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版的OPAC什么样?

    5月的时候,OCLC的首席科学家Thomas B. Hickey在他的博客Outgoing上,向大家披露OCLC的WorldCat Wiki计划,用维基――也就是众人的力量――完善WorldCat。人们可以给相关的书目记录加上评论、封面、注释等。
    最近看到LISNews消息“Wiki WorldCat (WikiD) Pilot From OCLC”,说OWC在9月开始了其联合目录的维基试验计划,并提供了计划的网址:http://www.oclc.org/productworks/wcwiki.htm

    计划说明图文并茂,可以一窥维基版OPAC的概貌。具有维基功能的主要是以下三个部分:
Reviews:给文献添加评论,看别人写的评论
Edit table of contents:编辑目次
Notes:给文献加注释

    图示中以小说《达芬奇密码》为例。但截止目前,通过OWC查同样ISBN的这部小说,还看不到维基功能。
    对比OWC检索结果与计划中的图示结果,计划图示中有“My Account”,而OWC没有,而且计划图示以Columbus Metropolitan Library作为Lance Osborne这个用户的“My Library”。
    维基最麻烦的问题就是涂鸦,是否OWC的Wiki以注册用户才能参与写作的方式予以某种程度的控制呢?是自己直接管理用户,还是借助于成员图书馆的用户认证?计划主页没有说明。查Columbus Metropolitan Library的OPAC,也没有看到与OWC的链接。

    在现在的OWC,没有看到维基功能,倒是看到了editions――将同一文献不同版本(包括语种、载体等)集中在一起。这个功能以前是没有的,不知道这种变化始于何时。FRBR在OPAC的应用,在集中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这一点上,基本上已形成共识。OCLC以往的许多FRBR试验,归结到OWC中,现在就只看到“版本”这个标签了。

    计划说明,联合目录的维基未来会由OWC扩展到WC。这么麻烦增加维基功能,目的为何?“将OCLC编目合作扩展到非编目图书馆专业馆员与用户。帮助成员馆鼓励、吸引与管理其本地用户群的输入,引起他们对图书馆内容的兴趣。通过OCLC的合作方式的益处在于,使每一成员可以访问所有成员的内容,在WorldCat内部建立起一个社区的感觉。”
    吸引用户参与、增加服务的粘度,是Web 2.0时代最重要的因素了。以往的OPAC是单向的,由图书馆向用户提供书目信息,现在,用户也可以在书目信息中加上自己的看法、补充书目中缺少的信息、随时更正错误的信息。其实维基在这里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当然是一种不错的编辑工具。   

参见OCLC首席战略家、研究部副总裁Lorcan Dempsey的博客文章:
“让数据起作用――Web 2.0与图书馆目录”(Making data work – Web 2.0 and catalogs

更新(2005-10-10):
Lorcan在上文中说维基在周末可用。计划的网页是说9月开始的,我耐心地等了几日,到了中国周末的晚上(还只是美国的早晨呢),还是太心急了一点。Lorcan在9日的博客中宣布已经可用(Putting the Wiki in OpenWorldCat)。现在点击上文中《达芬奇密码》的OWC实例,已经可以看到。
Lorcan文后的第一个评论者说:维基功能在哪儿?不就是亚马逊的那些东西,可从没有听说那些功能被称作维基。

 

日本图书馆界的CALIS

    很熟悉中国的CALIS,尽管有时想不起CALIS的汉语全称。日本图书馆界也有一个与我们的CALIS类似的机构,原名文部省学术情报中心(简称NACSIS),现名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简称NII)。但我这里说的不是NII。
    前几日,偶而发现日本图书馆界也有个同名的CALIS,不免有点好奇。查得日本的CALIS全称“Computer Assisted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是京瓷丸善系统集成株式会社(Kyocera Maruzen Systems Integration Co., Ltd.))的“可定制图书馆系统”。据称可定制(不知定制些什么)、数据库高速访问、多语言对照、Z39.50功能、多种不同MARC格式互通、Web OPAC可链接到电子期刊,还能配合自动书库搬送系统与自动借还装置。应该是一个功能颇多的图书馆集成系统。
    与系统配合的还有成立于1988年的CALIS研究会,是一个CALIS用户组织。介绍说每年有四次活动,但2005年的计划中却一项活动也没有安排。

    从日本Google的检索结果看,CALIS在日本大学图书馆有不少用户。
    该公司另有大学和专业图书馆系统CARIN、公共图书馆系统ELCIELO,这两个系统2005年安排的活动倒很丰富。

 

在庐山寻访图书馆与沈祖荣故居

    车行过庐山热闹的商业街,见到“庐山图书馆文献信息窗”。图书馆开在如此热闹的地方,符合潮流。兴奋!
    后来在街上闲逛,顺便寻访图书馆而去。到得“信息窗”,只见边上一字排开几家土特产商店,未见到图书馆的影子。想想图书馆应当就在附近,便绕过街角,见到店后的一幢楼,很象图书馆的样子,但既无“图书馆”标识,也没看到大门。从楼后拐进去找门,一扇边门上贴一张纸,说明图书馆开放时间,这就是了。原来是大隐隐于市,失落!
    图书馆下午二点半开放,虽略感意外,但因曾耳闻南方夏日有长时间午休习惯,也没有太惊奇,奇怪的是开放时间说明:共产党员24小时服务。我们到得尚早些,外借、阅览没有开放,便在馆内到处看看。一楼服务岗位介绍,共有12个工作人员,有意思的是,其中三位姓名中间那个字是“庐”,地方特色浓厚。到二楼时,正遇上主持工作的副馆长刘庐松在开“馆史室”的门,于是参观馆史室,并与刘馆长作了一番交流。得知图书馆的招牌在重做,所以外面没有标识;那个“24小时服务”,则是上级为了“保先教育”而提出的要求。特色!
    之前曾参观庐山会议旧址,知道边上有幢建筑是老图书馆。向导游求证时,导游支吾其事。经刘馆长介绍,原来庐山大厦边上那一排多座颇有特色的建筑都是原图书馆。也许庐山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太多了,七十年历史的图书馆,现在也成了土特产商店。可惜!
    不知是否因为有着前面一排店面房出租做经济后盾,庐山图书馆对读者完全免费,阅览还是免证的,居民、游客可以随意进馆。电子阅览室由于开放上网被工商方面视为网吧,难以经营,所以索性取消了上网,只作为庐山风光片之类的观赏之处,同样免费。称赞!
    离开图书馆时,看到阅览室里读者不多。向刘馆长建议在街上增设图书馆指示牌,以吸引更多读者前来。似乎刘馆长并不看好此种前景,理由是庐山本地人口加打工者不过一万多人,虽然旺季每天有游客二万人,但以观光为主,而不同以前疗养为多。观光者跟着导游走,没几个人有闲到图书馆来。或许是这样,但《庐山恋》在庐山影院可以连放二十多年,创吉尼斯记录,图书馆介绍庐山风光就不能吸引游人?疑问!

 
 沈祖荣庐山故居:林苑

    庐山上老别墅众多,参观了不少。原就听朋友说沈祖荣先生也有一座别墅,在不经意间得知离住所不远后,便寻访而去。这座名为“林苑”的别墅相当漂亮!院内有程焕文撰文的“沈祖荣先生故居”碑,上言此故居已捐给政府。据说故居原只有一座小楼,边上的三层楼是后来扩建的。 
    林苑现在是一所私人承包的招待所,院内很清静。在餐厅外拍照时,出来一位服务员。得知我们为沈先生而来,询问我们是否沈先生后人?沈先生是否很有名?并很客气地请我们入内坐坐。因为住在附近,所以我们没有去餐厅休息。离开时,服务员还很友好地祝我们旅行愉快,可称得上训练有素。
    有关林苑的更多情况可看我拍的其它一些照片,其中的碑文对沈先生一生作了详尽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