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的金科玉律

    虽然现在几乎每天都看很多英文,还会作些译介,但因为自感功力不够,极少全文翻译。其实早年像FRBR以及A Framework of Guidance for Building Good Digital Collections这样的经典,也是做过全译的,但都是只给自己看的,绝不示人。
去年11月中,台湾辅仁大学毛庆祯教授在Gtalk上问我对Open Access to Academic Literature是否有兴趣,原来他正向出版社获取中文翻译权,打算将一本Open
Access文集译成繁体中文,然后找个伙伴译成简体中文。当时自以为繁体改简体,不过是几个术语的差异,就一口应承下来。等按篇看到繁体翻译、转换成简体后,才发现实际上低估了这事,不核对原文,是没法完成简体中文的。
当时毛教授以为二周时间就可完成签约,实际上由于数十篇文章需要逐一取得原作者的授权,足足花了半年多时间,至今已大致落实。而简体中文的翻译,也就在这半年中陆陆续续地完成了。露怯的地方肯定不少,只能说尽力而为。
按毛教授的想法,是想同时出版繁体与简体译本,并在网上开放获取电子版,出版社正在联系中。台湾情况我不清楚,在大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有哪家出版社会接受这种方式?

翻译过程中,感受到繁体中文、简体中文不仅在词汇方面有差异,在语法习惯上也不尽相同。由于是翻译,即使简体中文,也有不同的译法需要斟酌。以下举几个文中最常见的例子:
Open Access,繁体中文用的是“开放近用”。自己以往受lowie影响(“开放存取:学术出版的理性回归”),一直用“开放存取”,在开始翻译时,也这样用。但译了多篇以后,觉得虽然有“存”和“取”(用)两方面的开放,但Open Access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让公众开放地“取”(用),所以最后确定用“开放获取”。
    Initiative,这是近年用得很多的词,谷歌金山词霸《简明英汉词典》中有三个解释,一般选择“主动的行动,倡议”一项。译文中,如果是呼吁,则译为“倡仪”,如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s(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如果是付诸实施的项目,则译为“计划”,如Open Archives Initiative(开放档案计划);如果是情况介绍,就译为“行动”。
Creative Commons的译名最让人无奈。繁体中文译为“创用CC”,专有名词的特征比较明显。大陆原本用的是“创作共用”,还是具有识别意义的。至今“创作共用”的名称虽仍受资深网络人士推崇,无奈最终中文官方网站采用的是“知识共享”,如此一来,如果不加上引号,就根本无法知道这是一种特别的开放获取许可协议,但也只好用这个。

繁体中文意译较多,这基于对原文的心领神会。大部分情况下我会改成直译,主要是对自己领悟原文的能力没有信心。不过,当看到开放获取的两种方式被译为“金科”(Golden Road)、“玉律”(Green Road)时,钦佩不已,决定完全保留。曾向毛教授请教过此种译法的出处,没有得到答案。

参见维基百科: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一般有2种实现途径:
* 金色道路(Gold Road):开放获取期刊(OA Journals)
* 绿色道路(Green Road):作者自存档(Author self archiving)

《开放获取的金科玉律》上有2条评论

  1. 你所说的并不是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的不同,简繁体只是一种文字形式,除少数文字有疑义外,基本上是一样的。你说的是一种海外文化与内地文化理念上的不同。对一个概念,尤其是西方的概念,从各自的环境和文化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80年初期,就有人提出,编一本两岸四地词汇本,使一些术语有个基本说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