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A测试经验教训,或未来编目标准测试注意事项

美国RDA测试报告摘要14日公布,最终报告全文在18日提前发布。全文共192页,包括前言、建议、背景、方法、发现、附录。13个附录包括各方之前发布的各种声明、调查问题及结果等,附录F“RDA测试经验教训,或未来编目标准测试注意事项”一下吸引住我的眼球。虽然美国的情况与本国差别很大,但多少还是会有所借鉴的。

[说明:由于对本次测试了解不足,以下译文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容后更正;方括号中为本人理解]

Appendix F: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RDA Test, or, Considerations for Future Testing of Cataloging Standards (p.157-159)

测试很有价值,对国内外编目界有正面影响。但回望当初的选择与决定,或许换一种实施方式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如下,这不是批评协调委员会的选择,而是为未来负责执行类似任务的人提供指导与预期。

> 总则

>> 遵循“保持简单”的原则,让测试对测试者与评估数据者两方都不那么复杂

>> 有一个计划,以无限期地接受、分析与存储数量不可预知的测试数据(包括调查数据与编目记录)

>> 准备好以各种有时可能相互冲突的方式进行指导。

> 选择参与者

>> 如果可能,选择两个代表各类图书馆的机构,负责一个代表整个图书馆行业的机构提交的无效或不完整数据 [?]

>> 鼓励现有编目格式小组/集中项目(即ALCTS CRCC、GODORT、MAGERT等)参与,对更广泛类型的资料编目 [测试集包含更多资料类型]

>> 在为研究拟议变化而征求志愿者时,考虑向“入围者”发送问卷,评估其对改变的态度。这样能够选择不同态度的测试者,也有助于确定测试是否导致态度的改变,或者测试者在测试后是否如先前一样仍持同样观点。[调查分两次进行,先筛选入围者、避免单一倾向性,后实施调查、同时可分析态度变化。是否可以在同一调查中分两部分,实现同样功能?]

> 沟通

>> 通过电话会议,建立与参与机构的定期沟通机制,每月或每季更新,而不仅仅在ALA会议上。

>> 鼓励参与机构更多地参与进程

>> 征求有关测试过程对社区[编目界/图书馆界]可能影响的反馈

>> 尝试在方法制订时,尽早回答问题与疑问

>> 澄清过程、确认理解 [以上几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因沟通不畅而产生负面评价]

>> 让参与者就测试准备进行讨论,比如计划如何在本机构实施测试以避免意外,给参与者相互分享的机会并相互学习。建议的论题包括:

>>> 是培训所有员工还是有所选择

>>> 编目[测试记录]公同集与附加集的是相同还是不同的编目员

>> 所有电邮沟通使用一个通道与列表,所有文件与沟通存档使用一个网站 [以下几条主要是信息公开,让更多人参与、了解]

>> 在到哪里寻找测试相关信息方面,减少协调委员会、参与者和公众之间的困惑

>> 维持在社区[编目界/图书馆界]整体上更大、更广泛的存在

>>> 鼓励PCC在过程中采取更积极的作用

>>> 建立准则/最佳实践

>>> 讨论对PCC记录及社区[编目界/图书馆界]可能的影响

> 培训

>> 协调不同组织间的培训工作(ALCTS、图书馆协会等)

>> 开发对非MARC记录的培训 [非MARC记录]

> [测试记录]共同集品种

>> 在过程中尽早选定品种,在参与者确定这些品种是否真的合适前,协调委员会成员有时间先做编目 [由组织方对拟入选品种预编目,以确定最终入选品种]

>>> 确定可能出现的任何编目不一致或不完整的替代品

>>> 调节替代品以弥补缺失信息

>>> 对编目什么提供明确的指示

>>> 这将创建一个对控制测试有用的、更统一的编目数据集 [像考试出题一样,而非取实际存在的品种吧。这样有利于评估。]

>> 可能在共同集中增加附加格式如音乐和地图,以便对格式有一致的分析 [各类文献]

> 调查

>> 寻找在设计调查方面有经验者,帮助进行问题开发

>>> 应提供选择题而非填空题,使更多问题得到回答,方便数据分析。确保允许自由文本评论。[选择题、填空题、开放题]

>>> 问题应当只允许有一个回应,而非全选,以避免分析时的混乱。[多选不行?]

>> 调研调查开发工具的所有可用选项,确定哪个产品/工具能最好满足项目在调查设计、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方面的需求 [选择适当的调查工具]

>> 那些评估结果者应当在进程早期接受调查工具的培训,了解分析结果特点,将有助于调查问题的构造

>> 调查问题设计应尽可能同步于评价因子开发,以确保评价因子与问题之间的一致性 [调查设计时考虑结果分析与评价]

>> 是否有太多调查手段?

>>> 或许应该只有一个包含原编与套录的共同集,对适当的调查问题?

>> 如果包括非正式测试者,考虑他们与机构测试者完成同样的问卷,因此这个群体可以作更准确的比较?

>> 进一步标准化测试者ID以方便匹配基于回答者或机构的多个调查,比如用下拉菜单选择。[通过ID可以关联测试参与者提供的记录及其调查问卷]

———分割线———-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U.S. RDA Tes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9 May 2011, revised for public release 20 June 2011) (PDF, 192p)

Nalsi的西文编目笔记III: RDA测试报告及其实施声明 (六月 15th, 2011)
RDA美国测试结果公布 (2011年6月15日)

《资源描述与检索》的中文化及其应用研究

申报的“《资源描述与检索》的中文化及其应用研究”入选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今日揭晓。如果是去年的话,肯定会非常开心,因为我觉得我需要一个这样的课题。时过境迁,这回听到消息时已是波澜不惊。忘了填申报表时的绞尽脑汁,第一反应是发愁,觉得凭白给自己添了一堆的事──其实申报时对所报课题还是很有感觉的。

这是首次命中"纵向课题"。查自己的申报史,距第一次申报正好十年,不过早年比较懒散、不愿意给自己添压,第二次申报已是七年之后,因而十年中总共申报了五次。无论如何,这回应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贴一下申报表中的“研究内容及思路”,用思维导图软件FreeMind画的。软件用起来相当简单,感觉效果也不错。

RDA厂商访谈之III

Vendor Interview — Innovative Interfaces, Inc. (III) / by jhennelly (10 Jun 2011)

RDA开发方针对RDA工具套件调查中用户最关心的一些问题,选择若干厂商做访谈,让大家了解在由AACR2转向RDA过程中,相关产品会有哪些变化。第一家是Innovative公司,作答者为产品经理Ken Wells。本馆是III用户,其解答得认真看──最后一段比较出彩。

估计向各家提的问题是一样的。以下编号为本人所加:

1、你们的编目系统是否与MARC 21为适应RDA而做改变的9,10,11更新同步?如果没有,是否计划更新、有无时间表?是否改变书目记录与规范记录两者?

Yes。对于目前MARC的所有更新,Millennium系统都支持。已安装的需要免费更新以增加功能(通过CSDirect提交)。

2、你们系统的显示(面向公众的与内部的)能否显示新增加到MARC的RDA字段?有无未来改变计划、时间表?

Yes。Millennium馆员模块、WebPAC及Encore均可显示。正在评估如何用新数据元素来强化显示与访问记录数据。

3、请描述你们系统的检索界面(包括索引、限定、分面功能),它们如何处理新的RDA字段。有无未来改变计划、时间表?

如果图书馆需要的话,可以索引新的RDA字段[这里没说免费,不会要收钱吧]。正考虑以RDA字段增加限定与分面选项。

4、你们的系统是否支持用MARC以外的编码进行编目上?如果是的话,是否为支持RDA做过任何改变?有无未来改变计划、时间表?

Millennium原来就支持非MARC编目,目前没有对非MARC功能作进一步改变的计划,将待6月RDA测试结果公布再定。[III的非MARC编目主要通过其固定的字段与索引标签实现检索与显示功能,很粗放]

5、图书馆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混合记录环境中。在可见的未来,你们是否有停止支持AACR2的计划?

No。AACR2与RDA数据可以在数据库中并存,不但在Millennium,在新的Sierra服务平台也将同时支持两者。

6、对于AACR2和RDA记录在目录中并存的混合记录环境中,是否对使用你们系统的显示、检索或其他有所担心?

No。不管什么记录格式,用户可以选择向公众显示的字段。

7、RDA特别关注基于FRBR的记录间关系,采用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单件结构。你们的系统目前是否以什么方式利用了这一新数据与结构以改善用户体验?是否有计划未来基于这一数据改善用户体验?如果有,时间表?

Millennium目前没有FRBR化界面,但我们正致力于采用此一新数据与结构强化系统,现在还没有开发的具体时间表。[失望]

8、有人说,只要MARC仍然是主导的编码标准,RDA的好处不能充分体现。如果RDA被采用,你觉得MARC将如何?离开MARC对于你们的产品会产生何种问题?

不管对RDA的官方立场是什么,我们相信在可见的未来,图书馆仍将处于RDA与AACR2记录混合的状态,如同现在AACR、AACR2及其他记录格式的混合。

就Millennium和Sierra所关注的,AACR2和RDA在数据格式化风格上基本相同,差别只在数据如何解释。因此对于数据库,改变到RDA风格编码没有问题。在图书馆越来越转向目录结构FRBR化、记录本身原子化时,会引起一些问题。也就是说,当单个记录分解成到描述性元素(如主题标目、作者标目等)的链接,而非在每条记录中重复输入的数据,我们可以最终看到更加由关系驱动的数据结构,而非如现在目录中所见的逐个记录那样的孤立数据。这种改变将完全重构图书馆目录,向这一方向转变,需要厂商与图书馆双方的全力努力。我们知道,假以时日,这将是图书馆目录的本质,加入其他现代、多行业数据结构的结构与格式。[最后落实到了关联数据,如何在系统中实现,确实是一大挑战。在RDA官方测试结果出来前的回应虽然回避了MARC问题,却也描述了替代品的模样……]

[update 2011-11-11] qingyi在书社会翻译的访谈全集:
RDA自动化系统开发商系列访谈1-4:III、VTLS、BiblioMondo、Polaris (2011-07-03)
RDA自动化系统开发商系列访谈5-8:Ex Libris、Follett、OCLC、SkyRiver (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