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25. 365-372)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365.桂琛
(867-928年)禅宗,谥号真应禅师,由住持地而被称为地藏桂琛与罗汉桂琛。俗姓李,常山县(浙江省)人。参拜常山万岁寺的无相大师,出家受戒,学律。接着参拜云居道、雪峰义存,又寻访义存的弟子玄沙师备,大悟嗣法。潭州(湖南省)牧王公请他到建于闽城西的石山的地藏院。又住潭州的罗汉院,振禅风。后唐天成三年秋,仍在闽城的旧址圆寂,年六十二岁,僧腊四十。弟子有法眼文益,为法眼宗之祖。现存有《明道颂》一首。

366.景德传灯录
三十卷,永安道原撰,大正藏五十一卷。中国禅宗史书之一,汇集禅者的行状、机缘、语录。本书根据杜朏撰《传法宝纪》、净觉撰《楞伽师资记》及净众宗系的《历代法宝纪》等确定的中国六代说,并继承以传法偈为中心确立的智炬撰《宝林传》的西天二十八祖说,是对禅宗的历史给予最大影响的书。与朝鲜的高丽大藏经的藏外中发现的《祖堂集》(951年)一起,成为惟颈撰《续宝林传》、宗密撰《禅源诸诠集都序》、《裴休拾遗问》等的来源;本书继承《宋高僧传》(988年)而写成,在了解唐、五代的禅方面是不可欠缺的。撰者道原属法眼宗,为天台德韶的弟子,与《宗镜录》一百卷的撰者永明延寿为师兄弟。原题名为《佛祖同参集》,景德元年(1004年)完成,经杨亿、李维、王曙等的削定,作为《景德传灯录》入藏。现存的是加以补正的景德元年本。内容从过去七佛开始到法眼的弟子的五十世,约1701人组成,因而也称“千七百公案”。详细的内容构成是,卷一—五从过去七佛到六祖之嗣为止,卷六—十三到南岳九世为止及曹溪别出,卷十四—二十六到青原十一世为止,卷二十七为禅门达者及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卷二十八为诸方广语,卷二十九为赞颂偈诗,卷三十为铭记箴歌。可以与《祖堂集》以青原系为先加以对照。除了列宁格勒的东洋学研究所收藏有卷十一片断的敦煌本之外,现存的异本还有东禅寺版、开元寺版的宋版大藏经等多种。另外,景祐元年(1034年)丞相王随删定本书,编《传灯玉英集》十五卷,也作为金版大藏经的一部分入藏,近年被发现、介绍。而根据原刊本在郑昂的跋,有湖州铁观音院拱辰撰述说,这是将本书与拱辰撰《禅源通录》混同的结果,拱辰撰本书之说有误。

367.罽宾
中亚地名,前汉时指在喀布尔河流域的塞族及希腊人的国家,南北朝时指迦湿弥罗[即今克什米尔]。来中国的僧侣中罽宾出身的人很多。

368.景明寺
北魏第八代宣武帝于景明年间(500-503年)在洛阳建立。北魏的崇佛政策由于云冈开凿、永宁寺的建立等、宗室汉化形成了壮大的规模,为彻底汉化,孝文帝迁都中原洛阳。接着继位的宣武帝为先帝及其皇后在龙门开凿二大石窟,在面对嵩山、四方五百步的寺域中,建壮丽的景明寺。每年四月释迦诞生会时,从洛阳诸寺汇集一千余座佛像,从此寺开始,边奏梵乐、边向闹市行进,西域来游的僧侣感叹真是佛国。当时洛阳的寺院有1367座,但在魏室崩溃的同时多归于灰烬。

369.鸡鸣(明)寺
位于江苏省南京。据传开创于较古的西晋永康年间(300-310年),到元代时有一座小庙,中间的情况没有记录。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敕崇山侯建五层塔,埋梁代宝志的法函。洪武二十一年,与金陵各大寺列于同格;正统十年,下赐大藏经。在明弘治元年(1488年)及清代都二度加以重修,皇帝屡次行幸。本寺被当作梁武帝进行舍身供养的同泰寺。《金陵梵刹志》中把同泰寺当作废寺,与本寺加以区别;《南朝佛寺志》也没有对同样的寺的记录。

370.景祐新修法宝录
二十一卷(仅为残阙本),吕夷简等撰。《宋藏遗珍》下集中收影印本。亦称《景祐法宝录》、《景祐宝录》。记录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到景祐四年(1037年)的二十六年间的新译经,续《大中祥符法宝录》。本书是收入在《金藏》中的重要的一编,但缺少二十一卷中的卷三、五、七、十一、十五、十九、二十这七卷,卷八、十这二卷残阙。然而在《金藏》发现以前,曾被认为已经散失,因而(找到后)与《大中祥符法宝录》、《天圣释教总录》一起,成为宋代译经史的重要资料。

371.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三卷, 卍续藏二·八·三,宋代华严四大家之一的可堂师会与其弟子颐蓭善熹撰。是对晋水净源重校的《五教章》的随文解释。师会从上卷开始注释,到中卷的断惑得果这一段时圆寂,当年六十五岁。善熹等自己到了这个年龄后完成。根据善熹的序,师会因当时的《五教章》注释本不了解智俨、法藏的教义,有许多错误,所以按古义进行训释,冠以复古之名;批评所针对的是道亭的《义苑疏》。开版于庆元四年(1198年)善熹七十二岁时,十多年后由明惠传到日本。

372.华严一乘分齐章义苑疏
十卷, 卍续藏二·八·二,宋代华严四大家之一的普静寺道亭撰。本书是对晋水净源重校的《五教章》本文的随文解释。师会等指责本书虽是解释法藏的著作,但不根据智俨、法藏的教义,而是学澄观、宗密来理解《五教章》。但是,在华严文献稀觏的时代,把《五教章》与澄观、宗密的教说当作华严教学的体系这一点具有极大的意义,而且作为《五教章》的注释本,本疏在中国是最早的。

《《中国佛教史辞典》(025. 365-372)》上有6条评论

  1. 366.景德传灯录
    “撰者道原属法眼宗,为天台德韶的弟子,与《宗镜录》一百卷的撰者永明延寿为兄弟弟子。”

    “兄弟弟子”,汉传佛教中好像不会这么说,永安道原与永明延寿,同为天台德韶的弟子,那就是师兄弟关系。应该是“与《宗镜录》一百卷的撰者永明延寿为师兄弟。”

  2. 371.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三卷,(万字符)续藏二·八·三,”

    (万字符)续藏,应为《卍续藏》。
    (万字符)就是“卍”字,这部续藏经正名就是《卍续藏经》又称《大日本续藏经》,是《大日本校订藏经》即《卍大藏经》的续编。
    下文“372.华严一乘分齐章义苑疏”中的“十卷,(万字符)续藏二·八·二,”也一样。

    1. 惭愧。当年电脑中不知如何输入此字符,这次直接复制粘贴,没有看。

  3. 367.罽宾
    中亚地名,前汉时指在喀布尔河流域的SAKA族及GIRISIA人的国家,南北朝时指克什米尔。来中国的僧侣中罽宾出身的人很多。

    SAKA族,汉译萨卡、萨迦、塞种、塞族,是公元前波斯、希腊和汉朝等文明古国,对欧亚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称谓。
    GIRISIA,是否会是日语“希腊”的意思?罽宾原为希腊统治,后来塞族占领喀布尔河流域,取代希腊人成为统治者。

    南北朝佛教史上,则称其为“迦湿弥罗”。百度“迦湿弥罗”词条有介绍:

      迦湿弥罗(梵 Kaśmira),又作羯湿弭罗国、迦叶弥罗国、个失蜜国。位于西北印度犍陀罗地方的东北、喜马拉雅山山麓的古国。约为现在的喀什米尔地区。我国汉朝时称为罽宾,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称为迦湿弥罗,到隋唐时代改称为迦毕试。

      自迦湿弥罗来华从事译经的高僧有僧伽提婆、僧伽跋澄、佛陀耶舍、求那跋摩、佛陀多罗等。

    1. 查了下,确实为“塞族”和“希腊人”。下回复制粘贴时要仔细看下,有没有当年未译的假名。
      “克什米尔”部分待查原书确认行文。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