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761.肇论
一卷,僧肇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僧肇在晚年接连著有四编,即(1)“物不迁论”,(2)“不真空论”,(3)“般若无知论”,(4)“涅槃无名论”,称为“宗本义”,作为概括的僧肇佛教见解的根本义的论书。现行本以上述(1)(2)(3)(4)为序,但在《高僧传》等中著作的先后顺序为(3)(2)(1)(4)。在“般若无知论”的开头,叙述根据《大品般若》的译出,来说明向来不同见解很多的般若的真义。作为最早期的作品,还曾呈给罗什;庐山的刘遗民送来对此编的质问,现行本中附有这一质疑应答。“物不迁论”与“不真空论”中引用《大品般若》、《大智度论》、《中论》等新译经论,从般若之智的立场,看一切之空寂。写“涅槃无名论”时,罗什已去世数年,无法向师请教,叙述的是涅槃之义,呈给姚兴。对于此论,汤用彤、石峻两位中国学者怀疑是否真撰,Liebenthal提出是后世继承此论后、作过部分修正,但横超慧日对这些观点一一加以反驳。另外,对“宗本义”的真撰也提出了疑问,吉藏的《中观论疏》与灌顶的《涅槃经玄义》中引用各论书之名,各论是分别流传的,应当是从梁末到陈时,在江南汇总成现行本。从慧达的《肇论疏》开始,从唐代到时代,元康、遵式、净源、文才、德清等著有许多注释书,日本也有奈良时代的智光所作《肇论述义》。
762.摄论宗
以《摄大乘论》为根本典籍的学派。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由真谛(499-569年)译出无着的《摄大乘论》三卷及世亲的《摄大乘论释论》十二卷,摄论宗是以这两论为中心,在南地的真谛门下所形成的学派,门下有慧恺(518-568年)、法泰、道尼等,不过当初并无在南地以外流传的形迹。然而,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武帝一进行破佛,北地的地论宗学僧就成群结队地逃往以建康为中心的南地,有了与真谛门下接触的机会。后来,隋统一天下,他们回归北地,形成了北地摄论宗的流传,令人注目的是,其中多半是由地论宗南道派转向摄论宗的。嚆矢是昙迁(542-607年),开皇七年(587年)应敕回长安,住大兴善寺,成为摄论宗北土开宗之祖,其门下很多,活跃于隋代到唐初。靖嵩(537-614年)原来也是北地地论宗南道派的,在南地跟随真谛的弟子法泰,学习以《摄大乘论》为中心的唯识教学,在北地传播其成果,他的系统顺序是从智凝到僧辩。与昙迁、靖嵩具有相同经历的,另外知道的还有法侃、道奘等。真谛门下,将其法脉直接传播到北地的人是道尼,开皇十年(590年)应敕住长安大兴善寺。他继承真谛在翻译《摄论》的同时倾力于《俱舍论》的风气,他的学风由道岳(568-636年)继承。唯识教学由真谛最早在中国系统化传播,由这些摄论宗门下得到大力研究,但在很多场合,受到原已扎根的地论宗素养的影响,似乎有很强的折衷倾向。玄奘(602-664年)成长于这样的时代,最终决意留学印度,在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后,一传播新译的唯识教学,摄论宗的法系就绝迹了。
763.肇论疏
三卷,元康撰。大正藏四十五卷。对僧肇的《肇论》的注释书,继陈代慧达所撰《肇论疏》之后,在众多的疏中,因忠实地解释而得到很高的评价。著者元康是贞观年间(627-649年)活跃于长安的三论宗学僧,住大安国寺,著有三论各自的疏、《三论玄枢》等。宋代遵式的《注肇论疏》与晓月的《夹科肇论序》等,根据本书之处很多。据认为,扬州白塔寺的玄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加以勘校,由日本的大乘大德法师加以流传,现行本中,混有玄湜所写文字。
764.成论大乘师
意为将鸠摩罗什所译《成实论》当作大乘论书加以研究的人。特别是如三论吉藏等将《成实论》作为小乘的人,对梁代成实学派的人所用的批判性的呼称。
765.诸经要集
二十卷。大正藏五十四卷。唐代道世(?-668年)撰。从诸经律论中,分类纂集30部185缘事项的有关要文。以梁代宝唱所撰《经律异相》为规范,道世后来大成《法苑珠林》一百卷。不过关于著者,在《诸宗章疏录》卷上中,记为道宣撰。
766.蜀版大藏经
北宋所作大藏经之一,是受北宋太祖之敕命,在蜀地(四川省成都)历时十二年(972-983年)开版雕印的大藏经,亦称《北宋敕版大藏经》,略称《蜀版》、《敕版》。是最早的刊本大藏经,成为后代大藏经的标准。其全貌不明,但恐怕包括《开元录》的“入藏录”的5048卷480帙,宋代新译的279卷30帙,以及《开元录》中没有入藏的宋代以前的译经259卷27帙。曾入宋的东大寺奝然带新完成的《蜀版》一部回到日本,但现已散佚,只留下片断。《蜀版》的样式为每纸二十三行十四字。
767.处寂
(648-734年)净众宗。俗姓唐,称为唐和尚、唐禅师;《宋高僧传》中作姓周。绵州(四川省)浮城县人,代代名儒门第,十岁丧父。出家,师从智诜;《宋高僧传》说师从宝修禅师。北上作头陀行,据说去长安,受则天武后诏入内,得赐袈裟。回四川,在资州德纯寺教化众生。开元二十二年正月圆寂,终年八十七岁;《历代法宝记》中记圆寂年为开元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六十八岁,因为异本作开元二十年,生卒年则为669-736年或者665-732年。弟子有净众寺无相。不过,从处寂传开始,净众寺系的传含有不明部分。
768.徐同卿
(生卒年不详)隋代晋府的祭酒。撰《通命论》二卷,内容是融会儒教的命运论与佛教的因果论。
769.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二卷,陈代慧思述。大正藏四十六卷。智顗之师慧思的思想是极为实践性的。本书强调一切佛法的三昧门都由坐禅而生,以这种坐禅作为四念处,将四念处观立足于般若空观,借助于天台的表现的话,就是解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判别【差别?】的一心三观,根据慧思自己充满辛苦的佛道体验,追求彻头彻尾的般若空观,以实现般若的本性。无诤即般若之空的意思。
770.师利
(生卒年不详)唐代则天武后时三阶教的僧侣。景龙元年(707年),将《像法决疑经》与玄奘所译的《佛临涅槃记法住经》等加以糅和,伪作成《佛说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一卷。后来不得已而还俗。
769.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借助于天台的表现的话,就是解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判别的一心三观……”
《华严经》原文为:“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通常简述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是“三无判别”。
这句话似应为:借助于天台的话来表现,就是解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一心三观……
但理论上仍说不通,一心三观,是智顗大师提出圆融止观时才有的思想,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空观、假观、中观,三观于一心中圆融,谓之一心三观,在智顗的老师慧思的著作中,还没有这样成熟的圆融观法,还只是以般若空观,解说四念处而已。
差别\判别,有可能是五笔输入法之误,待验证。后面的解释,对我来说太高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