公开自己的经历,所以他不但未能如愿入党,在文革中还成了”特务”。生活经历之曲折,令人唏吁不已。
    之所以写在这里,是因为他的后半生一直是一名大学图书馆员,直到1979年辞世。
    在图书馆的名人殿堂里,还应该加上这个名字――姜旭

 

 

新浪“爱问”:一个助人为乐的游戏

大约半月前看到谈论新浪”爱问”iAsk,一个网友互助回答问题的网站,就去看了一下。当时有两个感觉:
一、爱问颇似Google Answers,不过是用虚拟货币代替美金。在中国,要想让大众付钱提问,一则缺乏吸引力,二则也存在网上支付瓶颈。好奇的是,新浪如何赚钱?因为Google Answers对每个提问至少有5毛美金进帐,而爱问似乎并没有提供收益。
二、又多了一个”玩物丧志”的场所。在Google Answers,虽有数百名专家负责答题,但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答题展现自己,最终申请成为专家,走上打工赚钱之路。爱问所获既然是虚拟的钱,那就纯是一场游戏了。爱问设置了复杂的积分规则,为每个参与者设置了积分级别,从”新手”一直到最高的”先知”。会有多少人为”圣人”、”先知”这些称号而孜孜以求?
      爱问开张大概也就几个月吧,前日去一看,居然已有一位”先知”诞生了!大致看了一下,这位先知在最近30天中回答了2100多个问题,平均每天70多个,在这场游戏中花了多少时间可想而知。当然,说得高尚点,那是助人为乐。
      在爱问的游戏规则中,每个问题的答案最终由提问者在回答中选择,是否正确依赖于提问者的判断,完全没有权威性。或许这就是有的问题会被反复提出的原因吧。当然,很多问题本身并无唯一正确的答案,提问者与其说是在找答案,不如说是想听听不同的看法。
      最终,爱问会累积成一个巨大的问答库,但基于以上理由,我想它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

      关于”爱问”和其他类似网站服务的异同,keso有较多论及,可参考。

 

 

维基何时成为网络时代的第5大美人?

      首先申明,维基≠维基百科。

      关于中文维基百科,我曾写过”维基百科搞笑词条“。其实问题并不仅仅在中文版。英文版也不象Mountain暗示的那么完美。
      我对于维基百科的所有偏见,正起源于wikipedia的一个词条:Seymour Lubetzky。去年柳别斯基以一百零五高龄辞逝,在google其资料时见到Wikipedia词条,第一部分生平,第二部分贡献,第三部分著作。且不提著作部分,最让我惊异的是第二部分,照录如下:

      Lubetzky&aposs theory of cataloging went far beyond the Dewey Decimal System. He divised a colorful yet tactful way of identifying but ordering books where even the most simple person could find it.

完全不知所云,显然是外行所写。当时尚不知维基百科是何方神圣,只惊异于百科全书也可如此随意。
      以一个词条否定整部维基百科,似乎无理,但在我看来属管中窥豹。作为专业人员,我只能对本专业的词条给予评价。     

      据说国外有人对维基百科作一项测试,作者对维基百科网站作了13处修改,结果是几个小时内这些”有意为之”的”错误”均被修正。但柳别斯基的词条虽经过多次修改,直到今天仍是上述模样。与中文版”稻米”的演变差不多。
      现在,当我要了解一些较新的内容,仍会使用Wikipedia。但对词条的准确性,总是疑惑的。

      虽然我一直质疑维基百科,但却很喜欢维基这种形式。我觉得用维基做百科全书,过于宏大而无法保证其质量。如果在某一限定的范围做事,却是很不错的,比如部门内部的规章制度,比如共同研究某一课题。但是在公共空间中,如Keven所说,”Wiki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民主社群”,而我们现在有吗?大家上网,找灵感、找信息,有心、有志而有闲的志愿者又有几人?一问的期望落了空,最后只能黯然谢幕。他日一问”卷土重来”,还持有同样的信念吗?wiki何时会成为Keven所预言的网络时代第5大美人?

Update:

博客: 数数比特“:一问在一网”卷土重来”?

哈哈哈哈,调试完成,卷土重来
发表者 一问 在 2004年 12月 12日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