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541.三教谈论
儒、佛、道三教间进行的谈论。三教的争论自佛教传来就一直在进行,中唐时起,在天子的诞生日举行例行的三教谈论。初唐的三教谈论,如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祭酒孔颖达、沙门慧净、道士蔡晃于弘文殿进行的谈论,是实质上的谈论,但中唐以后只是礼仪上的。贞元十二年(796年)四月天子诞生日,在麟德殿徐岱等、沙门覃延、道士葛参成讲论三教,第二年左街僧事端甫入内殿讲论儒道,被赐紫方袍。另外,宝历二年(826年)、太和元年(827年)也在麟德殿举行过三教谈论。
542.山家山外
四明知礼与其派下的天台正统派称山家,庆昭、智圆等钱塘一派称山外。智顗的《金光明玄义》有详略二本,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晤恩以略本为正本,源清、洪敏赞同其师之说,从而引发事商。知礼著《扶宗释难》加以批驳,接着与庆昭、知(智)圆对立,在四十年间,围绕着观心的真妄、别理随缘、色心双具等论点进行争论。另外,此山外派称为前山外,净觉仁岳、神智从义、草蓭道因等一派称为后山外或杂传派。由于得到《佛祖统纪》的确认,兴起了只重视正统山家之学的风气。
543.三纲
一类为统制寺院而设的僧官,有作为僧众修行之长的上座、总管事务的寺主、掌管僧众生活杂事的维那(都维那)三种。现确知北魏孝文、宣武两帝时(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在各寺设置。以后,这一制度广为流传,随后扎下根来。《唐国六典》卷四中说,“凡天下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六所,每寺上座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统众事”。
544.三宗论
南齐周顒著。《南齐书》卷四十三的周顒传、《弘明宗》卷六的“张融门律”、《广弘明集》卷二十四的智林的“与汝南周顒书”、吉藏的《中观论疏》卷二末=《二谛章》卷下等说及。所谓三宗指以空假名、不空假名、假名空来谈论真与俗二谛义。前二者为成实论师之说,第三为周顒之说。相传周顒曾受学于摄山的三论学者僧朗,周顒的义根据的是僧肇的“不真空论”。本书的公开是由于智林的要求。本书是江南般若三论学复兴的先驱。
545.三圣圆融观
一卷,澄观撰,大正藏四十五卷。本书目的在于彻悟毗卢遮那如来与普贤、文殊二菩萨三人所行圆融无碍。因为引用了《演义钞》,所以被认为是早期的撰述。本文中尽管作为古德引用了法藏的《探玄记》,但本观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李通玄居士的《新华严经论》的思想。著本书是由于处于禅宗兴盛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向世人展示华严教学独自的实践体系。注释有日本凝然的《三圣圆融观义显》、灵暀的《讲义》。
546.山涛
(205-283年)三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河内怀(河南省)人,通常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喜好老庄,与嵇康、吕安交往。孙绰在《道贤论》中将他比作佛教的竺法护。
547.参同契
一卷,石头希迁撰,大正藏五十一卷。石头希迁(700-790年)嗣法六祖慧能的法嗣青原行思,其集团没有成为大集团,宗风以自己彻悟、乐道(乐于悟道)为本。《参同契》一编为五言、四十四句、二百二十字构成的古诗,颂扬安坐于自受用的境界,解说佛道原来并无南北二宗的对立。诗的中心主题是宣扬整个世界是由平等与差别二个方面组成的,从平等方面来说一切是相互不可分的,从差别方面来说一切是各自独立的,这两方面的完全合一即为真实的状况。
548.赞宁
(919-1001年)俗姓高,吴兴(浙江省吴兴)人。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934年)在天台山学习。广通三藏,尤其通晓南山律。并且善长舌辩,颇富文辞。忠懿王任命他为两浙僧统,赐明义宗文大师之号。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谒太宗,得赐通慧大师之号及左街的天寿寺。太平兴国七年起编集《宋高僧传》三十卷,于端拱元年(988年)完成;淳化元年(990年)奉诏撰《鹫岭圣贤录》一百卷。咸平四年(一说二年,或至道二年)圆寂,终年八十二岁。所著除以上之外,还有《大宋僧史略》三卷、《内典集》一百五十二卷、《外学集》四十九卷、《筝谱》十卷、《事钞意义指归》三卷、《物外集》数卷。
549.三武一宗法难
中国佛教史上四次大的破佛行动。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二年(441年)的破佛,第二次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的废佛,第三闪是唐武宗公昌五年(845年)的废佛,第四次是五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的废佛,其中三个皇帝有“武”字因而合为“三武”,世宗为“一宗”,称为三武一宗法难。除此以外,也曾实行过各种形式的僧尼淘汰、整顿寺塔等,但国家进行的大规模行动可算此四次。
550.三品弟子经
一卷,支谦译,大正藏十七卷,译出于吴黄武二年—建兴二年(223-253年)。本经讲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优婆塞的学道有上、中、下三辈,阿难问其义如何,佛加以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