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编目将何去何丛?”

书蠹精发来《图书馆报》2010年6月11日电子版链接,A06和A07版“热点关注”,报道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
第一届会议,《图书馆报》前身《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的专题名为“图书馆编目原则呼唤统一”,在本人介绍博文下曾引起一番热议[1]。本次会中几次与姜火明记者擦肩而过,会开完了,似乎没觉得有什么热点,不免想,不知这回他又会起什么专题名称。应该承认,专题名称还是很吸引眼球──图书馆编目将何去何丛?,小标题也不示弱:图书馆社会化、编目边缘化,专业化的辩证法,中国编目界集体失声,编目的未来。[2]

也许自己离编目越来越远,所以并不像上回那样有很多共鸣,对于“集体失声”一节更是不敢认同。应该说,近年来中国编目界参与IFLA活动是有史以来最积极的。“编目界言必提”的ISBD,书蠹精本人就是评审组成员。作为现在IFLA编目组工作重点的“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制订时听取亚洲意见的第四次国际编目专家会议(IME-ICC 4)上,顾犇、谢琴芳、王绍平和王松林联合撰写“《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国际编目原则》之间的异同”,代表中国编目界做了报告。
至于RDA,虽然意在成为普遍的国际标准,目前仍只限于几个英语国家参与编撰,还不干IFLA什么事。目前其前景仍可以说不明朗,编目精灵也只是猜测其可能一统江湖,而绝不敢随便赞成。

姜火明的观点是:“编目并没有规则,用的人多了就成了规则,中国无论是人口还是文化,都不逊色于英美国家,为什么我们的规则不能够成为全球通用的规则呢?”对如此政治正确的观点,我无语。[update 2010-06-13:秋聲 Blog之“大陸的編目研討會議”称“似乎對岸民族性較強?”,当是对此观点的注解]

姜火明给自己设问的答案是:“编目的未来在于向中国传统的目录学‘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职能回归。”我很喜欢看这样很有点底蕴的结论,但细细想来,在学富五车就足可夸耀年代的学问,会是信息爆炸时代“回头看”的所在么?

最后,感谢姜记者在文中为《编目的未来》一书所做的广告。

参考:
[1]“图书馆编目原则呼唤统一” (2006年4月30日)
[2] 图书馆编目将何去何丛?第二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召开 / 姜火明. 《图书馆报》2010年6月11日A06
[3] 挑战与机遇并存:图书馆人谈编目. 《图书馆报》2010年6月11日A07
着重介绍三个报告:
王松林:编目工作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廖永霞、姚蓉:我国联合编目工作现存的问题
方微: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着新环境的考验
“声音”摘录司莉、宋文、王绍平、丁建勤、刘华梅及林明的若干言论。

参见:
第二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第一天
第二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第二天
第二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