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得知香港科技大学正在开发一个新OPAC,据说花了不少时间,比如处理汉字什么的。
今天前去细看,名为实验目录(experimental catalog)、新一代(next generation)、Beta版,基于开源的Scriblio,Web2.0技术特征──分面搜索、交互标签云、用户评论与RSS种子。
首页下方用户可以提交评论,目前唯一的评论是愚人节留下的,似乎颇留恋原来的界面。不知是留言的是馆员还是用户,如果是用户又是什么类型的用户,意见是:
It is a good and easy to use search method. To make it perfect, I think adding the following is better:
1. Check box to let user select aurthor, title, subject or all (uncheck all)
2. A easy finding box for refining search
试用后(截图),印象最深的是输入检索词过程中的动态提示。不知道是不是接受了上述留言的意见,与一般只显示前方一致的词串不同,提示词也是分面的──除了一般的search for之外,还有Title、Title begin with和Author begin with,很有新意。中文似乎没有输入提示。
检索结果上方有到港书网(HKAll)、WorldCat和Google学术搜索的链接。
检索结果一览的分面依次是:Format, Self Location, Author, Title, Subject, Publication Year。其中主题与出版年以标签云形式展示。
一览中直接显示详细信息,有封面、标签(似乎也来自主题?)及输入到RefWorks、WebBridge等链接──预约及详细信息链至原目录。馆藏位置链接到图书馆布局图示,用动态GIF指示详细的位置。
检索结果的相关性似有不足──最近特别关注这一点。也没有看到显示排序选择。
关于Scriblio
基于博客软件WordPress的开源OPAC,原名WPOPAC,曾获开源软件的2006梅隆信息协作奖,是图书馆界唯一获奖者(参见“从获奖看国外流行的开源软件”(2006-12-07))。
名为FISH的开源OPAC也借鉴WPOpac的方法,将MARC数据转入MySQL数据库,然后生成一系列动态网页(参见“开源OPAC也精彩”(2007-01-14))。由于有导出过程,必然有数据如何与ILS同步与更新问题──但Casey Maison奋斗经久,终于将其替代Plymouth州立大学馆原有OPAC,其实用性无须置疑。
3月中Google发布图书API,可以把Google图书的信息(全文可看、部分可看、只有书目)动态显示在OPAC上,Google的宣传博文即举Scriblio为应用实例之一──另外的图书馆实例是通过Ex Libris的Primo或SFX实现的(参见“用Google图书搜索API增强OPAC”(2008-03-16))。
如果对Scriblio感兴趣,其网站(http://about.scriblio.net/)有具体实施所需信息,包括软件下载、使用与安装配置(wiki)等。
我来过..