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or信息共用

     听吴建中馆长讲座(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时,就想到去年底看过毛军写的短篇幻想小说“Another day in the Information Commons”,叙述一位研究生在LAS图书馆新开张的Information Commons的半天经历。回来后便到easy librarian去查他的网志,查到了他2004年11月的多篇相关网志,包括那篇幻想小说。想来他那时正在撰写“以Information Commons的名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实践”,大概有希望成为最早发表的关于IC的学术论文。之前正式发表的文章中,仅见综述“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2002年研究进展”(初景利等《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6期)提及IC(称为“信息共享室”)。
     钱涂无量更早在2004年6月关注IC,只是他研读“The Information Commons A Public Policy Report”的心得,在网志中只有片言只语,可能也写成论文了。
     不过,要说在国内关注IC较早的,竟然早至1997年,兰州大学图书馆陈乐明副馆长参观美国南加州大学的Leavey图书馆陈馆长早在1994年该馆开馆时,就收到有关资料与照片而为该馆的办馆指导思想和创造性的服务方式所吸引。1997年到该馆参观时,陈馆长点名参观“有馅饼状的操作台(Pie-shaped workstations),在那里学生可以与教师、图书馆员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地方,由此知道那被称为Information Commons,陈馆长也译作“信息共享室”。陈馆长详细生动的参观记1998年发表在其馆刊《信息窗》(第3940期)。
     国外有关的资料很多,easy librarian、钱涂无量提供了一些,可参见。以下两个不错:

1、Information Commons:学术图书馆创新服务与资源指南
Information Commons : a directory of innovative services and resour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
有按名称、地域、分类排列的相关网站,有招聘职位说明,还有相关书目,一个IC相关信息的目录。更新到2004-12-10为止,因为现在“IC计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现实”(as IC plans have become realities around the world)。
2、Info-commons联机期刊:http://www.info-commons.org/
ALA的“信息共享计划”的出版物。它还有一个博客:http://www.info-commons.org/blog/

     我自然是用搜索引擎查出上面所有内容的。因为当时Google无法访问,我就用A9查,发现真是用对了,因为右侧会同时查出相关的图片:有IC的布局,也有实例照片,当然也会有其他。

     看到台湾译作“资讯公共空间”,或许用“公共”比“共享”更适合国人的口味。联想到Creative Commons的Commons被称为“共用”,也真是符合社会现实。现在愿意贡献让大家共享的人,与愿意共用别人提供东西的人,几乎不成比例。“共享”两字,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障碍。要想在国内推广IC,除了图书馆方面要有领导重视、人员配备……等等等等,还须趁早将名称换掉。
     共享?想都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