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生不逢时

    最近在学网上图坛博客引人注目,竟引致一问黯然宣布退出一网(网络图苑),不免为一网的未来担心。其实最早链接图坛博客的,正是一网。只是年初一网换颜以来,一直都冷清得很。一问其实也一直在努力,但网页打开速度太慢终于彻底断送了他的努力。其实速度固然致命,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就图坛现状而言,他所推崇的Wiki(知识网络)时机还远未成熟。因为在一网,论坛只是一个排在很后的功能而已,甚至都排在博客(网络日记)之后。

    中文网络中有价值的内容远少于英文,因为拥有资源者未能将有价值的内容上网,或者是因为许多内容要用来卖钱;也因为缺乏足够的有心、有志、有闲人士,将那些可以共享的内容上网。就图学的编目领域,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原版的ISBD,但看不到相应的国标;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最新版本的MARC 21,但难以找寻哪怕是旧版的CNMARC。
    在其它领域,已经有大规模建设中文网络内容之举。比如,中文维基百科,虽然我对其价值有所怀疑,但一直很佩服那些热心参与维护的人士。同样, 致力于古登堡计划中文化的人们,也令人敬佩。而在图学领域,象图匪那样以一已之力,建立”中国图书馆界人物纪念网“这样创举的人,还真不容易发现第二个。

    一网值得纪念(罪过!)的,不是它冷清的论坛,而是它的知识网络(图学相关重要文献全文――包括部分新译中文版文献)、网站目录(图学同仁主页/Weblog、研究网站、博士点、免费数据库等的链接)或一般文件库(图学相关软件、课件等),它是不以功利为目的的图书馆人对网络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可惜这些或许被许多人忽略了。只能感叹其生不逢时!

图书馆内联网当与时俱进

      多年前,了解到有些国外图书馆建有内联网,图书馆内不易对外公开、但有必要让同事周知的内部事务、内部规定、参考资料等等,都放在内联网上,便极力建议本馆也建个内联网。呼吁多年后,终于在一年多前建成。内容挺丰富的,有规章制度、各种日程安排、馆内调查统计数据、馆内会议内容通报、工作参考资料等等。
      刚建成时,还时常去看看,后来就没了兴致。编目这一块,有很多动态性的内容:一是图书出版变化多多,新的情况出现需要应对;二是作为CALIS成员馆,有关规定需要紧紧跟上。这都需要对本馆编目细则时时补充、修订,让同事们都知道。这些随时补充的内容不那么正式,却又要系统管理员才能上载,多了个看门人,轻易无法入内放东西,实在无趣。感兴趣的内容大家都已经下载到本地机器上了,老一套的东西放在网上,自是无人理会。
      如果内联网设一个wiki模块,做规章制度、工作细则之类就再好不过的了,各部门可以随时自己修订本部门相关的内容。不管过了多少年,新手只要研读一番wiki版的规章制度,就可以对本馆规章制度的演变了解得一清二楚。工作人员间再也不需要扯皮,到底应该如何做,看看随时更新的wiki就知道了。遇有人指责某事为何前后不一,看一下wiki版规章制度就知道了――因为规定曾在某年某月某日有过变动。
      至于blog有什么用处呢?最近在网上看图书馆相关的博客,发现了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博客群。闲来无空有些专业内容,其它的一些只是心情文字了。许是大家都知道谁是谁,讲话都比较有责任感,一种很阳光的形象。这回是不是可以此为例,借机向馆里的党组织建议,建一个本馆的博客网站,作为图书馆”凝聚力工程”项目?

      还在那儿空想,却在钱涂无量新设的中文图林网志集LIS Blogsource of China看到,厦门大学图书馆编目部新网站已经宣布开张了,wiki+blog。真是只有佩服的份!

 

 

Google试用CJK翻译功能

    10月29写“GOOGLE的服务与工具”时,中文界面的”语言工具”还没有翻译功能。昨天不经意间发现,在中文界面检索到英文网页时,链接右侧出现了[翻译此页BETA]标记,与在英文界面检索到法、德等文网页时类似。马上联想到中文的语言工具中应该也有翻译功能了。

    真的!不知始于何日。”翻译”功能新增了中、日、韩文与英文的互译功能(BETA),同样包括文字翻译与网页翻译二部分。这样,不谙英文者不必借助翻译软件,就可通过网页翻译了解个大概了――当然未与翻译软件作过质量比对。

    所谓得陇望蜀,现在我又希望能够有德、法、西、葡、意、日、韩与中文的互译了。虽然通过实际利用发现,德-英、法-英翻译实在还谈不上差强人意。不过相信以Google的实力,水平总会逐渐提高的。

update(2005/6/17):

可惜的是,这个翻译功能常常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