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辞典》(031. 409 玄奘)

鎌田茂雄編. 中国仏教史辞典. 東京堂出版, 1981.9. 450p; 19cm. ISBN 4490101503
参见:《中国佛教史辞典》译前语(日语不精、佛教不通,译文仅供参考)

409.玄奘
(602-664年)唐代大翻译家,法相宗开创之祖。本名祎,俗姓陈,洛州缑氏县(河南省陈留)人。仁寿二年(602年,另一说开皇二十年〈600年〉)诞生,是其父慧(惠)的第四子(末子)。幼年时颖悟超群、常常喜好古典。十一岁时,跟隋先已出家的哥哥长捷在洛阳的净土寺习诵佛典。大业十年(614年),洛阳下了度僧的敕令,玄奘年龄虽小,但大理卿郑善果认可他的才学,得以出家,当时玄奘十三岁。留在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严法师学《摄大乘论》的讲义。武德元年(618年)接受哥哥长捷的劝告从洛阳移往长安,住庄严寺。当时天下刚由隋朝变为唐朝,由于对战尘未定的长安感到失望,第二年与哥哥一起入蜀到成都。武德五年,满二十岁受具足戒。从该年起,在各地遍访高僧,经荆州、相州、赵州,武德六年再度到长安,住大觉寺,跟道岳法师学《俱舍论》。第二年,列于法常、僧辩二大德所开的《摄大乘论》的讲筵,由于显示了他的理解深度,两师感叹他为佛门的千里驹。从这前后起,玄奘心中萦绕着佛教教义上的疑点。接着,为根本解决问题,决意留学印度,致力于思考后来成书的《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然而虽再三提出留学的意愿,却都被驳回,贞观元年(627年,一说贞观三年)秋八月,决意秘密出长安,踏上留学之途。历经艰难困苦,经由天山南路,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从印度北边进入中印度,贞观四年(630年),到摩揭陀(Magadha)国的那兰陀(Nalanda)寺,与戒贤(Silabhadra)法师会面(一说634年)。以后,跟随法师以《瑜伽师地论》为中心学习达五年。贞观九年(635年),一离开那兰陀寺的戒贤,就从东印度到南印度、又经过西印度,踏上了环绕印度半岛的旅行。贞观十二年(638年)回那兰陀寺,再度与戒贤法师相会。之后跟随居住在附近的诸师学习,但令人注目的是师从胜军(Jayasena)居士有二年左右,学习的中心主要是唯识的论书。贞观十四年,受东印度迦摩缕波(Kamarupa)国的鸠摩罗(Kumara)王的招聘,在他的王宫中滞留了一个月。当时远征归途中的戒日(Siladitya)王知道玄奘滞留迦摩缕波国,招玄奘到行营地羯朱嗢祗罗(Kajanghara)。玄奘与鸠摩罗王一起逆恒河而上,与戒日王会见,又去戒日王的都城羯若鞠阇(Kanyakubja,曲女)。贞观十五年,在羯若鞠阇举行盛大的法会,玄奘为论主,颂扬大乘的教义。之后,参列在钵罗耶伽()的七十五日的无遮大施。同年秋,告别两王,踏上归国之途(一说,贞观十七年)。经数年再回长安,已是贞观十九年(645年)一月七日。据传除了佛像等之外,带来的梵文原典总计520夹、657部。同年二月一日,拜谒因准备远征高丽而在洛阳的太宗皇帝。三月回到长安,住弘福寺,准备翻译佛典。不久上奏准备报告书,应敕从各地招集辅助翻译的学僧。同年五月二日,着手翻译《大菩萨藏经》,接着安排依次翻译《显扬圣教论颂》、《六门陀罗纪经》、《佛地经》,同时于九月二日《大菩萨藏经》翻译完成。十月一日着手新的《显扬圣教论》的翻译,第二年贞观二十年一月五日完成。接着,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五月十五日着手翻译盼望已久的《瑜伽师地论》,用了二年才完成。其间,应皇帝的要求,在辩机的帮助下,将有关印度、西域的见闻录汇集成《大唐西域记》,于贞观二十年七月十三日完成,上奏皇帝。本书作为了解七世纪前半期印度、西域的地理、风俗、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名声很大。之后仍珍惜分秒、继续翻译,除前述的经论外,共译出《大般若经》、《解深密经》、《辩中边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佛地经论》、《大乘成业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大毗婆沙论》等总计75部1335卷。这一数量,超过了中国历代代表性的翻译家译出佛典的总量。而在质量方面,从译语统一、忠实原文来看,在中国译经史上也是划时代的。将玄奘以前所译称为旧译,玄奘所译称为新译,以此加以区别也不是无缘无故的。龙朔三年(663年)十月二十日,完成了最大部的《大般若经》的翻译,此时,顿时感到气力衰竭,第二年麟德元年二月五日终于圆寂,终年六十三岁(一说六十五岁)。门下有基,依据《成唯识论》,传承了师的瑜伽唯识,成为事实上的法相宗初祖;此外,普光、法宝、神昉、嘉尚等几多俊才辈出,成为肩负唐代学问佛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