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100. 1179-1190)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179.道武帝
北魏建国者拓跋珪,登国元年—天赐五年(386-408年)在位。迁都大同,元兴元年(398年)下令建佛寺、佛像,将佛教作为公认的国家宗教进行传布。敬崇僧朗,任命法果为道人统,推行国家佛教政策。

1180.唐梵文字
一卷。全真集。大正藏第五十四卷。开成四年(839年)完成。按义净的《梵语千字文》,将唐代的中国语与梵语相对照的课本。

1181.道猛
(411-475年)西凉州(甘肃武威)人。少明游学燕赵,停留于寿春,精励求学,通大、小乘经论,特别在《成实论》中独步。寿春是僧导的教化地,可能师事于其处。元嘉二年(449年)游京师,止于东安寺开讲席。受宋太宗(明帝)的资给,于泰始之初建兴皇寺,敕命纲领开讲《成实》。元徽三年于东安寺圆寂,阳寿65岁。

1182.道融
(生卒年不详)汲郡林虑人。受学于罗什并跟随在其译场,讲《菩萨戒本》、《中论》、《法华》。以代表众僧与从师子国来之婆罗门论战而成名。后归彭城圆寂。著有《法华》、《大品》、《金光明》、《十地》、《维摩》等经的义疏,流传于世。

1183.道膺
(835-902年)曹洞宗。谥号弘觉禅师。俗姓王,河北蓟门玉田人。25岁在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学小乘戒律,其次在终南山翠微寺参无学。后听说江西筠州洞山良价禅风之盛而参之,嗣法。初住三峰山(新昌县西5里),后开创云居山(建昌县西南30里)之真如寺(又名飞白寺、龙昌寺)。住此30年,大振曹洞宗之雄风。受南平王钟传之保护。天复二年正月三日圆寂。推算阳寿为68岁。葬仪盛大祭奠隆重(采用花饰、帷幕、供物等祭仪)。其《语录》已无存世。

1184.汤用彤
[1893-1964年]北京大学教授,字锡予。与熊十力等一起从事佛教研究,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设立的支那内学院指导佛教学,特别在担当巴利文方面。以1919年五月的五•四运动为契机,胡适等倡导国故整理运动,对中国的故有文化与学问(国故)进行再检讨与再评价。汤于1938年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对中国佛教史研究作出很大的贡献。该书在对中世纪佛教意义的再检讨方面,是国故运动的成果。

1185.道余录
一卷。姚广孝(僧名道衍,1335-1418年)撰。系对宋代儒者排佛论的反驳书。道衍在其自序述及自己的履历,称由于遭遇元末的战乱而无法如愿修行,好歹在近30岁进师事径山愚庵的无及,仰见了内外经典增长自己才识。从中国古典中广泛地学习了禅、华严、天台、净土的佛教博识,表达了对程朱“探寻众多佛书、不知佛学底蕴”的批判。在本书所见之时,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批判,主要是以华严为背景的有关禅学方面的内容。已知有作为刊本的万历四十七年本和宽文六年本。

1186.道亮
(生卒年不详)住京师(南京)北多宝寺。虽然神悟超绝,但其刚直的性格与人相背,而遭排斥。元嘉之末(453年)与智林等12弟子一起赴广州,经过6年,在此间讲说经论。大明年间(457-464年)返回京师开盛大法席,著《成实论义疏》八卷。其学说紧抓作为教门的二谛,对吉藏等三论学派有很大的影响,后人称其为广州大亮法师。[刘]宋泰始年间(466-471年)圆寂,阳寿69岁。

1187.道林
(741-824年)牛头宗。谥号圆修,也称鸟窠禅师、鹊巢和尚。俗姓潘,杭州富阳人。9岁出家,21岁在湖北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访长安西明寺复礼,学《华严经》、《起信论》。在代宗召径山法钦入宫时,谒法钦嗣法。南归经孤山至秦望山,栖于松枝上。元和年间(806-820年)白居易参其为师。长庆二年二月十日圆寂,阳寿84岁,僧腊63。《宋高僧传》卷十一将其与“唐杭州秦望山圆修(735-833年)”的传混同。

1188.东林寺
位于江西九江南边。与襄阳的老师道安分别的慧远,由荆州上明寺至寻[浔]阳,于太元六年(381年)再由同门的慧永迎入庐山西林寺。6年后建起一宇东林寺,成为白莲社结社和净土教的根本道场。聚集了僧俗123人,其中慧永、道生、佛陀耶舍、佛驮跋陀罗、刘贤[遗]民、宗业余等被称为东林十八贤。以后天台智顗、禅宗四祖道信等也在此留锡。在宋代临济宗黄龙慧南的弟子常总进入,将该寺由律改作禅寺并兴旺起来。苏东坡、周濂溪、张商英等参拜在其下。明、清加以重修。现在被指定为江西省重点文物单位。不仅伽蓝被复兴,慧远的墓塔——荔枝塔,在其西边宋代所建造的西林塔也被妥加保存。

1189.东林寺
→导公寺

1190.东林十八贤人
庐山东林寺由东晋慧远独自念佛开创。虽然123名僧俗结社是闻名的,但这是对其中18人所取的名称。据《东林十八高僧传》记载,首先从慧远开始,依次列举了慧永、慧持、道生、昙顺、僧叡、昙恒、道昞、昙诜、道敬、佛驮[陀]耶舍、佛驮跋陀罗、刘程之[遗民]、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

《中国佛教史辞典》(099. 1178 道佛论争)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178.道佛论争
随着外来的佛教社会势力的增加,与中国本土的道教之间,以二教的优劣、先后及夷夏之区别为中心产生道、佛二教的论争。这一论争最早的事例在三国时代(三世纪)已经见到,魏的曹植信奉佛教,作《辩道论》,充满对神仙说诈妄处的发难。在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之间的争论,王浮所作的《老子化胡经》是该一时期的产物,而它也正是以后道、佛论争的重要材料。对于所谓佛陀是老子的弟子,或者老子的转世等老子化胡说,佛教方面作为《清净行法经》,把老子、孔子、颜回都看作菩萨的转世。该经现虽无存世,但僧顺的《释三破论》及道安的《二教论》中引用过。这种伪作经典的意图是释尊出世在老子之前,而主张作为其弟子的佛教处于优越的地位。作为道、佛论争的产物是各自泡制对自己有利的文献。佛、道争论的显著时期是进入南北朝之后。北魏世祖时期出现的寇谦之所开创的新天师道,并使之成为国教。这是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团体的确立。这时在南朝宋国的陆修静、梁国的陶弘景都在进行教学的准备和道教经典的整理和系统化。由于社会势力的增大,改期会与当时有很大势力的佛教对立抗争。其争论点以夷夏论为中心。所谓夷夏论是指舍中华固有的宗教而信奉夷狄之教的佛教的是非之争。在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道士顾欢著《夷夏论》,发出排佛的第一声,引起很大反响,从明僧绍的《正二教论》、慧通的《驳顾道士夷夏论》开始,很多反驳论著依次出现。再有几乎在顾欢的同朝代,张融所著《门律》,虽然提倡道、佛一致,但以道教为本、佛教为迹的本迹说定二教的优劣,把道教放在优位。顾欢的《夷夏论》认为没有根基的夷狄之教佛教应该从中国驱除,而且认为老子与释迦构成同一神格,虽然其根本是相同的,但其表现形式不同。一边持有与张融相同的老、佛同体说,一边评定两者的优劣。这种思想形态是道、佛论争的一个特征,老、佛同体说是老子化胡说的基础。北朝,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在宫中进行道、佛二教的论争。清道观的道士姜斌与融觉寺昙无最就老子与佛陀出世的前后进行对论,据说姜斌被驳倒而流放马邑。再有,在北周武帝废佛之前,甄鸾所著《笑道论》、道安所著《二教论》评论道、佛之优劣,都激烈地批判道教的低俗。在北朝的道、佛之间的抗争,并不仅仅限于论争,还招致敕命断然实行废佛。北魏太武帝的废佛,北周武帝的废佛,都是道、佛抗争这同一原因。南北统一的隋代以后,唐代开国的高祖联系老子的李姓与唐室的李姓,将老子作为唐室的先祖,给道教以特别的待遇。太宗时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定下了“道先佛后”的位置。“道先佛后”成为唐代一贯的方针。从高祖开始的历代皇帝都信奉并厚待道教,也保护佛教。其结果是道教显著地得到发展。因而它自然地成为一个大势力的教团,与佛教间产生抗争。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道士付奕上书要求批示减少僧尼的十一条,与此相对济法寺法琳撰《破邪论》,攻击道教的虚妄。在付奕的协助下,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攻击佛教。关于道、佛席位的先后问题展开激烈的论战。高祖在武德八年举行祭奠礼时,为以确定道、儒、佛的位置,举行释慧乘与道士李仲卿之间的论争。其后在太宗时也进行过论争。到高宗时就越演越烈,显庆三年(658年)曾前后三次在内殿进行过僧、道的议论,显庆五年僧静泰与道士李荣就《老子化胡经》进行论争,龙朔二年(662年)至三年又经过三次论争。道、佛频繁争论的结果,使道教从佛教的经典中摄取了教理,制作了许多经典来对抗佛教。经过唐代的发展,宋代的道教更为活跃,由王重阳创始了全真教。到了元代全真教第五代教主邱[丘]处机与弟子李志常一起,占领寺院、破坏佛像、刻印与颁布作为《老子化胡经》一种的《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此时少林寺福裕对此类构成伪妄的行为进行控诉,宪宗五年(1255年)宪宗命福裕同李志常辩论,结果道教方面失败,烧却了从《老子化胡经》、《老子八十一化图》开始的除《道德经》以外的一切伪经。第二次、第三次辩论也以道教方面失败告终。自此以后,由于二教间的明争暗斗持续不断,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敕诏弹压全真教。魏晋以来持续不断的道、佛二教之争暂告段落。对元初佛、道论争的状况祥迈的《辩伪录》和念常的《佛祖历代通载》作了记录。再有关于道、佛论争的资料,除收录于《弘明集》、《广弘明集》之外,还有道宣的《集古今讲道论衡》、法琳的《破邪论》、神清的《北山录》、智升的《续古今佛道论衡》等。

《中国佛教史辞典》(098. 1171-1177)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1171.道登
(412-496年)俗姓芮,东莞(今山东临泊莒县)人。随徐州僧药研究《涅槃》、《法华》、《胜鬘》,后随白塔寺僧渊学《成实论》。50岁时在魏国信誉颇高,得高祖孝文帝深信,太和十八年(494年)到十九年随从南伐,活跃于敌地的宣抚。在洛阳受僧俗的尊崇,盛于讲说。太和二十年(一说景明年间)在恒州报恩寺圆寂,阳寿85岁。

1172.东塔宗
开创相部宗的尖砺(569-635年)之弟子怀素(624-697年)所著的《四分律开宗记》(新疏),对法砺的《四分律疏》之说进行批判,称之谓旧疏,自创东塔宗。以后旧疏与新疏相互争论。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三宗的大德等14人聚集安国寺判定是非得失,制定《敕佥定四分律钞》,新疏的意图获得成功。从此后二宗逐渐衰微,只有南山宗盛行起来。

1173.道尼
(生卒年不详)与法泰、慧恺、智敫等一起随侍真谛三藏,协助其译事,特别是《摄大乘论》和《俱舍论》的研究讲说。慧恺讲《俱舍论》时,与智敫一起从事笔录,中途恺病故,二人共同发誓不使两论研究中断。道尼在九江住的是木板房,人称九江道尼。在隋代开皇十年(590年)敕召住大兴善寺,与昙迁等一起盛于宣扬《摄大乘论》。弟子有道岳(568-633年)、慧休(548-645年)及智光等。

1174.道霈
(1615-1702年)曹洞宗。俗姓丁,字为霖,号旅泊,也称非家叟。福建建宁建安人。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日生。14岁时在白云深公之下出家,翌年削发。参闻谷广印、密云圆悟。寻访永觉元贤,于30岁嗣法。翌年辞归建宁广福庵闭门。元贤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七日圆寂,翌年正月入塔,正月二十二日,44岁的霈继师席于鼓山开堂,住该处14年。虽退出,但于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重归鼓山,康熙四十一年圆寂,阳寿88岁。有《语录》二卷、《餐香录》二卷、《还山录》四卷、《法会录》一卷、《旅泊菴稿》一卷等。

1175.道判
(532-615年)俗姓郭,曹州承氏人,初学儒教,19岁出家。北齐乾明元年(560年)与21人一起从邺都去北周,保定二年(562年)至长安,受武帝礼遇,后携北周的国书出使高昌国。回长安后住乾宗寺。北周武帝破佛时,与静蔼一起被保护在太白山,此间勤于中百四论的研究。宣帝时作为120个菩萨僧的一员住陟岵寺。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由于其监造了龙池寺敕命受四事之供给。

1176.道凭
(488-559年)俗姓陈,山东平恩人。12岁出家,学《维摩经》、《涅槃经》、《成实论》等,入少林寺坐禅,听慧光《四分律》之讲,随侍十年,悟大乘真意。此后离慧光之本源,讲说《十地经论》、《涅槃经》、《华严经》、《四分律》等。由于其内容与法上的文句相左,邺都之人都称为道凭法相。且由于善辩解,而将其比作佛弟子舍利弗。为继承慧光行解相应的宗风,弟子灵裕将其发展之。

1177.道忞
(1596-1764年)临济宗杨岐派,俗姓林,字木陈,号山翁、梦隐,赐号弘觉禅师,广东潮阳人。出家在匡庐开光寺若味明之下削发,憨山德清之下受具足戒,参金粟寺密云圆悟嗣法。继圆悟之志复兴天童山。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受请[应邀]上太白山天童弘法禅寺,后经慈溪五磊山灵峰禅寺、越州云门寺、台州广润寺、越州大能仁寺、潮州道场山护圣万寿禅寺、音州(山东)法庆寺,顺治十四年(1657年)再住天童寺。顺治十六年受世祖之召入内[进宫],赐以师号。康熙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圆寂,阳寿79岁,僧腊55。有《语录》二十卷、《北游集》六卷、《布水台集》三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