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40. 481-486)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481.五更转
利用一夜区分为五更(八点、十点、十二点、二点、四点)的佛教俗曲。俗讲等时用作教化资料,多讲解如同夜渐深而黎明将至、展开人间的迷惑而得悟的过程。同类还有“十二时歌”。五更转以各首同一句格的诗数种为一编,是定格联章的一种。《南宗定邪正五更转》、《荷泽和尚神会五更转》(亦称《大乘五更转》)、《五更调》(亦称《南宗赞》)、《无相五更转》、《维摩五更转》、《达摩五更转》等,禅宗也采用,主要着眼于平易且反复地解说。

482.护国经典
称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四卷、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八卷)等。《仁王般若经》被当作伪经,记载在梁武帝的《注解大品序》(《出三藏记集》卷八)中,发现有北魏永安三年(530年)题记的古写本(许国霖“敦煌石室经题译”),是一部论证佛教的本义是提出守护国土、国家并使之繁荣的对策的经典。到佛灭后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实行破佛、俗人支配僧侣、国家动乱,此时这个国家的人必须实修般若波罗蜜,拯救破灭中的国家的般若波罗蜜有“护国品”。有吉藏、智顗、圆测、良贲等的注释。而《金光明经》促成对护国四天王、尤其毗沙门天王的信仰以及大辩才天、大吉祥天的信仰,“正法正论品”解说对于一国的元首教训以及国家所受的利益,是针对佛教信仰的现实要求的第一经典。据传最早在中国传播佛教的摄摩腾护持《金光明经》,是相信护国冥益的人。智顗著《金光明忏法》一卷、《玄义》二卷、《疏》三卷等,还根据“流水长者品”实行放生(定禁猎区)。后一书现存很多,尤其对日本佛教有很大的影响,圣德太子创建四天王寺以来,作为镇护国家的三部大经的第一部而受到尊重;圣武天皇一即位,即敕写义净译本,在各国所造国分寺(与法华灭罪寺、国分尼寺相对,称金光明护国寺)中配备,祈祷国家平安。而《法华经》在观世音的普门示现信仰之外,“神力品”等还根据灭后的弘经解说实现佛国土的理想,“药王菩萨品”以下解说灭后弘经的必要、弘经者的功德、拥护诸菩萨与诸天神,因而被认为是对守护五浊恶世的国家最合适的经典。

483.鼓山
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的山中,因有鼓形的巨石而得名,有大顶、小顶、白云峰等数峰。古时有名为华严寺的寺,但因废佛而废,后来梁开平二年(908年)由太祖王审知复建,让雪峰义存的弟子兴圣国师神晏住此。宋真宗下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的寺额,明永乐五年(1407年)改称涌泉寺。崇祯七年(1634年)嗣曹洞宗无明慧经之法的永觉元贤住此,整修诸堂,为其法兄无异元来建议衣钵塔。元贤的弟子为霖道霈接着住此振化。清乾隆年间的徧(遍)照、同治年间的空老等加以重修,近年报告说有堂阁。

484.五失本三不易
释道安所倡导的佛典翻译论,也就是说,由于用汉语翻译梵语相当难,经翻译而失去原意的情况有五种,不容易翻译的情况有三种。梵语与汉语的语顺与方法完全不同,翻译时首先是汉语化,但必须注意不损原意。而且举出了由于印度的风俗习惯与中国的相比完全不同,从而导致翻译不易的三个事例。后来的译经者们也按照道安的这一基准,但唐代玄奘在继承的同时,改提五种不翻说。

485.居士传
五十六卷,彭际清撰,续藏二·乙·二十二。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起到四十年为止,得到汪大缙及罗台山的帮助,由王顾庭援助而完成,收录后汉到清乾隆年间约200名居士的言行。卷一为牟融、安元、支恭明等,卷二为刘遗民,卷六为竟陵文宣王,卷七为傅大士,卷九为昭明太子,卷十五为李长者,卷十七为庞居士,卷十九为白乐天,卷四十三为李卓吾等,一人各写成一卷,最后的第五十六卷中收彭际清的自传。

486.五众
作为隋文帝的佛教政策的一环,开皇十二年(592年)由敕而在长安城内设立的大论、讲论、讲律、涅槃、十地五个研究团体,以此为中心任命众主。法彦、宝袭、智隐、洪遵、童真、法总、善胄、慧迁、灵璨等分别为众主;尽管他们自己也在专门的领域中出类拔萃,但他们的师僧慧藏、僧休、慧远、昙延等被称为五大德及北方的三大德之一,尤其受文帝的厚遇。与以初步教化为目的的团体二十五众相比,五众是以更为专门的教育为目的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