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游玩,总愿意去纪念馆之类场所,因为看陈列的资料,能使心中模糊的历史画面清晰起来,不时还能纠正一些谬见。到威海刘公岛,便去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很奇怪的名称,好象甲午战争是中国的一场内战。
对北洋水师的所有印象,都来自很多年前看的电影《甲午风云》,想象当中北洋水师是在公海上阻击入侵的强大日本战舰而落败。不过,根据博物馆陈列馆的资料,北洋海军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八(但不知以何为标准),在实力上应该强于日本海军。并且甲午海战发生在威海和刘公岛之间的海域,可以说就在中国的海岸边海湾里(看地图),且五个小时就全军覆没,实在令人唏嘘。实际上到海战发生时,大清国已经回天乏力了,此是题外话(可参见维基百科词条“甲午战争”)。
电影只展现了被击沉的北洋海军战舰,剩下的那些船呢?很囧的是,展览中列出了十艘“被俘”的战舰名称。以前我们说“俘掳”敌军、“缴获”武器,人“被俘”尚可不屈、船“被缴”就身不由己了,于是同样用“被俘”以明志?只是那些舰船都被编入了日本海军,如济远舰“被俘”十年后在日俄战争期间,沉没在旅顺口。八十年后船上大量遗物被打捞上来,陈列在刘公岛的博物馆中。
陈列馆中述及”长崎事件“,对我来讲是闻所未闻的。维基百科词条的“长崎事件”经过:
1886年8月13日,日方邀请抵达长崎的北洋官兵登岸购物。一些水兵却违反军纪,前往当地妓院寻乐且酗酒斗殴。闻讯赶来的警察很快平息了事端,多名情绪激动的清兵进而前往警署继续闹事。期间以军刀将一名日本警察刺成重伤,肇事水兵也受了轻伤并被逮捕。……
1886年8月15日,
李鸿章授意全舰队放假一天,并允许450名水兵自由观光。虽然丁汝昌明令禁止水兵执军械上岸。然而由于两天前的纠纷所带来的不满,观光很快演变为了械斗。
早有防备的警察数百名将水兵分割包围,配合街边市民展开石块攻击。事后统计显示,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一说10人死亡)。警察也被打死1人,30人受伤。而长崎市民亦有多人受伤。
“长崎事件”怎么看,都像极超级大国的美国大兵在世界各地胡作非为、引发当地民众不满的场景。本来此次北洋水师出海目的就是“以振国威”,事情的最终解决又是“日方所支付的抚恤金数额大大超出了清廷”,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清廷在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一次外交胜利”──岂不荒唐?把此事件视为甲午战争的肇因之一,亦无不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只有八年,报应就来了。
刚进博物馆时,看到梁启超的“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还很不理解。为什么是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而不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看过“长崎事件”,我明白了,鸦片战争让国人知道自己不如西洋人,甲午战争让国人知道原来自己连东洋人也不如了。如果说1840年的国人半梦半醒,那么到18945年就彻底醒了。
好文好文,1894年对国人的创伤的确大于1840年,从此清廷彻底被抛弃了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争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醒了吗?未必!!!!
博主 对 xiansheng 的回复: 2009-08-13 19:12:57
嗯,是后来又开始做梦了。
一谈中国的历史,1895年就是个必谈的坎,同治中兴的失败,真正显于清帝民众观念中始于1895年条约的签定。正如鲁迅《阿Q正传》第6章的题目“从中兴到末路”所喻,中国人感觉到的屈辱源于骨头里的认为不如自己的日本欺负了老大哥,而对西方即使是被欺负也觉得如阿Q一样,西方不是赵太爷,也至少是那个“假洋鬼子”,而日本却是那个真实的“王胡”,而阿Q从那时起,真正失去了土谷祠里的尼姑!这一失就是##年!
精灵老师看那个博物馆看的真认真,俺当时看时还没太大感受,只是觉得惨状**,黑白照片在中国永远是屈辱的表现方式。
博主 对 cunfu 的回复: 2009-08-14 18:55:50
嗯,把年份改一下。
陈毅的《梅岭三章》,是在梅岭写的.梅岭在粤北,靠近江西南部,我登上梅岭.这是南下,而非北上.
博主 对 印半斋 的回复: 2009-08-18 22:50:52
那是我先前弄错了。《梅岭三章》背景是红军北上后,比皖南事变早了很多年。
好文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