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811.崇廙
(生卒年不详)唐代俱舍学者。对圆晖的《俱舍论颂疏》作注释,著《金华钞》,现不存。
812.宗镜录
一百卷,延寿撰。大正藏四十八卷。亦称《宗鉴录》、《心镜录》。序中有“佛祖之大意,正宗之经论详,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问答,广引证明。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称之曰录,分为百卷,大约三章。先立正宗,以为归趣,次申问答,用去疑情,后引真证,成其圆信。”因此可知,本书以诸教说作为广泛的基础,阐明作为根本真实的“一心”,以确立正确的信念。全书由标宗章(卷一)、问答章(卷一—卷九十三)、引证章(卷九十四—卷一百)三章组成。基本是法眼系禅的立场,教理上对华严教学的影响尤其大。叙述的整体绝不能说是有体系、有组织的,因此难以理解的部分也不少。然而,著者的博识应当令人惊叹,本书兼具百科全书的作用。特别是其中屡屡引用佚书、佚文,极为珍贵,提高了本书的价值。根据所附的吴越王钱弘俶及杨杰的序文,本书广为流传似乎是元祐六年(1091年)以后的事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书有《宗镜录要义条目》一卷。另外,后来志玄无极以本书为基础,编成《宗镜录抄》三十卷。
813.栖霞寺
位于江苏省南京摄山。刘宋泰始年间(465-471年),法度游历到明僧绍所隐栖的摄山,与之结道交,法度圆寂后,明氏将故宅命名为栖霞精舍,作为佛寺。僧绍第二子仲璋发愿在西峰的石壁上开龛窟、雕刻菩萨像,后来附近也由诸王公加以营造,称为千佛岩。法度之下有高丽辽东的僧朗来师从,成为江南三论宗之祖。梁武帝于天监十一年(512年)派僧诠、僧怀、慧令等向僧朗学习。僧诠留在山中讲三论,门下有法朗、慧辩、慧布等。法朗之下有吉藏,集三论宗之大成,与关内的古三论相对,称为新三论、山门义。经隋、唐、宋代,高僧相继住此,加以重修,寺名也几次改称,明代洪武二十年(1392年)恢复原来的名称。经明、清,寺域中存有隋文帝建立的八角五层舍利塔、千佛岩、天开岩,伽蓝也得到修复。
814.西夏文大藏经
用西夏语所译的大藏经,亦称《西夏大藏经》、《西夏语大藏经》。西夏是党项族在中国西北部所建的王国(1032-1227年),制定了西夏文字,通过翻译汉籍与佛典等构筑自己的文化,为元朝所亡。以西夏语翻译佛典最初是以汉译及西藏译为基础的,但仁宗(1139-1194年)时起按汉译统一,译语也是如此。然而《西夏文大藏经》完成并开版则在西夏灭亡七十多年以后了。大德六年(1302年)元代的管主八在江南浙江的大万寿寺开版河西字(西夏字)大藏经3620余卷,这就是元朝刻的《西夏文大藏经》。
815.西黄寺
位于河北省北京,创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寺内有班禅喇嘛塔,是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圆寂的第三代班禅喇嘛具德智而建造的。留有中国佛寺中未见同类实例的西藏样式,由大理石造的壮丽的佛菩萨像雕刻,四方配八角五层小尖塔。据指出,类似于南京栖霞寺舍利塔、五台山镇海寺章嘉塔的构思。四方的塔的基檀上分别刻有:东南—首楞严陀罗尼,西南—大悲心陀罗尼,东北—金刚经,西北—药师本愿经。另外寺内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笔的清净化城塔记碑、班禅圣僧并赞碑。
816.靖嵩
(537-614年)俗姓张,涿郡固安(河北省)人。十五岁出家,后来到北齐之都邺,跟法上门下的融智学习《涅槃经》与《十地经论》。另外也同学《四分律》与《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接受琅耶王的皈依。北周灭亡北齐时,他逃往南面的陈,在那儿见到《摄大乘论》,也得到真谛门下法泰的教诲。到了隋代,在彭城的崇圣寺积极地开讲《摄论》。著作有《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讲“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玄义。
817.世宗(金)
(1123-1189年)姓名为完颜雍,金朝第五代皇帝(1161-1189年在位)。战争结束后,世宗恢复国内秩序、整顿国家财政等,热心于政治,出现了金朝的全盛时代。在严格管制佛教的同时,也尽力使之兴盛,即位第二年(大定二年)在燕京建大庆寿寺,还在山西省孟县建立慈氏院、清凉院二寺。大定八年建在东京建清安禅寺,度僧500人,二十四年在仰山建栖隐寺,度僧10000人。又在燕京重建昊天寺,二十六年行幸大永安寺,给田2000亩、粟7000株、钱20000贯。后人称他为小尧舜,有名君之誉。
818.清谈
指魏晋时代,舍弃形式上的儒教,喜好老庄,认为政治混浊,沉缅于哲学性的议论。被当作空理空论之徒而受到批判,佛教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这一清谈而为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
819.清茂
(1262-1329年)临济宗杨岐派,号金刚幢,自称休居叟,赐号扶宗普觉佛性禅师。字古林,俗姓林,景定三年八月一日生于温州(浙江省)乐清县。十二岁投天台山国清寺孤岩启,第二年得度。历参雪窦的简翁居敬、南屏的石林行巩、苏州承天的觉庵梦真,接着参拜横川如珙而嗣法。大德二年(1298年)在平江府(江苏省)天平山白云禅寺开堂,住平江府开元禅寺,再领旨于皇庆元年(1312年)再住开元禅寺,延祐二年(1315年)住饶州(江西省)永福寺。天历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圆寂于金陵凤台山保宁禅寺,终年六十八岁,僧腊五十五。现存《语录》七卷。
820.青龙寺
位于陕西省西安。最初是隋文帝于开皇二年(582年)迁都之际,掘起城内的墓地,改葬郊外,命名为灵感寺。到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废绝,龙朔二年(662年)城阳公主上奏复兴,命名为观音寺,景云二年改称青龙寺。日本的空海入唐,于永贞元年(805年)跟青龙寺惠果学习胎藏、金刚两部之法,在此寺的东塔院受传法阿阇梨位之灌顶。接着法全来此,因会昌破佛南次废绝。在大慈恩寺塔东北约二公里的石佛寺附近,发掘出古青龙寺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