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回忆——80年风云6:前行中的坎坷(1955:海军通信团,洛阳)

55年2月我又一次回到河北昌黎,不过这次是参加海军通信团的部分筹建工作。其实通信团的真正驻地并不在这里,可能是我从大连出发到目的地——河南洛阳要路过昌黎,临时抓差将我暂派到此协助先期到达的工作人员一起将其他单位遗留的及某些采购的物资收集清点齐全后,等工人装上火车再押运至目的地。这段时间虽然不长(约十天左右)但正值春寒料峭,我们又借住在没有供暖措施的居屋中,尽管负责人怕晚上寒冷,每人多发二件棉大衣,但刺骨的寒气依旧让人难以入睡。有人异想天开企图在身上压板凳使加盖物更贴近肌肤,实际根本没取暖作用。这短暂的经历总算让人领略北方的冬季无取暖措施难以度日的真实体验。

55年3月我们到达洛阳正式入职海军通信团。该团直属军委海军司令部,其任务主要有二项:为海军培养通信兵(无线电报务员等)和负责海军司令部的通信业务。例如收集无线电信息,虽然我们个人无法也不需要得知信息内容,但从电信来源地(左营、佐世保、岘港等)判断应该为有关国家或地区(台湾、日本或越南的)海军基地(军港)发出的军事信息。

与通常陆军团级机构相同,除团长、团政委外,团部设有参谋长负责的司令部、主任负责的政治处、处长负责的后勤处三大部门。各部门下包含若干参谋、助理员(即以前的干事)分管具体事务。我所在的政治处就有:组织、保卫、宣传、文教、文化及青工等六个助理员及一名文书。至此我终于明白了“独立工作”的含义:虽然政治处上有主任,但有关青年团的一切工作我都要自己规划、自已践行、自己领会总结。我认为挑选我来担任是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因为一般都配备连级以上),也深感责任的重大,以一贯的热情积极投入工作。刚开始在人员尚未配齐时还主动负担起宣传、文教、文化等助理员的工作,如参与地方文宣部门在洛阳城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尤其是我特有兴趣的洛阳历史风貌介绍)。顺便说一下:通信团虽是个小单位,但当时的洛阳(地辖)市级机构还是很照顾,当地的大事小情都不会遗忘通知。不过不久苏联援助的多个项目(如拖拉机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等)落户本地,洛阳升格为省辖市,参加这种活动的通知似乎也少了许多。

正因为这些活动加深了我对洛阳的了解。洛阳在地理上处于中国的中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曾是中国长期的政治中心,有九朝 【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古都之称。而且我们中国的称谓也始于洛阳。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成周(洛阳古称)由周公负责营建,到周成王五年建成,并放置九鼎定都于此。 何尊铭文所载“宅兹中国”即指此事。因此洛阳史有定鼎门近有王城公园之地名皆由此而出。不过九朝古都之称仅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也即我在洛阳时)之前。以后的考古发掘证明除上述九个朝代,东周前的夏、商、西周,唐(武周)前的隋朝也建都洛阳。因此准确的应称为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历史也前推1000多年,达4000年之久。至于坊间传说,洛阳本为十三朝古都,因乾隆提过九朝古都,而在中国九为最大、最多的意思,它实际已包含了十三朝;更有人以曹魏、后梁、后唐、后晋均为王,而非帝予以排除,硬凑成九朝。都是牵强附会、虚妄之言不可采信。

洛阳的历史虽悠长,但在洛阳城中能见证的东西并不多,连最辉煌的“定鼎堂”及国宝”九鼎”也已荡然无存。这可能与天灾人祸有关,尤其黄河泛滥泥沙蓄积,地质变化使很多东西都埋到地下。当地人都知道,只要往下挖,地下都是宝。所以出现了一种工具—-洛阳铲,长长竹子底下连接一支筒瓦状的取样铁铲,可用来探寻地下宝藏,是考察古地层的绝佳工具,当然它也成为盗墓贼得心应手的家什。确切地说洛阳铲的最初发明人应该就是这些盗墓贼。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考古工作者正是利用洛阳铲在涧河边发现了东周王城的遗址,为保护地下古迹,将其地面开辟为公园,即今天王城公园及其名称的由来。

然而历史遗迹没有全部淹没,在城外地质高处还是残留了一些踪迹。我就游历过以下三处: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它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佛院,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汉、宋、元、明、清各朝代所残留。

1955年我们参访时,就见到一块苍凉的场地上孤零零的站着两匹白石马,后边不远处灰色围墙的门洞上隽刻有“白马寺”三个大字,但大门紧闭,挂着铁锁。从隔栅往里张望,空荡荡的既未发现建筑物、也没有见到人迹。然而铁门紧锁、场院虽荒凉却无杂草,可以判断,应该还是有人管理的,只不过不开放参观,当然也无人导游,所以我们很感失望。由于历史知识的缺失,因为听说白马寺是中国佛教最早的寺庙且为纪念西天取经的白马而建,又把西游记当作正史,误以为此白马即为唐僧的白马。只是不明白唐僧取经时返回的是西京长安,为什么白马寺建在东都洛阳?

关林,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参观时,不需要门票,管理也比较宽松。在供奉关公及周仓塑像的大殿中,当地群众随便喝茶下棋,据说是关公专用的青龙偃月刀(100%的膺品),不握在周仓手中,而是摆在特制的架子上供来客体验(试手劲,一般人根本提不起)以显示关公的武勇和体力过人。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相传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山,伊水畅流,兴利除弊,昔日泽国渐成良田沃野。绿荫片片中,香山(东)与龙门山(西)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春秋时就称为“阙塞”或“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这里山河壮丽,风景幽美,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冠。石窟主要是北魏和唐代帝王为祭祀礼佛而陆续开凿,按地形分为东西两大板块。1955年来参观时,虽然也不收门票,但与关林和白马寺相比,保护管理算是到位的。很多地方都矗立“不准触摸”“不得进入”或“攀爬危险”的标牌。然而却找不到宣传介绍的文字资料、看不到导引指向的路标、也没有专职或业余的导游,诺大的地方全靠参观者混趟瞎摸,走到那儿算那儿,碰到什么看什么。如果你不知道龙门石窟有白居易墓,也许在参观东山时就会错失( 不像今天专辟有白园景点 )。2015年,正好一个甲子我重游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的魅力依归,景区服务及设施之完善与昔日确实已有天壤之别。但觉得有一点值得警惕:60年前伊河上没桥,冬天甚至可以不赤足(跳着石块)过河,而今日居然水深没颈据说游艇整年畅行,水位上升之快出人意料,难道龙门石窟也会重韬洛阳城下沉的复辙,他日也将被埋藏在泥沙之下?但愿这是忋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