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培训新宠:个人数据管理

很多年前,看国外或者香港的大学图书馆网站,觉得我们最该学的,就是面向不同读者对象的Subject Guide或Research Guide版块,针对对教员或学生各自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研究指南”对馆员本身的信息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至今仍很少在国内网站上看到类似版块,其中也包括本馆。
昨天到上图听张甲老师讲座“新型图书馆服务对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其中提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管理与出版(Data Management and Publishing)(PPT第76张),就是其“研究指南”的一个新内容,关于数字环境下,如何在研究进程中管理自己的数据。包括:

为什么管理数据?
评价数据需求
文献与元数据
文档格式
组织文档
备份与安全
共享数据
引用数据
数据集成
资助需求
道德与法律问题

还有一个培训用的PPT“管理研究数据初步”(Managing Research Data 101)(56张) 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所涉及的内容。
网页链接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看来是先行者。链过去,是该校的信息素养课程之一。包括数据管理手册及课程PPT等资料。
张老师提到一个背景,读者其实对图书馆建设机构库兴趣不大,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管理自己数据的方法,也是换一种思路。
机构库最初的设想是由内容生产者提供内容,但现在大部分似乎都是由图书馆员录入的。因为要想通过用户生成内容达到成功,需要让用户感到有所得,而机构库大概很难让用户产生这种感觉。比如若要让大家共享自己的成果,开放存取库比本校机构库有更大的曝光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图书馆如果仅仅从本身资源建设角度出发,很难让读者帮自己打工。让研究人员管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图书馆提供存放平台,或许是换一种角度思考的结果。不知道国外研究者的需求如何,国内研究者无疑也需要管理数据,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共享的愿望?
前些天听伊大香槟分校消防服务培训学院阮金炼馆长谈到她们有图书馆员参与研究项目的课程,同济大学田忠政馆长很感兴趣。课程无疑很契合目前图书馆对学科馆员的需求,只是我同样对国内研究者对“外人”介入研究有多大接纳度有所怀疑。

参见数图研究笔记:张甲老师报告听后有感 (十二月 1st, 2009)

附:关于机构库的相关博文
周年盘点:图情流行缩写词一瞥(上)(2005-10-28)
中美数图研讨班(4)·机构库,看起来很美 (2007-05-27)
知道你已经在做机构库了吗——摘评一份详尽的IR调查报告 (2007-05-28)
国际机构库调查出版 (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