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DPLA)是集成美国文化遗产机构联机资源的门户。元数据来自参与机构或服务中心(Hubs)、采用不同的元数据标准,经过DPLA依其《元数据应用纲要》(DPLA Metadata Application Profile (MAP))映射集成,并以关联开放数据(LOD)加以强化,在呈现与共享元数据的同时,提供一站式的资源发现与获取服务。
MAP基于Europeana数据模型(EDM),并结合DPLA集成美国文化遗产机构元数据的经验与特定需求[1]。EDM主要使用来自其他命名空间的属性、加上少数独特的本地开发属性,为集成来自欧盟不同机构的多样化数字对象的元数据而开发。DPLA功能与之类似,采用该模型,既不必“重新发明轮子”,又能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自在情理之中。MAP起草于2012年,当年公开征求元数据专家的意见,2013年初发布为v3.0。2014年7月略作更新为v3.1,最新版本为2015年3月发布的v4.0 [2]。目前DPLA门户及API仍采用v3.1,有待全面更新。
DPLA MAP v4.0为应用关联数据做了大量更新,诚如其导言所说,“MAP 4版的变化表达了在DPLA框架内,与关联开放数据结合的重大飞跃……特征为更新地理类,增加概念和代理类,均利用LOD。另外,在附录A中描述了注释类。”[3]
DPLA领域模型4.0版(蓝色为核心类,无色为情景类),未包括附录A的注释类(Annotation)。类(Class)及属性(Property)仍主要采用EDM、都柏林核心(DC),加上少量其他命名空间元素。
主要变化:
1、类由v3.1的6个增至8个。新增的代理(Agent)和概念(Concept)将强化责任者、主题相关URI资源。
2、地点类中原来的属性是行政区划名称/代码如国家、州、县、市等,现在改用地理信息属性经度、纬度、海拔、几何形状(地理边界坐标组),以及(行政区/地理)上级特性URI、国家代码。原数据中的行政区划名称/代码,可以经地理LOD词表匹配得到地理信息,用于生成地理浏览功能。
3、属性尽可能由DCTERMS代替DC命名空间(除非不能满足对值类型的限制),取值要求尽可能采用参引(URI)代替文字(Literal)。
据此,DPLA应用MAP v4.0后,元数据将由众多的关联数据服务得到更多、更普遍的强化。未来其门户也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与功能。
来源:
[1] Metadata Application Profile
[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PLA Metadata Model (March 5, 2015)
[3] Metadata Application Profile, version 4.0 (Release date: 3/4/2015)
参见:《Europeana数据模型入门》笔记(2014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