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贤总结在学术著作中,一个外国人有现成的中文译名,而译者却要另取新译名的三种情况:
1、译者认为现成的译名不妥,需要有新译名来代替;
2、译者要标新立异,别出新裁;
3、译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要译的这个外国人的人名已经有了现成的译名,或者压根不了解这个外国人的基本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外国人在中国还不出名,其中文译名不为学术界和翻译界的大多数人所了解;另一种可能则是这个外国人在中国已经比较出名,起码在有关专业领域是出名的,但译者本身却不了解这一情况。
王保贤作上述分析,是因为看到某译著放着现成的中译名不用,自已硬译多个广为国内学术界所知的外国人名,让人有对不上号之感。
中文编目时,也常碰到中译名的规范问题,包括责任者与人名主题。具体分析,依编目员工作”认真负责”程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图书本身对作者译名处理随意,如王保贤所总结的1-3点都有可能,总之是一个人,被译成了不同的名称。编目时,按图书中的形式照录。
2、图书中用了学术界通译,而编目员不予采纳,根据原文查找《世界人名词典》加以”规范”。
3、套录下来的记录,采用了学术界通译作规范名,与图书中形式不同。编目员按上述1或2″修改”原记录。
做规范记录或取人名的规范形式,对编目员的知识面有比著录、标引更高的要求。对于不熟悉的主题,编目员一般都有自知之明;但著录一个人名时,一般编目员似乎很少考虑他/她是否学界名人,或者即使知道,也不知道如何查得其通译形式。
王保贤认为如果译者不了解他所译作品中的外国名人,就”不适宜于翻译他所面对的那篇文章或那本书”。如果对编目员也有如此要求,那么就没法玩儿了。
原文出处:王保贤”你能把葛兰西与‘格拉姆齐’对上号吗?――也说外国人名的翻译问题”《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2月11日第7版
孙馆长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国内缺少合用的名称规范档。本来查名称规范档,就象查分类法、主题词表一样,应当是分类编目工作中的必要步骤。但由于缺少合用的规范档,这一步骤就被“需要时”查百科全书、译名词典取代了――这些本来应当是规范档的补充。<br>国内现有规范档存在的问题有:<br>一是卖钱,不象LC那样放在网上联机更新、免费查,影响了规范档普及;<br>二是数据量少,既没有为所有作者都做规范,也没有为能见到的所有作者名称形式做参见。所以那些外国人名,查不到者居多。<br>三是规范不规范,不同的人(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规范档中有一个以上规范记录的情况,说俯拾皆是是夸张了,但绝非屈指可数。<br> <br>
译名是一个从古到今,世界范围的问题,南北朝时佛经传入中华就有译名的歧义,考订与规范译名是版本学和目录学中重要的部分,也是出版和编辑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在现代,国家图书馆应该承担起文献编目中译名规范化重任,例如美国国立国会图书馆就有文献责任者的规范档。我国国家图书馆也有此项建设,但是规范名称公布的缺漏滞后情况严重,无法提供国内图书馆员实际应用。感慨于我们的科研基金和文献情报专家们都在关注知识服务,却把译名规范这样一个细小而颇有知识性的问题忽略了,把它丢给广大图书馆编目员自己去解决。<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