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及12日在台湾举办了“數位科技於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應用研討會”,张甲团长在书社会中对会议情况做了介绍[1],并共享了会议照片网址[2]。会议PPT日前在飞资得资讯上网[3],包括:
1.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张甲:21世纪的资讯服务
2. 美国埃默里大学王雪茅: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Trans Labs: Th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Serving 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Scholarship
3. 台湾静宜大学姜义台:图书馆电子资源整合检索系统优使性之研究
4. 北京清华大学姜爱蓉:新技術環境下數位資源整合的實踐與趨勢
5. 四川大学韩夏:分布式资源与服务共享的集成系统技术应用
6. 上海交通大学孙翌:资讯源整合平台的混搭服务实践
看照片时,最吸引我的是王雪茅PPT的标题(飞资得资讯报道中用的是The Evolving New Services Model for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ies in Serving Trans-disciplinary Scholarship)[4],这边信息共享空间(IC)整体上还处于开发中状态,那边已经过气了吗?
p.10-12是几张IC的演化图,从电子阅览室形式到舒适的分组讨论形态。与之对应的,是教室的过去与现在,从讲台在前、学生面向黑板,到学生相向而座、教师在侧面,再到面对大屏幕的松散座位(p.13-15)。
目前阶段:图书馆作为学习实验室(p.16)
·反映学生需求、精通技术、灵活、面向服务
·技术导向的小组研究室和项目发展空间。作为“学习实验室”,空间设计上方便依新的技术与教学法重新配置。
·适应学习的声音──小组讨论或边喝咖啡边交谈
下一阶段:图书馆作为研究实验室(p.17)
·与教师合作,混合型组织,企业视野,学术与研究驱动,前沿技术实验,面向研究
·这一改变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答案或许就是跨学科研究的趋势:p.18-19引用维基百科词条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和Interdisciplinary
接下来介绍数字人文科学中心(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DHC):
1、定义(p.22):为人文科学研究、教学、智力参与和实验而使用媒体与技术的实体,中心的目标是推进人文学术、创立新型知识、探索技术对人文科学的影响
2、十多个美国DHC实例(p.23)
3、DHC的主要活动(p.24-25)
4、DHC的二个主要组织模式(p.26):注重机构的和注重资源的,以前者为主
5、DHC的人员模式(p.27):图书馆、档案馆与信息科学是其中一员──传统与数字图书馆员、元数据专家与编目员、声音与数字档案员、数字媒体制作者等。
6、DHC产品、项目及服务模式(p.28-29):产品包括:
·教学资源:联机学习资料库、教师“工具箱”、不同技术主题的联机课程
·数字工作空间:维基、博客及用于教学、创造艺术或探索虚拟世界的虚拟环境
·出版物:联机简报与电子期刊、白皮书及文章、教科书,以及扫描、文本编码与数字项目最佳实践方面的指南
·工具:插件、转换工具、写作与组织工具、媒体标注工具、数字图书馆桌面版本
·其它产品,如展览(实体及虚拟的)、文献视频、播客及网播。
7、埃默里大学图书馆的跨学科设想(p.30-41)
8、其他大学的实验室(p.42-47):弗吉尼亚大学学者实验室、斯坦福大学人文科学实验室(SHL)、莱斯大学数字学者中心、马里兰大学MITH、梅森大学CHNM、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HASTAC
感想:
1、我们这儿的教室还处于“过去”的老师宣讲状态,图书馆有超前到跨学科实验室的需求与土壤吗?
2、人文科学研究者利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能力相对较弱,在DHC中图书馆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当人文科学研究者也像科技人员一样成为利用网络资源的高手,是不是图书馆就真正走到了尽头?这是不是意味着图书馆在饮鸩止渴?
[1] FOOZ的日志:我的团长我的团 (2010-05-20)
[2] 2010海峽兩岸圖書館交流考察團(中興大學)
[3] [飛貓報新聞] 數位科技於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應用研討會花絮 (2010年5月27日)
[4] Xuemao Wang: 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Trans Labs: The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Serving 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Scholarship
《从信息共享空间到跨学科实验室》上有1条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