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戏剧博物馆

    昨日在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原上海戏曲学校址)开会,会后参观了设在图书馆的上海戏剧博物馆(戏曲馆)。
    参观前在左侧展厅随便看,是传统家庭布置,在各地看得很多,没有太多惊喜。
    正式参观以动态展演开始,请来三个学生扮演的青衣、老旦、老生,各来一段京剧传统剧目片断。三个小孩子(那演老生的大概还是小学生),盛装却只是清唱,表演不足,而几位伴奏又在台前,激昂的伴奏声盖过了演唱声。结果就如鲁迅看社戏般,不知道唱些什么了──其实听得真切,我也听不懂。
    随后进入“舞台”后的右侧展厅,是京剧艺术陈列展,布展相当精美,出乎意料。那些京剧缩微版的人物、服饰,让我想起了日本人偶,如此联想自然很不敬,但真是很久没看到这么精致靓丽的传统造型了。后来听说这些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制做,已经后继乏人了。
    博物馆里还有名家用过的演出道具、服饰等。现在开馆不久,有些还裸放着,据说这些珍贵藏品以后是要收起来的。
    博物馆对京剧脸谱有十分详细的介绍,瓦块脸、六分脸……闻所未闻,像我这样的外行很难分辨。后来看到一幅绘画,大概因为是复制品,并未写有说明,解说者说是
“同光十三绝”,画的是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个京剧名家。有人注意到除了一个丑角,没有画脸的,难道那么复杂的京剧脸谱,只有百来年历史?

    对此很是好奇,回家翻看赠送的《粉墨中国──传统戏剧动态展演的本体史述》(王伯男等著),在第三章“中国戏剧的地域分布”中插入大量各地戏剧的脸谱,但对脸谱及其起源只字未提。网上查“同光十三绝”,是戏曲史上十分有名的史料,在百度百科词条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十三个人中,没有净角(花脸),据传因绘者沈蓉圃不善勾画脸谱所致。
    在二楼还有资料陈列,包括图书及手稿。时间所限走马观花,印象深的有:某现代手稿把400格的文稿纸横过来、从右到左竖着写,很传统;油印的“观影记录”表格,钢笔填写片名、日期、观看者及观感等,那个“影”字还是简体字(左边是“井”);某京剧名家的手抄剧本,用毛笔抄在宣纸上。

    博物馆名挂“上海戏剧”,但本次陈列展似乎并没有突出京剧在上海的历史。
    秦邦廉老师还问了王伯男馆长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上海戏剧并不只是京剧。王馆长显然对此很了然,说是……七种剧(抱歉没记住),但因课题时间所限,只能专注一剧,像越剧方面很多资料都没有收集。只得留待来日了,看来王馆长是会继续做下去的。
    上海本地戏剧是沪剧、滑稽,其他几种大概是越剧、淮剧、评弹、昆曲吧,很多也是历史上在上海这个大舞台发展起来的。

参见:
上海戏剧博物馆昨日开馆《新闻晚报》2009年12月6日

《参观上海戏剧博物馆》上有2条评论

  1. 脸谱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脸谱起源于面具,脸谱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而面具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后再戴在脸上,在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中有巫舞和傩舞,舞者常带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遗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几十个青铜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鱼凫举行祭祀礼仪的用品。北齐兰陵王长恭,性情勇猛武功高强,但相貌俊美像个女子,他打仗时就带上面具,以助其威。唐代歌舞《兰陵王入阵曲》里,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就要带上面具。这可能就是戏剧中脸谱的起源。
    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

    博主 对 图林老姜 的回复: 2009-12-19 20:30:29
    受教啦。但还是没说出“京剧脸谱”什么时候有的?

  2. “京剧脸谱”的出现其实是个渐进的过程,很多地方戏早就有了脸谱了,只不过京剧是国剧,对外宣传多了而已。
    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简单的符号,“观念符号”和"“表情符号”,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观念或表情。到了戏里,这些符号就直接画在脸上,表达更为复杂丰富的观念和表情。唐代就有"涂面"的记载,孟郊在《弦歌行》里写道:"驱摊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即表明了用染涂脸面表现鬼神的形象。宋代徐梦莘《三朝北门会编》的"清康中秩"第六卷记载了宋徽宗的两个佞臣以"粉墨做优戏",口出市井浮言秽语,蛊惑皇上。宋代"涂面"分"洁面"和"表面"两类,花面也很简单。画了个白鼻子、红眼圈,目的"务在滑稽"。因为宋代杂剧中,科诨占了很大比例。元代杂剧盛行,在《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场》的大幅壁画中,出现了元杂剧正面人物中的"整脸"的谱式,突破了过去副净那种白底黑线的基本格调,带有某种性格的色彩。
    明代已经是由昆剧演出的传奇剧的天下,表演丰富,行当分工精细,净分正净(大面)、副净(二面)和丑(三面)。净丑都画脸谱,每个角色又有一个专谱。其底色多是根据说唱文学中的描绘或演员自己的想象设计的。如关羽的底色是红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谱式是夸张的眉眼部分。明代人留发,脸谱画在额以下,清代人留辫子,头剃到脑门以上,脸谱也画到了脑门以上。图案比例也发生了变化。与明代相比,脸谱有繁有简,底色一样。清代中叶,地方戏兴起,净丑的脸谱每一地方差别很大,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和民间艺术气息,各种地方戏约有300多个剧种,大多在18世纪以后兴起。地方戏的繁盛,使得剧目题材人物角色不断增多,行当分工更细。净行除了正净副净外,又加了武净。色彩增加了蓝、绿、黄、灰、橙。

    博主 对 图林老姜 的回复: 2009-12-20 09:50:46
    呵呵,谢啦。说得有理,京剧只是对外宣传多了而已。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