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博客申请一个国际标准刊号?

      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已经成为该刊是否”正式”的标志。博客也能有ISSN?
      Joe Clark在他的ISSN for Weblogs中告诉我们,在2003年9月的时候,已有数十个博客拥有了ISSN。作者鼓励bloggers去申请ISSN,这样自己的博客就能挤身世界标准连续出版物百科全书。拥有ISSN的优点一是显示自己的合法性,提高档次;二是有可能被出版物数据库索引,增加潜在用户。
      为什么博客可以申请ISSN?作者认为它符合英美编目条例AACR的连续出版物定义,属于电子连续出版物。只是看来不是所有人都承认这一点,因为大部分博客缺少连续出版物具有的编号系统。荷兰国家图书馆(作为该国的ISSN国家中心)就拒绝继续为博客注册ISSN。

      根据ISSN国际中心规定,如果本国有ISSN国家中心,则应该向本国中心申请ISSN号;没有才能向位于巴黎的ISSN国际中心申请。国际域名的电子出版物,不知该归哪里管?
      ISSN中国国家中心设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兴趣者不妨去联系一下issncn@nlc.gov.cn。看看有没有可能为自己的博客申请一个ISSN?

参见:毛向辉的失败申请。当然如他所说是”意料之中”,但那是一年多前的事了,说不定情况会有所变化?

 

 

电影内外的图书馆员

    Tsingove在他的日志中转述美国新片《图书馆员》公映,美国图书馆协会为此(在图书馆员中)进行一项问卷调查。这是一部惊险刺激的冒险片,主角是图书馆员。受到ALA的关注,我想是因为文艺作品中的图书馆员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或影响社会对图书馆员的评价。
    我们以前有《周渔的火车》,片中主角的丈夫是一位图书馆员,不知其形象是否与公众心目中的图书馆员形象吻合?

    昨日看到崔永元的《电影传奇》,不意了解到了一个真实图书馆员的电影故事,尽管在那部电影中没有图书馆员。
    该集《电影传奇》讲述摄于1950年代的影片《寂静的山林》背后隐藏着的故事。该片“是一部反特电影,和其它的反特电影相比它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其中一条就是它基本上是依据一个真实事件写成的,这个真实的事件,被公安机关称作十一号案件。”。剧中主人公史永光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公安人员,化装成一个小商人,只身前往香港打入敌人内部,摧毁了敌人的空投计划。
    而现实生活中的史永光原型姜旭,并非公安人员,被称为”地工”或”特情”。他完成如此传奇任务,可谓劳苦功高,但只能做个无名英雄。因为属于”卧底”,不能公开自己的经历,所以他不但未能如愿入党,在文革中还成了”特务”。生活经历之曲折,令人唏吁不已。
    之所以写在这里,是因为他的后半生一直是一名大学图书馆员,直到1979年辞世。
    在图书馆的名人殿堂里,还应该加上这个名字――姜旭

 

 

新浪“爱问”:一个助人为乐的游戏

大约半月前看到谈论新浪”爱问”iAsk,一个网友互助回答问题的网站,就去看了一下。当时有两个感觉:
一、爱问颇似Google Answers,不过是用虚拟货币代替美金。在中国,要想让大众付钱提问,一则缺乏吸引力,二则也存在网上支付瓶颈。好奇的是,新浪如何赚钱?因为Google Answers对每个提问至少有5毛美金进帐,而爱问似乎并没有提供收益。
二、又多了一个”玩物丧志”的场所。在Google Answers,虽有数百名专家负责答题,但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答题展现自己,最终申请成为专家,走上打工赚钱之路。爱问所获既然是虚拟的钱,那就纯是一场游戏了。爱问设置了复杂的积分规则,为每个参与者设置了积分级别,从”新手”一直到最高的”先知”。会有多少人为”圣人”、”先知”这些称号而孜孜以求?
      爱问开张大概也就几个月吧,前日去一看,居然已有一位”先知”诞生了!大致看了一下,这位先知在最近30天中回答了2100多个问题,平均每天70多个,在这场游戏中花了多少时间可想而知。当然,说得高尚点,那是助人为乐。
      在爱问的游戏规则中,每个问题的答案最终由提问者在回答中选择,是否正确依赖于提问者的判断,完全没有权威性。或许这就是有的问题会被反复提出的原因吧。当然,很多问题本身并无唯一正确的答案,提问者与其说是在找答案,不如说是想听听不同的看法。
      最终,爱问会累积成一个巨大的问答库,但基于以上理由,我想它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

      关于”爱问”和其他类似网站服务的异同,keso有较多论及,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